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 ,为脊索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脊索瘤手术标本 ,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块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异种移植和体外侵袭实验等。结果 建成细胞系CM 319,经近两年的体外培养 ,已连续传代百余次。其形态学表现、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脊索瘤细胞特征。细胞倍增时间为 33h。细胞周期测定显示 :G1 期为 5 5 .6 % ,G2 期为 2 1.9% ,S期为2 2 .5 % ,G2 G1 为 1.90。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异种移植成瘤率 10 0 % ,具有侵袭性。结论 CM 319是一株人脊索瘤细胞系 ,可用于对脊索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抑制人RAD51修复基因(hRAD51)表达,研究hRAD51对骨肉瘤细胞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hRAD51基因沉默的骨肉瘤细胞株HOS-shA2,利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从体外观察hRAD51基因沉默对HOS细胞增殖的影响,FCM法检测抑制hRAD51基因表达后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裸鼠成瘤实验观察降低hRAD51表达对骨肉瘤移植瘤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hRAD51基因沉默细胞株HOS-shA2;体外实验显示,HOS-shA2细胞的增殖能力较亲本及阴性对照细胞明显降低(P<0.01);FCM法检测结果显示,hRAD51基因沉默后G2/M期细胞比例增多(P<0.01);HOS-shA2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生长速度缓慢,剥离瘤体质量明显轻于亲本HOS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RAD51在骨肉瘤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孕激素米非司酮对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裸鼠皮下接种HHUA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米非司酮、精制花生油治疗4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细胞周期时相和凋亡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基因bcl2、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米非司酮治疗组裸鼠移植瘤细胞G0/G1期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SPF)降低(P<0.05),移植瘤细胞凋亡率为15.03%±2.19%,明显高于对照组(3.06%±1.13%)(P<0.01);移植瘤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Fas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孕激素米非司酮通过调节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为脊索瘤研究提供实验型。方法 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脊索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块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异种移植和体外侵袭实验等。结果 建成细胞系CM-319,经近两年的体外培养,已连续传代百余次,其形态学表现、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异种移值等均符合脊索瘤细胞特征。细胞倍增时间为33h。细胞周期测定显示:G1期为55.6%,G2期为21.9%,S期为22.5%,G2/G1为1.90。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异种移植成瘤率100%,具有侵袭性。结论 CM-319是一株人脊索瘤细胞系,可用于对脊索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二烯丙基二硫对裸鼠体内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ao QJ  Su J  Zhou XT  Tang HL  Song Y  Su Q 《癌症》2007,26(8):828-832
背景与目的: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在体外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但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旨在研究DADS对裸鼠体内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DADS组及对照组.观察DADS作用后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定量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瘤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结果:DADS在体内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相对肿瘤增殖率为49.85%;组织学分析显示DADS组瘤细胞异型性降低,核质比下降,胞浆内细胞器丰富,部分胞核呈退行性变,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化示两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均有阳性表达,DADS组(149.02±4.26)与对照组(178.86±7.69)比较,裸鼠移植瘤组织内PCNA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对照组移植瘤细胞中G2/M期细胞为18.8%,与对照组比较,DADS组G2/M期细胞(38.6%)显著增多.结论:DADS可体内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使癌细胞阻滞于G2/M期.  相似文献   

6.
天花粉蛋白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TCS)对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及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TCS处理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CS处理前后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率;将MDA-MB-231细胞接种于裸鼠,成瘤后分为对照组、TCS组和盐水组.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瘤重和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结果 随着TCS作用时间延长、浓度增大、MDA-MB-231和MCF-7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TCS处理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可检测到凋亡峰;TCS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瘤重较对照组明显缩小,TCS对荷瘤裸鼠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可引起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 TCS可抑制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胆囊癌CD133+亚群的致瘤能力.方法:将人原代胆囊癌组织植入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并同人原代胆囊癌组织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FCM法检测CD133的表达情况,并分选出CD133+和CD133-亚群;对不同亚群细胞进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体内移植瘤形成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移植瘤的组织表型.结果:FCM法检测显示,胆囊癌细胞中1.95%~3.24%的细胞CD133呈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显示CD133+亚群比CD133-亚群具有更强的克隆球形成能力,在裸鼠体内也具有更强的肿瘤形成能力(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胆囊癌CD133+细胞形成的移植瘤同人原代胆囊癌具有相同的组织表型,均表达CA19-9和CD44s.结论:人胆囊癌CD133+细胞亚群具有高致瘤性,其中可能富含有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曲古抑霉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体外培养的骨肉瘤MNNG/HOS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50、100、200、300和500 nmol/L TSA分别作用体外培养的骨肉瘤MNNG/HOS细胞12、24和48 h,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MTT、FCM和TUNEL法检测TS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TSA具有抑制骨肉瘤MNNG/HOS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随着TS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1).FCM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300 nmol/LTSA作用组G1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指数随着TS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TSA作用后,凋亡的骨肉瘤细胞细胞质浓缩,并可见凋亡小体.结论:TSA可抑制体外培养的骨肉瘤MNNG/HO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G2/M期细胞周期阻滞有关.HDACI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骨肉瘤治疗策略及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最近有多项研究表明,Med19基因参与多种肿瘤的形成,如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本研究旨在探讨Med19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对骨肉瘤Saos2细胞株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Med19-siRNA及Med19-OE(overexpression)慢病毒载体感染骨肉瘤Saos2细胞,用real time-PCR验证Med19基因的沉默效率及过表达效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BALB/c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转染Med19-siRNA后细胞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G0/G1期细胞由(36.93±2.96)%上升至(54.95±2.49)%(P<0.05)。转染Med19-OE后细胞增殖能力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S期细胞由(13.44±0.76)%上升至(16.50±1.67)%(P<0.05)。BALB/c裸鼠移植瘤实验显示,Med19-siRNA组肿瘤体积及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缩小和降低(P<0.05)。结论:Med19基因沉默可显著抑制Saos2细胞体外的增殖能力,并抑制裸鼠Saos2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其抑制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12只裸鼠皮下接种Ishikawa细胞后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LY294002干预,观察2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等,观察药物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移植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观察移植瘤的坏死程度、范围及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内p-AKT的表达.结果:1)用药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相对缓慢(2 027.30±251.16)mm3,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明显(3 110.60±599.66)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2,P=0.005),且抑瘤率为(32.49±16.39)%.2)HE染色见用药组较对照组移植瘤细胞凋亡及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用药组p-AKT的表达低于对照组(χ2=6.133,P<0.05).结论:PI3K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