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方法 对 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作了回顾性分析。 18例表皮样囊肿均作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其中 12例还作了CT平扫检查。对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CT密度、MRI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以及邻近结构的改变作了观察。结果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 10例 ,鞍上或鞍旁 3例 ,松果体区和第四脑室内各 2例 ,小脑延髓池 1例。肿瘤大小不等 ,形态多呈不规则形 ,轮廓光整或呈分叶状。CT平扫 10例呈均匀低密度 ,2例呈稍不均匀的低密度 ,CT值在 -15~ 10HU之间。在MRT1WI图像上肿瘤呈不均匀的低信号 ,在T2 WI、FLAIR图像上均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除 1例肿瘤边缘似有轻微强化外 ,其余肿瘤均无明显的强化。结论 典型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较具特征性 ,通过CT、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 ,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脑内型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其中4例行CT增强检查。5例患者中4例行MRI平扫检查,其中2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 5例中,3例位于小脑半球,1例位于基底节区,1例位于额叶。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CT平扫为较均匀或轻度不均匀低密度,CT值-22~26 HU之间。MRI平扫T1WI上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内部可见散在絮状略高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CT及MRI增强检查病灶均无明显强化。结论脑内型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较具有特征性,尤其是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非典型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表皮样囊肿,术前均行MRI平扫,其中2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ifu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CT检查5例.MRI增强扫描4例.结果 8例表皮样囊肿发生于桥小脑角2例,大脑纵裂2例,脑实质2例,颅骨2例.CT显示囊肿表现为均匀高密度2例;混杂密度1例;囊壁及囊内钙化2例.MRI平扫2例T1WI呈均匀高信号,T2WI呈稍高、高信号;3例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3例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中1例DWI表现为高信号.4例MRI增强扫描显示囊壁显著环形强化和囊内不均匀强化2例,囊壁轻度强化2例.结论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非典型表现主要包括CT呈高密度、混杂密度、囊壁和囊内钙化,MRI T1 WI、T2WI呈高信号、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著环形强化,在诊断时应充分结合DWI检查,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影像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祥囊肿30例,男13例,女17例,除9例仅作MR平扫外,其余均作MR平扫 增强扫描。12例选用FLAIR序列。结果 典型表现者27例,占90%,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有时不均匀;非典型表现者3例,占10%,T1WI上肿瘤实质内为高信号。21例增强扫描中,16例无强化,1例分隔状强化,4例边缘强化。T2WI上大多表现为均匀高信号,少数信号不均匀。结论 典型常见的表皮样囊肿T1WI为低信号,信号欠均匀;非典型的表皮样囊肿T1WI呈高信号,信号形成原因是高浓度蛋白质所致,并非脂类物质。  相似文献   

5.
CT,MRI对眼眶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CT,MRI对眼眶内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15例眼眶内皮样囊肿和6例表皮样囊肿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1例CT,MRI检查均发现眶内圆形或类圆形病灶。其中,18例眶内占位信号不均匀,3例为均匀脂肪信号,结论 肿块信号不均匀和眼眶骨壁压迹是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CT,MRI检查对眶内皮样囊肿与表皮样囊肿具有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枕骨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明  何银  周胜利 《放射学实践》2003,18(2):118-119
