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琤  张苗  蒋春明 《临床荟萃》2009,24(6):494-49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腹膜透析(PD)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肽(AGEs-P)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流动注射分析法(FIA)测定25例稳定的非糖尿病PD患者血清AGEs—P水平,同时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生化、透析充分性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AGEs—P与相关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的关系。结果PD患者血清AGEs—P与PD时间、透析葡萄糖剂量、血清hsCRP及血清MDA呈显著正相关(r=0.883、0.901、0.715、0.828,均.P〈0.01),与残余肾功能、血清GSH、T-SOD呈显著负相关(r=-0.785、-0.817、-0.826,均P〈0.01);透析葡萄糖剂量、残余肾功能是影响血清AGEs-P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非糖尿病PD患者血清AGEs—P水平与PD时间、透析葡萄糖剂量、残余肾功能、慢性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有关,其中透析葡萄糖剂量、残余肾功能是影响血清AGEs—P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探讨了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预后,并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入选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开始腹膜透析治疗的所有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技术生存率和无腹膜炎生存时间,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598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糖尿病患者130例(21.7%)。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较大(63.7±13.3岁比52.9±17.0岁,P〈0.001),合并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CVD)的比例更高(31.0%比13.6%,P〈0.001),血白蛋白(32.4±5.7g/L比35.1±5.3g/L,P〈0.001)和蛋白质分解率(normalized protein catabolic rate,nPCR)较低(0.87%±0.26%比0.96%±0.22%,P〈0.001)。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1年、2年、3年和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6.1%、73.5%、58.2%和50.9%,低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Log rank25.40,P〈0.001)。分层分析显示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Logrank13.36,P〈0.001);年龄≥65岁的患者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相似(Logrank0.723,P=0.395)。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技术生存率和无腹膜炎生存时间均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相似(P〉0.05)。老龄(HR1.0595%CI1.00~1.08,P=0.019),低血清白蛋白(HR0.9195%CI0.83~1.00,P=0.041)和CVD合并症(HR4.4995%CI1.94~10.41,P〈0.001)是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但技术生存率及无腹膜炎生存时间与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提示腹膜透析是糖尿病ESRD患者适用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老龄、低血清白蛋白和CVD合并症是影响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8例脑梗死患者按有无2型糖尿病分组,根据空腹血糖、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抑郁障碍、痴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中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均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有明显增高(P〈0.05)。②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痴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重型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有显著性增高(P〈0.01),而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和中型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相比则没有差异。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中多灶性梗死、大面积梗死所占比例明显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高(P〈0.05),而腔隙性梗死、混合性卒中及出血性梗死所占比率两组差异不显著,但两组中腔隙性梗死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梗死类型。结论糖尿病多与高脂血症、高血压同时存在,而且糖尿病能加重脑梗死的症状,是影响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透析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透析性低血压诊断标准,将本院使用同一型号血透机、年龄相匹配的33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分为低血压纽(n=12)和非低血压纽(n=21),比较两纽间原发病因、透龄、透析前干体重(DBW)、超滤量(UF)、UF/DBW、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资料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透析性低血压与上述诸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低血压组糖尿病肾病病例明显多于非低血压组(P〈0.05);(2)与非低血压组相比,低血压组UF、UF/DBW明显增高(P〈0.01,P〈0.05),但两组间DBW无明显差异;(3)与非低血压组相比,低血压组Hb、Alb显著低下(P〈0.01,P〈0.05),CRP和LVMI显著增高(均P〈0.01);(4)相关分析显示,透析性低血压与UF(r=0.258,P〈0.05)、UF/DBW(r=0.314,P〈0.01)、CRP(r=0.458,P〈0.01)、LVMI(r=0.358,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Hb(r=-0.348,P〈0.01)、Alb(r=-0.269.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炎症状态、左室肥厚及超滤量过多是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清尿酸水平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有关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正常人组、非NIDDM脑梗死组、NIDDM无脑梗死组、NIDDM脑梗死组(全部受试者无肾病)进行血清尿酸、肌酐、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测定。结果:NIDDM脑梗死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93,OR95%CI为1.29-2.83。结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NIDDM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蒋春明  张苗  孙琤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7):1153-1155
【目的】初步探讨可能影响早期腹膜透析(PD)患者壁层腹膜间皮下致密层(SCZ)增厚的原因。【方法】通过对22例透析时间在6~48个月之间的非频繁腹膜炎发作的PD患者进行重复腹膜活检,比较患者透析前后SCZ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透析时间、糖尿病、腹膜炎发作次数以及残余肾功等指标间的关系。【结果】22例患者平均透析时间为(20.1±9.5)个月,透析后SCZ平均厚度为(262±79)μm,显著高于透析前的(177±47)μm(P〈0.01)。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透析后SCZ厚度较透析前分别增加66.4%和39.3%(P〉0.05),不同腹膜炎发作次数患者透析后SCZ厚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后患者SCZ厚度平均增加49.1%,其与患者的透析时间和透析前后残余肾功显著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透析时间以及透析后残余肾功能是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非频繁腹膜炎发作的早期PD患者,患者残余肾功能和透析时间是影响患者腹膜SCZ增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糖尿病妊娠患者30例(糖尿病妊娠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45例(GDM组)和正常孕妇75例(对照组),比较3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评分、抑郁发生率及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妊娠组和GDM组抑郁发生率、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妊娠组抑郁发生率高于GDM组(P〈0.05),SDS评分低于GDM组(P〈0.05);伴发抑郁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高于不伴发抑郁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年龄、体质量指数、不良孕史、糖尿病病程、HbA1c为糖尿病妊娠孕妇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抑郁,高HbA1C水平与糖尿病妊娠患者发生抑郁有关。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怀祯  刘迎午  王禹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89-2790
