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娟  向萍 《重庆医学》2013,42(20):2418-2420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该院信息系统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2011年上半年为基准,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结果该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药占比、用药频度、药品限定日费用都呈大幅下降趋势。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2004~2006年我院β-内酰胺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妙 《中外医疗》2008,27(14):119-120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04年至2006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销售金额.构成比.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使用逐年上升,青霉素类呈逐年下降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使用金额居前列.结论 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总体稳定上升,但个别品种有滥用现象,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院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趋势和行政干预效果,为进一步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0月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抗菌药物使用以β-内酰胺类为主,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分别占抗菌药物的83.86%、66.96%,其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59.88%、37.60%。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在具体品种的选用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郭福  黄文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962-963
目的分析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本院2005年-2008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入库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统计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DDC及金额和DDDS的比值,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4年来每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数量和总金额在不断增加,2008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销售占全年抗菌药品销售的65.35%。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易爱茹  李怀菊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56-2056,2075
目的调查某医院2005~2008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05~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4年来该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逐年增多,但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轶 《中国医刊》2007,42(10):42-44
目的统计2006年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整形专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方法计算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结果头孢类、喹诺酮类、林可和克林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年销售金额均靠前。结论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较高,建议临床医师在具体运用中必须严格用药指征,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HIS系统中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并对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值进行排序。结果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广泛,共涉及7类81种,β-内酰胺类占主导地位,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抗菌药物用药品种趋向集中,但个别品种的应用缺乏合理性,建议临床医师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6~2007年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统计我院2006-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计算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罗红霉素片和头孢他啶的使用频率增加较快.结论: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为主流用药,而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将成为应用和发展较快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菌药物品种数和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比较稳定。其他β-内酰胺类,硝基咪唑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最大,在各年度均排入前3位;DDDs排序中青霉素类占主导地位。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效果,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12月神经内科二病区965名出院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以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用药频率(DDDs)和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1~12月AUD均<40DDD;标本送检率均>30.0%,DDDs排序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口)、头孢呋辛酯片、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结论某院神经内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中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主导地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卫生部要求;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发展,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用药金额、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25.66%、22.41%、18.07%;β-内酰胺类应用频率较高,且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66.00%左右。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情况,应进一步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中查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各品种总量及金额,对用药频率(DDDs)进行分析排序;同时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抗菌药物DDDs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7种(头孢菌素4种).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3年西双版纳农垦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西双版纳农垦医院2013年10 000张 门诊病例处方,以DDDs为指标,对抗菌药物种类、金额、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10 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29.86%,且以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应用最为广泛,抗菌药物金额占总金额的35.78%.结论 西双版纳农垦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故必须彻底贯彻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05年11月和12月门诊处方1534份,依据统计学统计方法归纳进行统计分析消耗金额在前10位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等。结果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注射类和口服类用药比例基本相同;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32.74%。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用药比例稍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控制用药比例,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5.
叶志雄  黄少冰  冯柳银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19-121,124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疗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趋势特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部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均低于10%,且总体有下降趋势,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是3个主要使用的亚类。就单品种而言,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年用量及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度连续3年均居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但限定日费用较高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使用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2008-2010年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某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对某院2008-2010年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资料、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日均费用(Daily Drug Cost)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8-2010年某院抗微生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是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微生物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年度均位于前3位。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排序各年度均列首位。【结论】某院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少数品种过量使用,分级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4347例急诊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利用情况和药品费用。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6月于我院就诊的4347例急诊患者的处方,对其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药品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47例急诊患者中有1848例患者使用了14类68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喹诺酮类,其次是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给药方式以静脉和口服为主;静脉滴注药品消耗金额占抗菌药物金额的85.79%。抗菌药物中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物的限定日剂量值较高。结论2005年1~6月我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和药品费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张元礼 《中外医疗》2009,28(5):110-11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住院部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药物出库记录,统计抗菌药物应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07年我院住院药房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7年住院部抗菌药物的消耗占总药品金额的27.53%,使用抗菌药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其次为喹诺酮类。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某日全天的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本院住院的1 598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31.10%,联合用药比例为37.98%。内科系抗菌药物使用率(33.62%)高于外科系(28.89%)。联合用药率最高的是妇科,为72.73%。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配伍复方制剂和头孢菌素类6个,氟喹诺酮类1个,青霉素类1个,硝基咪唑类1个,碳青霉烯类1个;病原学送检率为34.34%。结论该院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水平基本合理,但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配伍复方制剂使用频率过高,有过度使用的可能性,病原学送检率低,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门诊儿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9月儿科门诊处方10 156张,对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共4 552张,使用6类17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分别为头孢菌素类(63.18%)、青霉素类(19.75%)、大环内酯类(7.89%)、氨基糖苷类(0.22%)、β-内酰胺酶抑制剂(4.53%)和其他抗菌抗生素(4.44%)。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法不当、药理拮抗、重复给药、疗效减弱等方面。结论我院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需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