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目的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3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42)和NPH组(n=14).分别采用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 mg,每晚10点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和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5mg,每晚10点注射中效NPH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两组FBG均达到<6.7 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分析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日剂量与治疗前FBG、BMI和病程的关系. 结果治疗后两组Alc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甘精胰岛素组3例,7.1% ; NPH组5例,35.7%.χ2=7.0,P=0.008).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与治疗前FBG和BMI显著相关. 结论每日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联合一次口服降糖药的方案可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长效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这种简便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补充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联合口服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方法35例口服一种或两种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 c>7.5%),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17)和NPH组(n=18),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口服格华止(500mg,tid)和每晚10点注射NPH胰岛素加口服格华止(500mg,tid)治疗。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两组FBG均达到5.6mmol/L为治疗目标,共治疗12周,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和NPH胰岛素组的平均FBG和HbA1 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NPH组(P<0.05)。结论每日注射1次长、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华止的方案可使绝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获得理想控制,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胰岛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换用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在治疗第0周及12周分别记录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胰岛素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糖事件共发生3人次。结论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能有效并安全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4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BG、2 hPBG、HbA1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和联合预混胰岛素对照组,每组2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调节血脂、控制饮食和体质量。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基础胰岛素。联合预混胰岛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30R)。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高压液相法测定HbA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2组胰岛素注射剂量,观察血糖达标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BG、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降低的更加明显。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联合预混胰岛素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事件均为轻度,进食后可缓解。结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控制FPG、HbAlc效果较好,胰岛素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石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475-2475
目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单独使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停用原口服降糖药,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BG、PG2h、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使用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7.
吴全能 《临床医学》2010,30(7):45-4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甘精胰岛素治疗;一组以门冬胰岛素三餐前注射,两组均与二甲双胍联用,观察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 h BG)、胰岛素用量、二甲双胍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结果甘精胰岛素组降糖快速稳定,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后FBG、2 h BG更理想,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门冬胰岛素组(P均0.05)。结论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显著,且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但治疗后发现患者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控制不佳,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观察患者受干预前后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变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门冬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FBG、2 hPG及HbAlc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干预前;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后,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牟严艳 《浙江临床医学》2012,(10):1227-1228
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尤其是病程长、单独口服降糖药的患者。糖尿病的控制与并发症的临床试验(DCCT)、英国前瞻性糖尿病(UKPDS)等多项循证医学研究已经使人们对强化血糖控制的意义达成共识,空腹血糖(FBG)水平控制好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对控制FBG水平的疗效作一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有口服降糖药,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的可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剂量。胰岛素治疗组于血糖控制良好后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血糖。结果 胰岛素治疗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快,停用胰岛素后需用胰岛素促泌剂降糖药治疗者少,HomaA胰岛素抵抗指数及HomaB胰岛素分泌指数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机体自身对血糖的调控可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243-1244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T2DM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65例,分别采用餐时门冬胰岛素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睡前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治疗前后FBG、2h FBG及Hb A1c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BG、2h FBG及Hb A1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T2DM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低血糖的风险。【方法】7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简称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诺和灵30R,简称预混组),每组各35例。甘精组每晚9时注射甘精胰岛素一次,三餐前口服阿卡波糖(拜糖平);预混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灵30R预混胰岛素,共治疗16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和餐后血糖都明显下降,但甘精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预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到达终点时预混组剂量明显大于甘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精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预混组(甘精组5例,预混组16例,χ2=4.285,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阿卡波糖或每日2次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均能达到明显降糖效果。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相比降低FBG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胰岛素的用量少;每日一次皮下注射更方便,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中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3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NPH组,2组患者睡前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2 h血糖(2 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NPH组FBG、2 hBG及HbA1c水平略低于地特胰岛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特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NPH组,且体质量增加略低于NPH组。结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NPH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且2者疗效相当,但地特胰岛素比NPH更能控制患者体质量,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5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可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方法安全简便,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但治疗后发现患者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控制不佳,在此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注射,观察患者受干预前后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变化,体重指数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门冬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FBG、2 h PG及Hb Alc等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干预前;体重指数较治疗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未达标后,增加门冬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降糖作用。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患者加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HbA1c水平<7%及≤6.5%者所占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结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可改善口服降糖药控制不满意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血脂代谢,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用于治疗以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OADs为降糖方案的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2例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OADs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停止正在使用的预混胰岛素,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16周,比较受试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剂量,并记录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研究,经甘精胰岛素治疗16周后,受试者HbA1c、FBG、B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甘精胰岛素使用剂量较入组时预混胰岛素剂量显著减少(P0.01)。治疗期间有2例(6.2%)受试者发生低血糖事件2次,均为一般性低血糖。结论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能有效改善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OADs治疗失败的T2DM患者的糖代谢,并且不增加体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朱文华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1019-10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时改用胰岛素或加二甲双胍对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予以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两次皮下注射,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根据需要加用二甲双胍口服。结果:8周后25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达到理想控制,其余患者血糖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别。结论:大多数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时,改用胰岛素或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能取得理想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6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治疗),观察随访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