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蜀华教授治疗心力衰竭经验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蜀华教授祖籍江苏常州,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耳濡目染,博览群书,又受正规大学本科教育,先后师从邹云翔、邹良才、周仲瑛等名老中医,开拓思路,潜心研究,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诊疗,尤擅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曾担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政府津贴。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为本虚标实之证,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其重要治则。唐蜀华治疗心衰的经验总结为:益气贵运脾,温阳须斟酌,滋阴不可过,活血不宜凉,利水需常流,肺肾须兼匡。  相似文献   

3.
唐蜀华教授系江苏省名中医 ,擅治心血管病 ,现就唐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唐蜀华教授认为 ,高血压病没有对应的中医病名 ,就其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而言 ,见于中医的“头痛”、“眩晕”、“胸痹”、“心悸”、“水肿”、“中风”、“虚劳”等病。由于其症状表  相似文献   

4.
王九莲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九莲主任医师、教授,河南省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0年考入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从师于河南省名老中医袁子震教授。王九莲老师从医4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喘证”、“水饮”等范畴,病症复杂,王九莲教授在心衰治疗方面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1病机复杂,辨证突出正虚与邪实的动态权变王九莲老师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在于正虚邪实,且以因虚致实常见,病机关键归结为“气(阳)虚”、“血瘀”、“水停”。虚以“气”“阳”虚衰为主,实由“水”、“饮”、“痰”、“瘀”滞于心脉,上凌心肺、外溢肌肤为主。病变部位主要在心,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关系密切。王师认为,心力衰竭患者多为久病、年高之人,脏腑衰弱,或先天禀赋不足,外邪内舍于心,致使心气、心阳虚衰。心为阳脏主血脉,心气、心阳虚衰不能运血,致血行受阻,胸中阳气被遏,而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如窒。心阳虚久,水火不济,膀胱气化不利,而水饮内停;肺气虚衰,通调失职而水失布散;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而血瘀水停,“血不利则为水”,血瘀痰饮亦常互结为患。反之,瘀阻水停亦可妨碍气机的条达,碍及气之运行和化生,加重气滞和气虚。故临床...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近40年来有关中药复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文献,收集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1220首,建立了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复方access数据库,基于数据库运用access、excel结合VB编程进行了药味、药对、药组的用药统计分析,归纳了中药复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研究表明,高频使用的药味有:茯苓、丹参、黄芪、亭苈子、桂枝、白术、制附子、麦冬、五味子等,个别药物用量差异较大;高频使用的类药有:补气药、利水消肿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阴药、温里药等;高频使用的药对、药组由高频使用的药味组成。  相似文献   

6.
田芬兰教授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芬兰教授通过几十年临床实践,在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方面不断探索,以《金匮要略》木防己汤为基础,研制和创立了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的方药——复心冲剂(后命名为心衰合剂),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对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及心肾阳虚型的心衰均有显著疗效,并在中医药治疗心衰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的药物治疗效果 ,改善 CHF患者的预后、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减少因心力衰竭恶化对住院的需要 ,降低病死率。我院自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2月运用黄芪注射液、卡托普利、安体舒通联合治疗 CHF37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临床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7例中男 2 3例 ,女 14例 ,年龄 2 0~ 76岁 ,平均 52 .6岁 ,原发病中高冠心病 2 1例 ,扩张型心肌病 7例 ,风心病 6例 ,先心病 3例。对照组4 3例中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18~ 75岁 ,平均 51.9岁 ,原发病中冠心病 2…  相似文献   

