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龋IgY牙膏乳牙防龋效果。方法:4~4.5岁幼儿10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位受试者经过3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应用抗龋IgY牙膏,对照组幼儿应用不含IgY的空白牙膏,并分别对实验前、实验后9个月、18个月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的变化作一对比研究,以评价抗龋IgY牙膏的防龋效果。结果:应用抗龋IgY牙膏9个月,实验组、对照组间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实验组、对照组间的发病率、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抗龋IgY牙膏应用时间的延长,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抗龋IgY牙膏能降低乳牙龋病的发病率、龋均,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龋活跃性试验在反映龋病现状及预测龋病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以91名3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均行口腔检查,并计算龋、补牙数(decay & filling teeth,dft)和龋严重度指数(caries severity index,CSI);龋活跃性检测采用Dentocult SM、Dentocult LB龋活跃性试验(记录等级分值)。2年后复查dft和CSI。结果Dentocult SM各等级之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等级与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均呈高度正相关。Dentocult LB各等级之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且各等级与dft及CSI在同期及2年后亦呈正相关。结论Dentocult SM能真实反映龋病的现状,较准确地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和新龋的发生。Dentocult LB在反映龋病现状方面准确度不及Dentocult SM;但在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方面可信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33名18 ̄33岁青年人(无龋组、冠龋组)和52名47 ̄74岁中、老年人(无龋组、冠龋组、根龋组)为检测对象,对唾液内主要致龋菌(变链菌、放线菌、乳杆菌)及免疫活性物质(SIgA、IgA、IgM、C3和C4)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龋患者液内变链菌(MS、20%蔗糖)计数显著高于无龋者,而放线菌(CFAT)、乳杆菌(Rogosa)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龋患者唾液SIgA高于无龋者,且在青年人中  相似文献   

4.
玻璃离子水门汀促进软化牙本质再矿化的研究;龋蚀活跃性试验与龋蚀及牙龈状态的研究分析;SCAT检测龋活跃性的研究;奥丽汀健齿露对龋病活跃性的影响;高效疏水色谱分离不同龋敏感者唾液α-淀粉酶;自酸蚀粘接剂后牙复合树脂充填术后敏感性的临床研究;蝶形洞及固位沟在Ⅱ类洞修复中的应用;225颗隐裂牙治疗疗效观察;卡瑞斯玛PPF在磨牙大面积缺损充填治疗中的应用;Carisoiv微创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研究;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DSPP的突变分析;口腔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评估;含镧制剂对根面抗龋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的研究;Fluor Protector对酸性果汁饮料致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影响的实验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牙本质龋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隐裂牙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牙齿感觉过敏症流体动力学说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5.
10%氟钼酸铵溶液预防和抑制乳牙龋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评价10%氟钼酸铵溶液预防和抑制乳牙龋的作用。方法:E和10%氟钼酸铵溶液和0.9%生理盐水(对照组)涂擦牙面;实验前、后统计幼儿乳牙乳龋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10F一年后纪儿患龋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患新生龋的人数和牙数,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与对照组比10%氟钼酸铵液有明显地抑制牙本质龋的作用。结论:10%氟钼酸铵溶液对乳牙龋不仅有预防作用,而且对已形成的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母亲孕期患龋风险对婴幼儿龋易感性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和预防低龄儿童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从北京市西城和密云区妇幼保健院选择140名妊娠4~9个月的孕妇及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 2013年龋病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问卷调查并收集母亲刺激性唾液样本,应用Dentocult SM、Dentocule LB和Dentobuff Strip标准试剂盒进行龋活性检测。在婴儿出生后6个月、1岁和2岁时,采用ICDAS II龋齿诊断为标准记录儿童患龋情况。收集婴幼儿静息唾液样本,应用巢式PCR检查6个月、1岁和2岁婴儿变异链球菌(S.mutans)的定植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2年观察,失访率 11.43% ,共有124对母子(女)完成随访观察。根据母亲开放龋洞(即未经治疗龋洞)数、Dentocult SM法检测变异链球菌、Dentocule LB法检测乳酸杆菌、Dentbuff Strip法检测唾液缓冲能力及问卷调查结果,将母亲分为中、低龋风险(LCR)组和高龋风险(HCR)组。