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临床和病理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肺组织被瘤样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替代,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呈车辐状,其中可见散在性多核瘤巨细胞,所有病例组织EMA、CKpan、Desmin和S100均表达阴性。肿瘤细胞Vimentin及CD68均表达阳性。结论诊断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需排除其他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临床和病理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肺组织被瘤样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替代,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呈车辐状,其中可见散在性多核瘤巨细胞,所有病例组织EMA、CKpan、Desmin和S-100均表达阴性。肿瘤细胞Vimentin及CD68均表达阳性。结论诊断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需排除其他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对1 例复发C-ALCL患者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并进行文献复习,观察C-ALCL的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的特点.结果:该例为复发病例,两次均表现为皮肤结节;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体积较大;大细胞均表达CD30,部分大细胞表达EMA,不表达ALK-1;用CHOP方案治疗,患者预后较好.结论:C-ALCL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淋巴瘤,肿瘤细胞表达CD30,EMA可阳性,一般不表达ALK-1,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om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肺MALToma的认识,为该类肿瘤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肺原发性MALToma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多数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多显示病变侧肺叶内大片状软组织高密度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肿瘤细胞弥漫表达B细胞标记(CD20、CD79α),不表达T细胞标记(CD43、CD3)及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A、CD56)。结论肺原发性MALToma属于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原发于胰腺体部的淋巴瘤,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进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排列密集,弥漫分布,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规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表达LCA、CD20、CD79α、Vimentin,不表达CD45RO、CK、EMA、NSE、Syn、CgA、CD99、CD3.结论:原发性胰腺淋巴瘤极为罕见,临床诊断应排除其他部位淋巴瘤的转移或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横纹肌样脑膜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例RM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M患者平均年龄20.5岁,男女各半。受累部位:颅内3例,椎管内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光镜下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特点,嗜酸性胞浆及偏位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EMA和Vim弥漫或灶状阳性,GFAP、HMB45和PR阴性。结论:横纹肌样脑膜瘤非常罕见,具有横纹肌样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是正确诊断横纹肌样脑膜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差别.方法 分析1996年1月-2000年12月间9例肺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HE切片、免疫组化、透射电镜技术对肿瘤及瘤旁组织进行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7-71岁,肿瘤均为单发,直径2 cm-20 cm,镜下观察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呈片状、巢状、人字形、鱼骨样排列,部分病例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6例表达CK,1例表达SMA及S-100,3例表达Vim,2例Des弱阳性,1例作透射电镜检查诊断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结论 (1)肺梭形细胞癌同癌肉瘤之间存在形态学差异,但治疗及预后无统计学意义;(2)肺梭形细胞癌同肺梭形细胞肉瘤存在形态学、转移途径、治疗及预后的差别,二者鉴别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例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肾脏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排列密集,弥漫分布,核深染,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规则.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LCA(++)、 CD20(+)、CD79a(++)、Vimentin(++),不表达CK(-)、CK18(-)、EMA(-)、CD45RO(-)、NSE(-)、Syn(-)、CD99(-)、CgA(-).结论: 肾脏原发性淋巴瘤较为少见,临床诊断应排除其他部位淋巴瘤转移或白血病.如遇到肾脏肿瘤,除肾脏较常见的肿瘤外,还应考虑淋巴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发生在胃部的血管球瘤,对其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文献.结果:胃血管球瘤临床上多发于中年女性,好发于胃窦部,常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其形态学特点表现为肿瘤组织呈结节状,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透亮或嗜酸性,核圆形,瘤细胞排列成实性或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免疫组化标记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SMA、actin、calponin均为(+),CK、CD117、Syn、S-100、EMA、desmin、CD99、CD34均(-).结论:胃血管球瘤罕见,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生物学行为多为良性,具有特定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需要和其他肿瘤如上皮样胃间质瘤、类癌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6例,平均年龄为49.7岁;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48.3岁;平均肿瘤直径为9.39 cm。镜检:细胞稀少区和细胞丰富区交替分布,两者之间有粗的玻璃样变胶原纤维分隔。密集区肿瘤细胞丰富,呈束状、旋涡状排列,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呈梭形,异型性明显,有肿瘤性坏死,核分裂均大于4个/10 HPF。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TAT6和Vimentin一致阳性表达,CD34、BCL-2、CD99不同程度阳性表达。结论: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确诊依据形态学及免疫组化,需与形态学表现相似的其他恶性梭形细胞肿瘤鉴别,其预后不良,易复发和转移,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必要时辅助放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