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贲门癌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患者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在促进患者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29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中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即予以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予以周围静脉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8d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在术后8d较术后1d明显提高(P〈0.05)。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防治术后并发症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胃底贲门癌术中放置鼻肠管予以早期EN简便易行,既能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的优点。[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应用含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食管贲门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对照组25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含和不含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1周。术前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血常规、血清蛋白、肝肾功能,记录恢复全量半流质饮食的时间和体重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营养支持前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分别为65.7 g/L,37.2 g/L和226.2 mg/L,营养支持后分别为61.1 g/L,34.3 g/L和214.6 mg/L,无显著差异。对照组营养支持前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分别为65.1 g/L,38.6 g/L和259.4mg/L,营养支持后分别为58.4 g/L,32.3 g/L和165.8 mg/L,显著降低,且前白蛋白的下降幅度与试验组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试验组营养支持前后血糖无明显变化,而时照组营养支持后血糖明显升高(P<0.01)。两组肝肾功能营养支持前后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试验组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平均为6.5 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 d(P<0.01)。试验组体重平均下降2.7 kg,对照组为7.4kg,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有助于减少营养不良的反应,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有助于纠正负氮平衡,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和体重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3种营养支持方式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由各种病因所致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住院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肠内外联合营养(CEPN)支持。检测机械通气第1天、第7天所有患者的营养指标(氮平衡、白蛋白)、免疫指标(IgA、IgG)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并观察早期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90例患者早期成功脱离呼吸机57例,死亡25例,出现并发症32例。在机械通气第7天,CEPN组及EN组各项观察指标(氮平衡、自蛋白、IgA、IgG、内毒素水平、并发症例数、脱机数)均优于PN组。PN组:(2.3±1.2)g/d,(30.6±2.7),(1.4±0.5),(7.8±2.1)g/L,(37.1±6.3)Pg/ml,17例,13例;EN组:(4.2±0.5)g/d,(33.5±1.8),(2.5±0.3),(13.6±1.5)g/L,(49.7±7.3)pg/ml,9例,21例;CEPN组:(5.8±0.8)g/d,(35.8±1.7),(2.5±0.2),(13.9±1.7)g/L,(50.3±7.1)pg/ml,6例,2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N组与PN组比较t值分别为-5.158,-2.308,-7.113,-5.031,-2.259;x^2值分别为4.800,6.533;p均〈0.05;CEPN组与PN组比较t值分别为-8.473,-4.201,-6.570,-5.852,-3.141;X^2值分别为9.966,12.448;P均〈0.05);CEPN组与EN组在营养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65,-1.169;x^2=4.172;P均〈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早期在尽可能实施EN的基础上,联合适当的PN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综合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贲门癌或食管癌手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作用。方法:45例贲门癌或食管癌患者至少在术后6h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均匀灌注,术后开始灌注时500mL(50mL/h);术后第2天100mL(50~100mL/h);术后第3天1500mL(100~150mL/h)。根据患者情况即时调整速度和用量。观察术后消化道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体重、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及营养学指标。结果: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增快;血糖、肝功能和电解质测定,在肠内营养支持前后均在正常范围;营养学指标在营养支持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结论:贲门癌或食管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华  高玉萍 《现代护理》2005,11(9):667-668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42例胃癌病人于术后第1d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n-24)和普通输液(对照组,n-18)2组,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定1次体重、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2组病例在观察期间均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EN组血清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在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P〈0.01),体重下降减慢。同时,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并可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将贲门癌食管癌手术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每组30例,观察手术后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纤维连接蛋白(FN);每周测量体重;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的Hb、Alb、TFN、FN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为早。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对维持和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成年患者42例随机进入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PN)组,每组21例,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7天检测营养状态指标,统计术后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EN组白蛋白为(39.8±4.2) g/L,明显高于PN组的(35.2±4.1)g/L(P =0.001);EN组ALT水平明显低于PN组(P=0.001);血糖为(7.2±0.4) mmol/L,明显低于PN组的(10.8±0.4) mmol/L(P =0.026);肛门排气时间为(65.3±12.7)h,明显短于PN组的(97.4±9.4)h(P =0.001);平均营养费用为(4851±538)元,明显少于PN组的(11 320±1170)元(P =0.000).EN组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EN是安全、经济、可行的.与PN支持相比,EN可更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组(EN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输液治疗,并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指标。结果:①肠功能恢复时问EN组短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治疗后体重、前自蛋白、自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E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牢肠造瘴肠内营养是一种可行的肠内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后族 《华西医学》2009,(10):2654-265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肠外营养支持(PN)和肠内营养支持(EN)。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肝肾功能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术后7d的营养支持治疗,EN组术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PN组,胃肠功能较PN组更快恢复。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肝肾功能指标方面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涛  任疆  俞士梅 《临床医学》2006,26(12):57-58