目的:探讨枕骨表皮样囊肿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枕骨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平片表现呈境界清楚的类圆形骨质破坏,无硬化边缘或见轻度硬化边缘;切线位呈囊样、膨胀性改变,突破外板可见软组织肿块及不完整骨包壳。CT平扫囊肿多位于板障,内、外板膨胀,密度不均匀,CT值较低,增强可见环形强化。MRI由于囊肿内容物成分不同,信号表现不同,多呈长Tl、长Tz为主的混杂信号。结论:枕骨表皮样囊肿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CT、MRI对囊肿定位、定性诊断方面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及其对病变定性、定位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24例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患者(男12例,女12例,年龄23~67岁,平均29.1岁)均经PHILIPS 1.0NT型MR仪行常规T_1WI、T_2WI磁共振成像,其中6例又经Gd-DTPA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的椎管内占位病变均经病理证实,并对其MR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的病变经病理证实,18例为胚胎源性肿瘤(10例表皮样囊肿,4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4例为神经源性肿瘤(3例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以及脊膜瘤与脂肪瘤各1例。各种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随其不同的组织学来源而有很大差别。表皮样囊肿多为均质长T_1长T_2信号。皮样囊肿以短T_1,长T_2信号为主。畸胎瘤呈混杂信号。神经鞘瘤为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囊壁均匀强化,偶见强化附壁结节。神经纤维瘤呈均质长T_1、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异常对比增强。脊膜瘤呈长T_1、稍长T_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呈异常对比强化,并见局部硬脊膜增厚强化而形成的硬膜尾征。结论:各种病变的MRI表现随其组织学来源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它们在椎管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诊断准确性优于X线椎管造影与CT。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颅内畸胎类肿瘤CT、与MRI的特征性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与材料本组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在1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5岁。10例中8例行CT检查(3例同时做增强扫描);4例行MRI检查(2例同时行增强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 10例颅内畸胎类肿瘤中,皮样囊肿5例,畸胎瘤5例,病变位于松果体区4例,鞍区2例,前颅凹脑实质内1例,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各1例,小脑1例。3例脑畸胎瘤呈囊实性混杂密度块,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其内均见有斑点片状钙化影,2例含有脂肪密度,肿瘤占位效应明显,但瘤周水肿轻微,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5例皮样囊肿呈边界清楚的囊性低密度区,囊壁显示不清楚,其中1例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容物均未见明显强化。3例脑畸胎瘤行MRI检查,肿瘤呈短T1长T2混杂信号2例,短T1短T2混杂信号1例,其中钙化呈黑色低信号,脂肪呈白色高信号,经脂肪抑制后呈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皮样囊肿呈长T1长12信号。结论 CT与MRI对颅内畸胎瘤的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CT对钙化与骨骼的显示优于MRI,而MRI多轴位成像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脂肪组织及周围邻界组织的解剖关系较CT有明显优势。两者结合术前正确诊断率90%(9/10),能准确定位、定性,对临床拟定正确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及DW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55例颅内表皮样囊肿CT、MRI和DWI表现,探讨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及DW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检查,其中26例行MR增强扫描,18例行扩散加权成像,26例行CT平扫检查,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表皮样囊肿位于脑外29例,脑实质23例,脑室3例。CT平扫24例呈低密度,2例密度稍高于脑实质。51例类似脑脊液信号,1例呈短T1短T2信号,2例呈短T1长T2信号,1例T1WI大部分呈等信号,少部分为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2例囊壁似有轻微强化。DWI上囊肿均表现为高信号,且ADC值高于脑实质。结论:形态不规则、类似脑脊液信号、DWI呈高信号、不强化是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不典型表皮样囊肿可呈其它密度和信号变化,可根据不强化和DWI呈高信号与其它类似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腺少见囊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少见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术前平扫和增强的CT、MRI表现,其中表皮样囊肿4例, 淋巴上皮囊肿4例,淋巴管瘤3例. 结果 (1)表皮样囊肿病变位于胰尾部,囊壁光滑完整,CT平扫囊性病变内的实质成分和脾的密度相同.CT和MRI增强后实质成分表现出和脾完全相同的强化方式.(2)淋巴上皮囊肿老年男性多见,病变呈现多房状境界清楚的肿块.CT平扫呈等密度,MRI T_1WI和T_2WI上混杂的等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分隔强化.