8.
邓铁涛教授擅治心血管疾病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邓老认为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首先 ,辨明病位与五脏相关 ,以心为本 ,他脏为标 ;详审病机是本虚标实 ,以心阳亏虚为本 ,瘀血水停为标 ;治疗上急性期阴阳分治 ,从温补阳气为上 ;此外必须病证结合 ,灵活变通 ;缓解期综合调理 ,调脾为先。兹就此学术经验作一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9.
孙嘉霓 《中医研究》1999,12(3):47-48
充血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功能不全,简称心衰,是常见的内科重症。本文结合临床病案试行粗浅的探析。例一查某,女,42岁。孕五个月时下肢浮肿,分娩后浮肿加剧伴呼吸困难,经治五个月病情加重。诊见面白光而肿,唇紫舌胖,呼吸急促抬肩(36次/分)不能平卧,咳痰中...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的惊悸、喘证、瘀证、心水、心痹等范畴。有学者认为“心衰”L’J、“悸——喘——水肿联还”‘’‘作为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为妥.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因病机心衰的产生,主要由于五脏阳气虚弱,水饮瘀血互结而成,每以外感六淫病邪或过度劳累而诱发加重L’J.心衰与中医心肾在病理上有着密切内在联系,心肾虚报,水火逆乱,是心衰的主要病理,又是引起心气不足的根本,尤以心肾阳虚,水饮溢泛为其最基本病理,在心衰不同病理阶段,均可表现为心肾阳气虚衰的共同病机“〕。ZM证施…  相似文献   

11.
薛冬梅 《河南中医》1999,19(4):19-19
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辨证论治过程中,常有一些因素对疗效有着重要影响。我们体会,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1外邪羁留,非祛邪不足以安正外邪是心衰病程中常兼有的病理因素之一,临床上多见于肺心病合并心衰,多因感染后发作,症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色黄,治当祛邪...  相似文献   

12.
邓铁涛教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选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铁涛教授擅治心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邓老认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首先,辨明病位与五脏相关,以心为本,他脏为标;详审病机是本虚标实,以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治疗上急性期阴阳分治,从温补阳气为上;此外必须病证结合,灵活变通;缓解期综合调理,调脾为先。兹就此学术经验作一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3.
生脉散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唐蜀华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疾病,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有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武宇平 《黑龙江中医药》2007,36(4):58-59,33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证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重症阶段。临床上以体循环或肺循环瘀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困难,治疗时间急迫是日趋严重的重症疾病。中医药很早就记录了其病机、治法、方药。分类于“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等病症中。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法方药灵活多变,现就近年来的状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1资料1.1病例李某,男性,62岁,1999年8月12日初诊。素有肺气肿病史,数月前外感后出现咳喘气短,动则加重气短不得续,咳白色泡沫痰,经本地治疗罔效,其后症状逐渐加重,休息亦感气短气喘,并感上腹部憋胀,恶心厌食,下肢轻度浮肿,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罗音;HR103次/min、律齐;肝肋下5cm、质软有触痛;脾未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肝超声示肝瘀血。辨证为大气下陷兼痰饮郁结。药用黄芪30g,桔梗6g,柴胡6g,升麻3g,人参15g,山茱萸肉15g,当归20g,川芎15g,炒酸枣仁30g,茯苓25g,丹参20g,山药30g,白术30g。3剂后自觉诸症皆…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琳  李七一 《中医药学刊》2003,21(4):552-554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所引起的严重心功能代偿不全的共同表现.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饮、水湿内停为标,且气、血、水三者又可相互为病,相互转化.心气虚是慢性心衰的病理基础,心阳虚是心气虚的发展,血瘀是重要病理环节,水停是必然结果.目前此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西医治疗短期效果尚可,而中医能提高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也避免了输液增加心脏负荷的弊端.中医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真武汤为主方,配用治水三法,疗效颇好.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学在高血压的诊疗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唐蜀华教授认为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临床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湿壅盛4型,临证应辨证施治。同时,唐教授强调高血压病的治疗应中西并用,取长补短,为患者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提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切入点及优势在于临界高血压、改善症状、保护靶器官、防治合并症。  相似文献   

20.
吴根银教授治疗疑难病注意调整阴阳,攻邪不忘扶正,多采用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之法,正虚邪实、反对一味攻下,邪盛正气虚时,重在祛邪.认为疑难病病机涉及虚、热、瘀,并指出了相应的治则和用药特色.其用药特色扶正气,崇尚通补、化痰浊、妙用半夏;祛瘀血,虫蚁搜别;清毒邪,治从于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