HCR组1岁儿童非洞龋患龋率(18.33%)和龋均(0.3±0.087)显著高于LCR组患龋率(3.13%)和龋均(0.06±0.044)(P<0.05),HCR组2岁儿童成非洞龋患龋率(21.67%)和龋均(0.33±0.088)显著高于LCR组患龋率(6.25%)和龋均(0.09±0.048)(P<0.05),HCR组2岁儿童成洞龋患龋率(20.00%)和龋均(0.33±0.10)显著高于LCR组患龋率(6.25%)和龋均(0.11±0.055)(P<0.05)。HCR组儿童6个月、1岁、2岁时S.mutans检出率显著高于LCR组(P<0.05)。6个月检出S.mutans的儿童,2岁时患龋率(29.62%)和龋均(0.67±0.22)显著高于未检出儿童的患龋率(13.40%)和龋均(0.30±0.082)(P<0.05)。结论: 经2年观察,高龋风险的母亲,其儿童龋易感性相应升高。母亲高龋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口腔内S.mutans定植;S.mutans定植时间越早的婴幼儿,2岁时患龋风险相应增加。建议通过对高龋风险母亲进行孕期早期口腔健康行为干预,阻断或延缓S.mutans垂直传播,有效预防和减少ECC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arisolv去龋技术治疗儿童乳磨牙面龋时使用局部麻醉的情况。方法将195例387颗面龋的乳磨牙分为2组,试验组258颗使用Carisolv去龋技术治疗,对照组129颗使用牙钻钻磨去龋。统计2组患牙使用局麻情况。结果试验组患牙和对照组患牙使用局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9.65,P〈0.001)。其中111例患儿同时接受2种去龋方式治疗,试验组207颗患牙,对照组117颗患牙,接受2种去龋方法的患牙使用局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72,P〈0.001)。结论Carisolv去龋技术用于治疗乳磨牙面龋可以减少局麻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抗龋IgY和IgY牙膏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asts,HSF)和中国仓鼠卵巢癌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分别经不同浓度的抗龋IgY和IgY牙膏处理后常规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经抗龋IgY处理的HSF和CHO细胞生长旺盛,超微结构无变化;经抗龋IgY牙膏处理的HSF和CHO细胞加药后部分细胞出现变圆或脱落、细胞生长缓慢和细胞器变性等变化,第2天恢复良好生长状态。结论:抗龋IgY对体外培养细胞生长、形态无影响;抗龋IgY牙膏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培养细胞有短暂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的去龋时间、术中疼痛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3~9岁儿童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通过临床观察比较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和常规车针去龋系统的去龋时间、术中疼痛、近期疗效。结果:窝洞制备时Carisolv较车针耗时要长(P〈0.05),术中疼痛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近期疗效评价两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isolv化学机械去龋系统可用于儿童龋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沈红沈家平  钱岷江 《口腔医学》2018,38(12):1128-1131
目的 分析低龄儿童龋风险的影响因素,完善低龄儿童龋风险评估模型,以便辅助诊断低龄儿童龋,提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建议。方法 收集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病预防科临床就诊患者的基线资料,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齿状况,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所有儿童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99例龋高风险儿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液中总蛋白比值比(Odds ratio,OR)=1.0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4~1.155、血清钾(OR=2.175,95%CI:1.056~4.48)、二氧化碳(OR=1.32,95%CI:1.194~1.459)及磷酸肌酸激酶水平(OR=1.007,95%CI:1.001~1.014)与低龄儿童龋风险相关。结论 龋高风险儿童血检生化指标中总蛋白、血清钾、二氧化碳及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均高于无龋儿童,提示这些指标均可能是低龄儿童龋风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早期龋表层结构的超微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龋表层结构。方法:采用细菌人工龋实验技术造成早期人釉质龋样损害,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损害的表层结构变化。结果:釉质龋的表层结构有三种形式:①相对完整的釉质区;②局部孔隙区;③不规则破坏区。在相对完整的表层釉鞘增大,晶体间的间隙增大。这些间隙为脱矿过程中矿物质丢失提供通道,出现龋损过程中,表层下的破坏比表层更为明显的典型病理改变。结论:早期釉质龋相对完整的表层概念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根面龋牙本质标本中的有机酸作定性定量测定。方法:30 名患者( 年龄45 ~78 岁)的44 个牙齿的根面龋牙本质标本,以25g/L 偏磷酸溶解,低温离心(10 000r/min,4 ℃,10min),上清液作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大多数根面龋标本中均检测到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少数标本中还检测到戊酸。各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甲酸(19 .11±4 .71)g/L;乙酸(2 .76 ±1 .38)g/L;丙酸(1.18 ±0 .84)g/L;乳酸(1 .05 ±1.2)g/L;丁酸(0 .81 ±0 .42)g/L;戊酸(0.04 ±0.15)g/L。