(3)淋巴瘤表现为体尾部的分叶状多囊性病变,CT平扫密度略低于胰腺实质,MRI平扫呈长T_1长T_2信号.增强后分隔和囊壁轻度强化,肿瘤不与胰管交通,胰管轻度受压移位.结论胰腺少见的囊性病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评估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4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表皮样囊肿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其中9例同时行MRI检查;另有37例作常规MRI检查,其中13例还加作FLAIR序列,1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闰于桥小脑角25例,鞍区及鞍旁8例,颅中窝底6例,脑内3例,松果体区2例,第四脑室内2例,小脑天幕处1例。47例中不规则形30例,圆形或类圆形17例。CRT平扫表现为均匀低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管内胚胎源性肿瘤的MRI表现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4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胚胎源性肿瘤患均经自旋回波(SE)、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MR成像。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45例椎管内胚胎源性肿瘤中,18例表皮样囊肿中15例T1WI呈低信号,另3例为高倍号,所有18例T2WI呈不均质高信号;7例皮样囊肿T1WI呈混杂信号;9例畸胎瘤T1WI呈高、低或混染信号;11例脂肪瘤T1WI呈高信号。MRI对椎管内胚胎源性肿瘤术前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45/45)和80%(36/45)。结论 椎管内胚胎源性肿瘤的MR信号具有特征性,可反映瘤内组织成分,MR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其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先天性肿瘤 MRI短 T1 高信号与肿瘤成分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提高影像诊断正确率。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并在 MR T1 WI上表现为短 T1 高信号或混杂信号的 9例颅脑先天性肿瘤 ,全部行常规 MR检查及脂肪抑制序列扫描 ,将 MRI信号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颅咽管瘤 3例 ,在 T1 WI上均为混杂信号 ,其中 2例短 T1 高信号经 CT及病理证实为钙化 ,1例短 T1 高信号为脂肪成分。表皮样囊肿 4例 ,2例为均匀的短 T1 高信号 ,2例为混杂信号 ,肿瘤成分为液态的高浓度蛋白。皮样囊肿及畸胎瘤各 1例 ,均为混杂信号 ,其中的短 T1 高信号经脂肪抑制序列及术中所见证实为脂肪成分。结论 先天性肿瘤中的短 T1 高信号是由高浓度蛋白、脂肪及钙化成分组成。 MRI对先天性肿瘤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肉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肉瘤的CT、MRI表现,并作文献回顾。结果本组4例均行CT平扫,1例行CT增强扫描。平扫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平均前后径为60.5mm。其中3例肿瘤呈分叶状不均质性低密度,中心部呈更低密度,并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1例呈类圆形较均质性稍低密度,与周围结构分界尚清楚。增强扫描,肿瘤边缘实质部分呈不均质明显强化,中心区未见明显强化。2例行MRI扫描,T1WI呈不均质性低信号,T2WI均呈中心高信号、外周稍高信号的混杂信号影。结论CT及MRI是诊断前列腺肉瘤较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MR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MR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方法及其在MR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88例(男744例,女244例,年龄22~82岁)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增强效果优865例,占87.5%;增强效果中97例,占9.9%;增强效果差26例,占2.6%。结论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对各种病变特别是肿瘤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合理地选择技术参数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颅内恶性畸胎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颅内恶性畸胎瘤的影像表现。方法 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畸胎瘤病人,分析其影像表现。本组15例均行MR检查,8例同时进行了CT扫描。结果 13例恶性畸胎瘤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分叶状肿瘤,由实性部分和小囊变构成。平扫肿瘤呈混杂信号,肿瘤实质在T1WI表现为等信号(6/13)或低信号(7/13),T2WI表现为等信号(2/13)或高信号(11/13),9例肿瘤T2WI信号不均匀。10例肿瘤内出现小囊变或坏死信号,囊变可为肿瘤任意位置的少量囊变,也可为多数囊变;3例无囊变。增强扫描11例肿瘤呈不均匀强化,2例呈均匀强化。本组2例鞍内型肿瘤信号均匀,未见囊变,沿漏斗侵犯下丘脑。CT扫描中8例肿瘤内可钙化影。本组肿瘤内未见脂肪成分。结论 颅内恶性畸胎瘤具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