目的:总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分析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68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血脂、血尿酸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比、吸烟、冠心病家族史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总胆田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LAL-C)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高血压发生率、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冠脉造影显示,单支血管病变糖尿病组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为13.24%,三支病变发生率为57.35%,而非糖尿病组发生率为11.27%,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双支病变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多支病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血脂异常为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多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多见,且病变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卧床性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低血糖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将经腹膜透析治疗的80例糖尿病与非透析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低血糖发生率、发生诱因及症状。结果腹膜透析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非透析治疗组高(P〈0.05),发生诱因主要为饮食减少和胰岛素使用不当。结论针对腹膜透析治疗组中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的特点,护理中应重点加强病情观察、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695例cKD非透析患者基础资料、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色超声指标及其与既往CVD病史之间的关系,研究CKD非透析患者CVD的发生情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695例患者中226例(32.5%)有CVD既往史,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FR、SBP、DBP、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IMT及分叉部IMT是cKD非透析患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非透析患者CVD的发生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年龄、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贫血、低蛋白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与CKD患者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DM)伴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检出率并与非DM脑血管病ARAS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方法总结分析167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而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同时进行非选择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DM38例,非DM129例,比较DM和非DM脑血管病ARAS的检出率,对ARA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7例患者共发现ARAS63例(37.72%),其中DM组为17例(44.74%),非DIM组为46例(35.66%),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脑动脉狭窄患者中ARAS的检出率为42.64%(55/129)显著高于非脑动脉狭窄患者(P〈0.05)。结论ARAS的发生与脑血管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郭琳  尹欣  韩玉冰  李强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891-18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及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比较185例T2DM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糖、血脂、尿素氮(BUN)、血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多项指标,并对T2DM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检查,分析上述指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①T2DM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合并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Hcy水平更高(P〈0.05);②T2DM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Hcy、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总蛋白及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痛病史、合并神经病变相关(P〈0.05,P〈0.01)。【结论】高Hcy血症与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预防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需干预多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AD)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520例45岁以上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踝肱指数(ABI)比值大小分别为ABI〈0.9的PAD组101例、ABI≥0.9非PAD组419例,比较可能诱发PAD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合并PAD占总数的19.4%。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等因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收缩压、血肌酐水平是P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4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9.4%合并PAD,年龄、收缩压、血肌酐水平是DR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与其心血管预后关系。方法搜集2006年5月1日~2011年9月1日在上海仁济医院开始透析并持续腹膜透析3个月及以上患者的基线及随访期间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随访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按血红蛋白波动绝对值、血红蛋白波动趋势及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对血红蛋白波动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名患者中,最终333名纳入分析。在血红蛋白波动绝对值分组中,透析开始3个月时血红蛋白升高〈10g/l组新患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人数百分比(27.2%VS.2,2%,P〈O.05)及CVD事件人时发病率显著高于≥10g/l组(1/76.2vs.1/120.1次/病人月)。在血红蛋白波动趋势分组中,透析3个月血红蛋白始终较高组(HH组)既往患CVD再发CVD事件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在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分组中,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0.01g/1/100u的患者CVD事件人时发病率(1/59.2次/患者月)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影响其心血管预后。研究提示对于既往无CVD合并症的患者,应及时纠正贫血,而对于既往有CV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宜长期维持在高水平。