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妇女非器质性失眠严重程度(ISI)与肝郁的相互关系,为预防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提供临床思路.方法 纳入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182例,根据朱文锋《证素辨证学》确定肝郁积分并分级,运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进行失眠严重程度评估,统计分析ISI与肝郁积分的相互关系.结果 ISI在不同肝郁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9,P=0.024),且肝郁分级越高,ISI积分越高;样本总体的ISI评分与肝郁评分呈正相关(r=0.246,P=0.001);不同肝郁分级与不同失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43,P=0.001).结论 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肝郁,且肝郁越严重,失眠程度越重.心理因素肝郁可诱发失眠,并且加重失眠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失眠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失眠是当今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发病率呈渐增趋势。中医认为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多因火、热、郁、瘀、痰、湿、食等实邪内扰,或脏腑气血虚损,如肝郁化火、心脾两虚等,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所致。笔者以酸枣仁汤和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以化裁治  相似文献   

3.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中医认为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器功能失调有关,分为6种类型,分别是:心火炽盛型,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心脾两虚型,痰热内扰型,以及心胆气虚型,作者采用针灸推拿及口服天王补心丹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19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失眠已经成为了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本文探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疗效.方法 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结果本组患者38例,其中痊愈13例,显效15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0%.结论 当前对于失眠的研究治疗也日趋成为了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首要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肝郁失眠常见的致病因素,评价肝主疏泄与睡眠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失眠患者204例,分为肝郁组117例与非肝郁组87例,分别填写性别、工作性质、感受压力、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心理特征,以及失眠的性质、特点、诱发因素、兼症、舌脉等相关内容。结果:肝郁失眠患者中生活压力大者、有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者比例较大,与非肝郁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活工作压力、负性生活事件、负性情志以及平素急躁易怒是肝郁失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心脾两虚和肝郁化火两型失眠患者80例,针刺神门、三阴交、四神聪。心脾两虚型配心俞、脾俞及中药归脾汤加味;肝郁化火型配肝俞、行间、大陵及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味。结果总有效率为97.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失眠从肝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13年4月—2013年8月门诊就诊的失眠患者68例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血瘀,心虚肝旺和肝郁化火、痰热上扰4个证型,并分型论治,疗程20 d。结果:临床痊愈36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结论:失眠从肝论治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夏永良治疗失眠临证医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失眠在《内经》有“夜不瞑”、“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名称,《难经》称为“不寐”.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患失眠的病人日益增多.夏永良老师在治疗失眠上显示了独特的疗效.本文对夏师辨治失眠的3则临证医案(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浊内扰之失眠,黄连阿胶汤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化火之失眠)进行分析,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予宁神穴、于氏头穴丛刺分区额区、风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公孙、涌泉、心俞、肝俞。耳穴: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肝区。对照组予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2组患者睡眠时间均比治疗前延长(P〈0.01),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宁神穴配合耳穴对于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给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困扰,也会导致进一步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发生.中医药治疗失眠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失眠的中医证治具很大的临床价值.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为"不寐".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失眠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主要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发病病因为肝郁、胆怯、脾肾亏虚、胃失和降等.如<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 <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说:"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有脾倦火郁,夜卧遂不疏散,每至五更随气上升而发躁,便不成寐,此宜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之法也."现行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将失眠归纳为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