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吸入NO、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并水化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根据病人均较危重的治疗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心理护理(病人了解治疗中一些特殊问题,解除病人紧张情绪),适时调整输液量,观察电解质变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局部皮肤损伤等措施,使病人抢救成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吸入NO、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并水化疗法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根据病人均较危重的治疗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心理护理(病人了解治疗中一些特殊问题,解除病人紧张情绪),适时调整输液量,观察电解质变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局部皮肤损伤等措施,使病人抢救成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外源性吸入一氧化氮 (NO)可以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心脏功能 ,提高动脉氧分压 ,同时可扩张支气管 ,起到平喘的作用。Bi PAP采用压力支持双气道正压通气模式 ,具有有效减少患者呼吸做功等许多优点 ,但仍有护理困难、湿化效果差、容易使气道痰液干结、阻塞气道、加重呼衰的缺点。为了更合理地使用 Bi PAP呼吸机 ,我们研究了 NO吸入、经鼻双相正压通气并水化疗法对重症肺心病呼衰患者的治疗作用。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根据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选择我院 1998年 10月~ 1999年 6月住院、因呼吸衰竭而行 Bi PA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肺水肿病人分为2组。BiPAP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 ST-D-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iPAP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和SO2高于对照组(t=2.69~6.89.P〈0.01);BiPAP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4.54%。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可迅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功能.并更快改善肺水肿和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5.
郑咏仪  郑国雄 《当代医学》2012,18(17):98-100
目的 研究与分析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中32例,对其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以及治疗后4h,24h的动脉血气值.结果 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后,32例患者在4h与24h时的平均PaCO2分别为(52.22±10.77)和(47.38±9.82),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1.03±15.12),PaO2分别为(65.37±11.03)和(79.29±6.39),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8.11±7.92),通过SPSS软件分析,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而言是最有效的通气方式,它能够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后的应用价值。对44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和4例常规机械通气脱机过度中,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常规通气前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严重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ST-D-2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以流量触发,压力支持,所给吸气压8~15cmH2O,氧浓度28%~35%,患者尽量闭口呼吸。对照组在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经鼻导管给氧。[结果]观察组经鼻罩式机械通气后所有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血压无影响,呼吸困难开始缓解时间为10min~3h;对照组在相应时间辅助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4.29%。[结论]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严重左心衰竭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常规机械通气前后BiPAP口/鼻罩式机械通气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索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后的应用价值。对44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和4例常规机械通气脱机过度中,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常规通气前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将65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正压通气(NIPPV)治疗,并与33例常规治疗者对比,监测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SpO2和脉搏(P)。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H无升高(P>0.05),PaO2,PaCO2,SaO2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PaO2,PaCO2,SaO2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量变值小于观察组(P<0.05);且病死率明显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可作为抢救急性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间断性使用鼻罩式气道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患者时的疗效.方法4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对试验组间断使用鼻罩式BiPAP通气(每日3次,每次3h),对照组只予持续低流量给氧,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的改善在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且好于治疗后的对照组.结论间断使用鼻罩式BiPAP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间断性使用鼻罩式气道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患者时的疗效。方法:4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性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对试验组间断使用鼻罩式BiPAP通气(每日3次,每次3h),对照组只予持续低流量给氧,连续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例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的改善在治疗后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且好于治疗后的对照组。结论:间断使用鼻罩式BiPAP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发作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2.
荣绍元  房丽 《中国医刊》2003,38(2):52-53
本院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治 6例重叠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无创双水平正压 (BiPAP)呼吸机经鼻正压通气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6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5~ 6 2岁 ,平均 (5 1 3± 9 3)岁。慢性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 2 0~4 0年 ,睡眠时频发呼吸暂停 5~ 10年 ,加重伴嗜睡 8~ 10天入院。查体 :身高 16 7~ 177cm ;体重 70~98kg。嗜睡状 ,球结膜充血、水肿 ;口唇重度发绀 ,舌体肥大 ,软腭低垂 ,咽腔狭窄 ;颈粗短 ,2例出…  相似文献   

13.
覃云  吕庆胜  彭义广 《吉林医学》2008,29(19):1664-1665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S/T—D30型呼吸机,经鼻罩正压通气,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经皮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和PEF等,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参数(pH除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应用无创性气道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可迅速提高哮喘患者的PaO2与SpO2和PEF值,并能降低PaO2,改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经鼻(面)罩BiPAP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经鼻 (面 )罩双水平正压 (BiPAP)通气已成功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 ,而对急性肺水肿的应用报道较少 ,特别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负面影响一直困扰着临床工作者。自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3月 ,我们应用经鼻 (面 )罩BiPAP机械通气救治 2 6例急性肺水肿患者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入NO、环甲膜穿刺、BiPAP呼吸机在抢救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病人治疗48小时后检测临床症状,病死率,血气和肺动脉压力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8小时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死率下降,血气Pa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下降,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明显下降。治疗前,治疗组血气,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吸入NO、环甲膜穿刺间断气管内液体滴入能扩张肺心病人的支气管和肺血管,稀释痰液,通畅气道,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肺功能,是抢救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一种成功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12例重症哮喘患者用BiPAP呼吸机治疗,辅以一氧化氮吸入和环甲膜穿刺间断气管内液体注入与10例重症哮喘患者只用BiPAP呼吸机治疗进行对照。两组均同时快速输液纠正脱水及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喘鸣音的消失,动脉血气的改善明显缩短。重症哮喘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限制液体入量及输液速度,采用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内间断注入液体,可以提高哮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18.
<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常于冬、春季节因肺部感染而反复发作。我院应用肝素和酚妥拉明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泽乐 《当代医学》2014,(3):126-126
目的:探讨各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法、策略的优劣,为临床工作中做出正确恰当的治疗给出指导。方法选择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3例,根据治疗策略分成三组,正规基础治疗组(A组)、正规基础治疗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多巴胺组(B组)、非正规基础治疗组(C组),对三组的症状体征、心功能、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A组、B组治疗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C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非正规治疗对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会有明显的危害,正规基础治疗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多巴胺对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最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