在临床中需密切注意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CVD事件。此结论推广还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于文霞  秦振新 《临床荟萃》2010,25(14):1231-123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35例TIA患者以住院14天为观察终点,14天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为进展组(n=76),未进展为脑梗死者为未进展组(n=159).分析两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高胆固醇血症史(46.1%vs28.3%,P<0.01)、糖尿病史(51.3%vs 31.4%,P<0.01)、脑血管病家族史(68.4%vs 49.1%,P<0.01)、空腹血糖升高(55.3%vs 9.4%,P<0.01)、空腹胆固醇升高(59.2%vs 34.6%,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3.7%vs 56.0%,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家族史(OR=1.615,P<0.01)、糖尿病史(OR=1.761,P<0.01)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史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TIA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6.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影响因素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和健康对照30例,记录患者心血管并发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结果血液透析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89.2%。有心血管并发症组Ln(tHcy)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两组Ln(tHcy)、三酰甘油、前白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Hcy血症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血浆白蛋白及三酰甘油有关。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者(P〈0.05),有心血管并发症组和没有并发症组之间tHcy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tHcy血症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前白蛋白是保护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tHcy血症,高tHcy是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4月-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CKD非透析(CKD 3-5期)、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共150例,分析FGF23浓度与冠脉钙化的关系。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35±3)个月的随访,记录心血管和死亡事件。结果 CKD中晚期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FGF23水平与冠脉钙化分数(Ca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17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透析龄和FGF23水平是CKD中晚期患者发生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FGF23水平较高的患者CVD发生率(P〈0.01)及全因死亡率(P〈0.05)显著高于FGF23水平较低的患者。Cox回归分析显示FGF23≥675.8pg/ml和冠脉明显钙化(冠脉CaS〉400)是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GF23水平和冠脉明显钙化(冠脉CaS〉400)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中晚期患者的血清FGF23水平较普通人群显著增高,FGF23与CKD中晚期患者的冠脉钙化发生及不良预后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简称心脑合病)的危险因素,为心脑合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和心脑合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资料,运用SPSS 17.0软件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冠心病心绞痛1?00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963例和心脑合病患者982例。三种疾病在患者年龄(P=0.000?0)、性别(P<0.000?1)、静息生活方式(P=0.000?0)、体重指数(BMI)(P=0.000?0)、糖尿病(P=0.001?9)、高血压(P<0.000?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P<0.000?1)、吸烟(P<0.000?1)、饮酒(P<0.000?1)以及合并三种以上危险因素(P=0.000?0)等方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690,95%CI(1.420,2.012)]、高血压[OR=1.558,95%CI(1.312,1.850)]、BMI异常[OR=1.356,95%CI(1.158,1.587)]及静息生活方式[OR=1.319,95%CI(1.107,1.572)]是心脑合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BMI异常和有静息生活方式的人易患心脑合病,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稳定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TnT。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cTnT与其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MHD患者血清cTnT中位数为0.046(0.028~0.066)ng/ml。合并CVD的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CVD患者(0.062[0.044~0.083]ng/ml比0.031[0.020~0.046]ng/ml,P=-0.002)。糖尿病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0.061[0.042~0.102]ng/ml比0.044[0.025~0.064]ng/ml,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TnT与年龄(ρ=0.309,P=0.002)、糖化白蛋白(ρ=0.192,P=0.040)、NT—proBNP(ρ=0.448,P〈0.001)、hsCRP(ρ=-0.335,P〈0.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ρ=0.315,P=0.004)及左心室质量指数(ρ=0.369,P〈0.001)呈正相关,与血清前白蛋白(ρ=-0.280,P=0.00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ρ=-0.201,P=0.047)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04,P=0.043)、NT—proBNP(β=0.299,P=0.020)及左心室质量指数(β=0.345,P=0.003)与血清cTnT水平独立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cTnT水平与CVD的相关性高于NT—proBNP及hsCRP,与左心室肥大的相关性介于NT—proBNP与hsCRP之间。结论 MHD患者血清cTnT水平显著升高,cTnT水平升高与患者高龄、容量负荷、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左心室肥大及伴发CVD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MA)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入选276例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但无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根据其尿白蛋白/肌酐(UACR)水平分为两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0 mg/g≤UACR≤300 mg/g)及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组(NMA组:0~30 mg/g),测量baPWV,并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低值组(1145~1659 cm/s)、中值组(1663~1980 cm/s)和高值组(1981~5297 cm/s),收集临床一般资料,检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患者中,MA的检出率为9.42%,与NMA组患者相比,MA组患者的baPWV更快,收缩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P<0.01或0.05).与baPWV低值组相比较,baPWV中值组及高值组的UACR水平及MA检出率增加(P<0.01或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腰围和血脂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baPWV中值组及高值组出现MA的风险增加,其危险比(95%置信区间)[OR(95%c1)]分别为9.888(1.855,52.703)和12.118(1.960,74.291)(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UACR水平与年龄、baPWV、收缩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危险患者中,MA与baPWV密切相关,并与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