结论:根面龋中的有机酸以甲酸、乙酸和丙酸为主,占各有机酸含量的92 .4 % ,主要是细菌利用龋损中胶原等内源性物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有关根面龋的细菌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面龋(以下简称根龋)的细菌学研究始于70年代。1972年,Jordam和Hammond报告源于人口腔放线菌能引起实验动物的根龋[1],于是早期研究集中于一些革兰氏阳性的多形丝状杆菌,特别是粘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后来研究发现,变链与根软龋、初龋有关[1,2],接着研究与根龋有关的靶细菌越来越广泛,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重要信息,现综述如下。1 正常根面和有龋根面的细菌分布1.1 根龋相关菌Bowden(1990)[1]总结了与根龋相关的细菌为:粘放线菌血清Ⅱ型(Actinomyc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固定修复术对深龋牙髓健康的影响。方法 124颗需要固定修复的患牙以年龄、性别、牙位配对分成深龋组(64颗)与对照组(64颗),记录两组在两年中的牙髓状况。结果 深龋组在两年观察中8例发生牙髓炎,发生率12.7%;对照组l例牙髓炎,发生率1.6%;经誓检验差异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龋惠牙采用固定修复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区学龄前儿童龋活跃性的研究-SCAT法两年追踪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机体龋病活跃性与患龋状况的关系,分析SCAT(Shanghai Caries Activity Test,SCAT)反映龋病现状的稳定性及预测龋病进展状况的能力。方法以上海市区六所幼儿园372名(男172名,女200名)3岁儿童为对象,连续三年进行口腔检查和龋蚀活跃性检测(SCAT法),记录患龋率、龋补牙数(decayed&filled teeth,dft)、龋蚀严重指数(caries severity index,CSI)和SCAT度数。结果①统计资料表明随年龄增加该组幼儿患龋状况有增加的趋势;②SCAT各度的构成及患龋状况在男女间无统计学差异;③等级相关表明SCAT各度与dft、CSI高度相关,SCAT首次检测结果与两年后dft、CSI、新增dft、CSI亦高度相关。结论SCAT检测法在真实反映机体之患龋现状,准确预测龋齿的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可信性和稳定性,能反映机体的龋活跃性,且方法简便价格低廉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乳牙化学去龋法的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化学去龋法和机械去龋法清除细菌的效果。方法:选取40个龋坏深至牙本质的乳磨牙,中龋或深龋,随机分为化学法去龋组和机械法去龋组,每组20个牙,去龋前后使用无菌挖匙对龋坏牙本质进行取样,分别在4种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厌氧培养和计数。结果:两种方法去龋后,除机械法去龋组放线菌外,两种方法其他细菌数显著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法去龋组比机械法去龋组的总菌数量减少更显著(p〈0.05)。结论:化学去龋法比机械去龋法清除乳牙龋坏细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婴幼儿猛性龋病因学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猛性龋病因学的研究近况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科(200011)叶玮综述冯希平刘艳玲审校婴幼儿猛性龋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疾病,WHO(1987年)〔1〕的定义为:婴幼儿口腔中两个以上上颌切牙患龋,称作猛性龋。有的文献中亦称为奶瓶龋。它可波及多个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疗效及其引起的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与常规治疗进行比较,以探讨其安全性。方法128例患根面龋的老年患者按就诊日期分成两组,试验组72例210颗患牙,采用非创伤性充填治疗;对照组56例150颗患牙,采用常规去腐术后玻璃离子充填治疗;同时测量治疗前、中、后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患牙去除龋坏组织治疗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1年复查,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创伤性治疗对老年人的血压、心率的影响明显比常规治疗的影响小面安全。  相似文献   

19.
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包含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年龄,即小于6岁的儿童,另外一个是任何一个乳牙的龋(无论是否成为龋洞)、失(因龋所致)、补牙数/牙面数≥1。做好ECC的早期预防,是儿童口腔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ECC的综合治疗,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目的是使得患儿患龋高风险的口腔卫生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恢复其口腔健康微生态,控制龋病进展和恢复牙齿的结构与功能。本文报道一例低龄儿童龋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arisolv去龋对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0颗新鲜拔除的[牙合]面中度龋损的第三磨牙,每个牙的龋洞分成两半,一半用Carisolv去龋,另一半用慢速球钻去龋,而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Prime&Bond NT+Dyract AP复合体黏结;Uni—Etch(320ml/L磷酸)+One—Step Plus+Renew树脂黏结:Prompt—L—Pop+Z100树脂黏结。测试微抗拉强度(MTBS):结果:Cafisolv组3种黏结系统MTBS分别为:(17.22±7.95)MPa、(25.40±8.44)MPa、(17.66±8.33)MPa,车针组分别为:(16.01±7.43)MPa、(23.45±7.55)MPa、(16.26±7.97)MPa:2种去龋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risolv去龋法对以上3种黏结系统与牙本质的黏结强度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