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7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还可引起肺外多器官疾病,仅根据临床表现,很难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相鉴别,因此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6~2007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拟诊为呼吸道感染的4750例患儿作MP抗体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肺炎支原体感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468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MP-IgM阳性106例,阳性率22%。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起病较缓,及早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季节、患儿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了解MP流行趋势和致病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抗体(MP-Ab),并对2011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MP-A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送检的5271份标本中有1603份检出阳性,阳性率为30.41%,其中MP-Ab检测滴度1:80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为27.63%,滴度≥1:1280较少,占6.68%;MP感染的季节性明显,春季和冬季的检出率最高;在不同年龄组中,1~3岁组阳性率最高,为34.20%,其次是3~6岁组为31.25%,≥6岁组的阳性率最低为24.13%,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0.96%、2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感染症状较轻,大多患儿预后良好;全年均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高发;1~6岁儿童为高危人群;男、女患儿感染机会相当.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52例,健康对照组41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和IgG水平。结果:各组均见IgM升高;IgG阳性率,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70.21%,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为38.46%,对照组为28.13%,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差异显著(P=0.002),稳定型劳力心绞痛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级及对照组比较Ig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01)。结论:慢型支原体感染可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小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IgM),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方法 采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保健院门诊、住院的89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用金标渗滤法(DIM)检测血清Mp-IgM,分析小儿Mp-IgM的感染情况.结果 共检出MPAb-IgM阳性165例,阳性率18.5%.在各年龄段中,以1-3岁组(20.9%)及4-6岁组(25.5%)检出率最高;小于1岁组最低(9.4%),1-3月、10-12月发病率高,4-6(10.3%)、7-9月(14.1%)发病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患者中MP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1-3月份发病率最高.使用DIM检测诊断MP感染,方法简便,速度快,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人群疑似肺炎支原体 (MP)感染血清MP抗体阳性检出率。方法 应用美国GenBio公司生产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剂 ,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 结果  6 6 1例患者血清 ,检出抗 -MPIgM阳性 1 79例 ,检出率为 2 7.0 8% ,抗 -MPIgG阳性 2 5 8例 ,检出率为 39.0 3% ,抗 -MPIgM和抗 -MPIgG二项同时阳性 1 2 4例 ,检出率为 1 8.75 %。 <3岁~ 1 4岁以上不同年龄组抗 -MP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 3.0 9% (2 2 /1 6 8)、2 9.79% (73/2 4 5 )、37.73% (80 /2 1 2 )、1 1 .1 1 % (4 /36 ) ;抗 -MPIg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 0 .2 3% (34/1 6 8)、31 .4 2 % (77/2 4 5 )、6 0 .84 % (1 2 9/2 1 2 )、5 0 % (1 8/36 ) ;二项同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4 .76 %(8/1 6 8)、1 8.77% (4 6 /2 4 5 )、31 .0 8% (6 6 /2 1 2 )、1 1 .1 1 % (4 /36 )。结论 各年龄组患者均可检出MP抗体阳性结果 ,青少年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 ,至成人时抗 -MPIgM阳性检出率显著下降 ,而抗 -MPIgG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华市自然人群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及抗体水平,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1560名研究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1560名调查者中,MP抗体阳性1000名,阳性率为64.1%, GMT为1:60.3。不同地区、不同户籍、不同性别人群MP抗体水平无差异。3月、6~9月所采集标本抗体水平较高。不同年龄段抗体水平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儿童和青少年的抗体水平相对较高。结论金华市MP人群感染率较高,防控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金华市自然人群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及抗体水平,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1 560名研究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结果】1 560名调查者中,MP抗体阳性1 000名,阳性率为64.1%,GMT为1∶60.3。不同地区、不同户籍、不同性别人群MP抗体水平无差异。3月、6~9月所采集标本抗体水平较高。不同年龄段抗体水平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儿童和青少年的抗体水平相对较高。【结论】金华市MP人群感染率较高,防控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硒)免疫层析(GICA)两种不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方法采用ELISA和6个不同生产厂家GICA法检测,比较其最低检测下限。结果 6份样本稀释数万倍后ELISA法仍为阳性,GICA与ELISA法OD与值比较,不同生产厂家GICA法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ELISA法OD值<0.5,GICA法无一厂家试剂检出阳性,OD值>0.5只有1个厂家试剂检出阳性,其他厂家试剂均在ELISA法OD值>1.5~2.0才能检测出阳性。结论 ELISA法敏感性远高于GICA法,选择GICA法做HIV抗体筛查须慎重。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支原体,是形态最小,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变形的原核生物。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及气管、支气管炎。有时伴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儿童感染率高,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给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早期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是诊断肺炎支原体的良好指标。