目的观察危重病人早期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35例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EN)组18例和肠外营养支持(TPN)组17例,营养支持前1天及营养支持后第3,10天测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每天观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增加。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对危重病人有益,对于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病人,应尽量早期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本院38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行肠外营养支持设为PN组,15例行肠内营养支持设为EN组,观察两组术后生化营养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 d后EN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均显著高于PN组(P〈0.05),且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EN组胃肠道出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胃肠肿瘤术后的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经过重大手术以后,如何通过肠内营养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安全接受辅助放、化疗。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对40例(EN组)食管癌患者采取了针刺导管空肠造口(FKJ)模式的营养支持,并设立40例对照组。入组患者符合下述条件:(1)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病程有可比较性;(2)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3)EN组术后FKJ提供肠内营养≥2个月;(4)随访时间≥6个月。EN组术后带管出院,居家自行给以瑞代1000 ml/d,持续≥2个月。对照组术前及出院后均不提供肠内、外商品营养制剂。结果术后3个月EN组患者体重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但6个月时各项指标有所接近。EN组NK细胞、IgM和IgG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EN组完成辅助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9.65%,对照组为75%。后续治疗中EN组肺炎3例,腹泻7例;对照组肺炎4例,腹泻2例。结论 FKJ管道可以有效地长期的提高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对顺利接受术后的各种辅助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手术患者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本院因住院手术并经过电子胃镜、病理活检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36例。予经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2周,对肠内营养完成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术前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患者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并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结果通过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平均需(43.2±11.4)h。患者行肠内营养后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但术后10 d免疫学指标如IgA、IgG、IgM[(1.79±0.60)g/L、(10.78±2.88)g/L及(1.11±0.23)g/L]均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术后并发呕吐、咽喉疼痛等并发症率发生率13.9%(5/36)。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且与开腹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3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1)肠外营养组(PN组,tn=50),给予静脉营养;(2)肠内营养组(EN组,n=51),早期鼻肠管要素饮食;(3)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组(CEP,n=52),自配制营养液,简易鼻肠管注入,配合静脉营养,相互补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营养评定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N组和CEP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CEP组和EN组明显延长(P〈0.05),住院费用较EN组和CEP组高(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体质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安全可行。在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方面与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似,但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陈兵  张骏  朱震  陆中原  李雄伟  陈昱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099-1101
目的 探讨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食管、食管胃交界癌患者随机分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32例和全肠外营养(TPN)组31例.TPN组术后第1天经中心静脉输注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和电解质混合液,热卡30CaL/kg,持续应用8d.SEN组术后20~24h经空肠管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500ml,次日应用维沃(1Cal/ml)+肠外营养(PN),每日热卡同TPN,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维沃用量,减少PN用量,待肠内营养达到目标热卡后PN停用,一般可于第4天达全量.观察术后并发症、肠内营养耐受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前1d和术后第1、第8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术前1d和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SEN组6例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出现腹泻(3~5次/d),经加大维沃稀释浓度和使用肠道收敛剂后好转.肛门排气时间SEN组(50±5)h,早于TPN组的(7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但TPN组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第1天ALB及PA均降低,第8天SEN组已接近术前水平,而TPN组仍然较低(P<0.01).结论 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食管及食管胃交界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营养状况的改善和体重的维持.  相似文献   

16.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及生长激素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生长激素(GH)对危重病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68例危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和EN+GH组,每组34例.两组均进行等热量、等氮量的EN支持治疗;EN+GH组同时皮下注射GH 5 U,每日1次,均连用10 d.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生化、营养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营养支持治疗10 d后测定免疫学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营养支持期间每日测定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结果 EN+GH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 d、10d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EN组无明显改善;EN+GH组治疗后5 d和10 d前白蛋白[(25.34±4.26)g/L、(27.34±4.25)g/L]和纤维连接蛋白C(2.68±0.37)mg/L、(2.74±0.31)mg/L]显著高于EN组同时间点(前白蛋白:(20.62±3.58)g/L、(23.87±2.96)g/L,纤维连接蛋白:(2.01±0.27)mg/L、(2.44±0.19)mg/L,均P<0.053,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显著低于EN组(5 d:0.065±0.004比0.087±0.005,10 d:0.027±0.002比0.053±0.004,均P<0.01).治疗后10 d,EN+GH组IgA水平显著低于EN组[(2.10±0.09)g/L比(3.45±0.25)g/L],而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均明显高于EN组[CD3:0.682±0.049比0.606±0.046,CD4:0.456±0.039比0.372±0.032,CD4/CD8比值:1.66±0.11比1.41±0.12,NK细胞:0.139±0.011比0.107±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GH组累计氮平衡为正氮平衡[(27.54±23.15)mg/kg],而EN组为负氮平衡[-(5.13±4.26)mg/kg].结论 早期EN支持能迅速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而联合应用GH能促进蛋白合成,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进而确定胃癌术后的最佳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检索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台并分析.结果 (1)共纳入29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括胃癌根治术患者2407例.(2)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合并后的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水平的OR(95% CI)值为0.51(0.14,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的OR(95%CI)合并值为0.42(0.32,0.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术后排气恢复时间的OR(95% CI)合并值为-18.43(-19.68,-17.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血清白蛋白恢复更快,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更短,所以肠内营养支持方法为目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最佳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细玲  凌聪  周雪玲 《全科护理》2012,(20):1881-18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GLN)的作用。[方法]将96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L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d、术后8d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GLN组术后第8天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CD4、CD8较EN组明显增高,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GLN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