下面就我院2004年9月~12月对我院小儿科门诊患者进行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小儿支原体肺炎仅通过临床症状及白细胞值诊断比较困难,进行病原学诊断可减少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对6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01-01-12-31来宾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6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同时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做药敏试验。结果6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44.11%(277/628),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56,P<0.01。女性感染率为48.70%,高于男性的4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5,P<0.05。感染患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司帕沙星(95.31%)、强力霉素(95.31%)、左氧氟沙星(94.22%)、美满霉素(93.86%)、阿奇霉素(91.34%)、克拉霉素(71.12%)、罗红霉素(64.62%)、氧氟沙星(38.27%)和交沙霉素(20.58%),对交沙霉素耐药率最高,为58.48%。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对司帕沙星、强力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有较强敏感性,而对氧氟沙星和交沙霉素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评价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合PC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1—2015期间感染肺炎支原体的221例患病儿童随机分为感染组(148例)和非感染组(73例),采集血清样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咽拭子标本PCR检测.观察、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含量和DNA的定量检测,从而检验两种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的临床价值.结果:221例患儿中出现ELISA法和PCR法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分别为81例、71例,诊断的敏感性分别是92.93%、83.64%;检测出的阴性人数分别是122例、111例,诊断的特异性分别是93.69%、85.25%.两种方法的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法结合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能有效检测出阳性比率,提高检测及诊断效率,降低了检测的漏诊率,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可靠性较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肺炎患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小儿肺炎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不断改善 ,肺炎支原体 (MP)、沙眼衣原体 (CT)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 ,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对 3886例肺炎住院患儿进行MP、CT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对 1999~ 2 0 0 0年收治的 3886例肺炎患儿进行痰PCR -MP、CT -DNA定量检测。其中男 2 0 15例 ,女 1871例。男女比例为 1 0 8∶1,年龄 :<1岁 2 133例 ,1~ 3岁1133例 ,>3岁 6 2 0例。季节 :春季 (3~ 5月份 ) 10 12例(2 6 % ) ,夏季 (6~ 8月份 ) 734例 (18 9% ) ,秋季 (9~ 11月份 ) 999例 (2 5 7% ) ,冬季 (12~ 2月份 …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病因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江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34-1635
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MP是ARI中较常见的病原,流行期问可高达30%以上。为进一步探讨MP在ARI中的感染率,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技术,对1995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ARI患儿进行抽样PCR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上半年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我区对各学校的全体师生进行每天二次测体温。在测试期间,每天总有几所学校上报有不少学生体温3 8℃以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怀疑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我们抽查了几所学校的发热学生及未发热学生的血液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标本 来自黄岩区乡镇(三联小学、屿头小学、宁溪小学、新前小学、江口小学、小坑小学)发热小学生和未发热小学生。1.2 试剂 赛乐迪亚—麦可Ⅱ试剂,由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日本东京生产,购于杭州惠利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将198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75)、B组(3~12岁, n=123),分别取咽拭子用PCR法测MP-DNA,取血清用IIFA法测MP-Ig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MP-DNA检测阳性率为57.07%,MP-IgM检测阳性率为47.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MP-DNA阳性率48.00%明显高于同组MP-IgM阳性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MP-DNA和MP-IgM阳性率分别为62.60%、6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与IIF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5,(7):909-910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 M),同时对MP阳性患儿(观察组)行免疫球蛋白(Ig M、Ig A、Ig G)检测,与同期行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500例患儿中MP-Ig M阳性169例(33.8%),且MP-Ig M阳性率与患儿年龄相关(P<0.05),而与季节无显著关系(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Ig M[(1.5±0.6)g/L vs.(1.1±0.5)g/L]、Ig A[(0.9±0.7)g/L vs.(1.3±0.6)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g G[(8.1±2.8)g/L vs.(8.0±3.0)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14岁儿童更易感染肺炎支原体,而MP感染无明显季节性;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辅助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4月-2010年2月因小儿呼吸道感染于儿科进行治疗的392例患儿,对全部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的检测,回顾性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检测结果.结果 10~15岁年龄组阳性率为62.82%,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头痛及胸骨下疼痛临床症状组阳性率为87.10%,明显高于其他症状组,女性组阳性率为64.94%,明显高于男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发病中10~15岁的女性儿童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人群,以头痛及胸骨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多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疾病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s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人类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以往认为是学龄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已成为成年人呼吸道感染〔1,2〕病原体。为了解成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2005年呼吸科住院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