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Pemberton手术是通过骨盆不全截骨、远端翻转来矫正先天性髋脱位患儿髋臼的异常指向和降低髋臼指数 ,因此维持术中远端翻转变位的植骨块质和量十分重要 ,年龄 2~ 3岁的患儿和再次手术的患儿取自体髂骨植骨质和量均存在着不足。对此我们应用冻干同种皮质骨环 +自体髂骨植入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男 4例 ,女 12例。左侧 10例 ,右侧 4例 ,双侧 2例 ,共 18髋。年龄 2~ 5岁 ,平均 3岁 2个月。再次手术 2例。2 .手术方法 按Pemberton手术原则作关节囊周围弧形向“Y”形软骨截骨、远…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髂骨前后联合截骨支架固定在小儿膀胱外翻治疗中的疗效。方法3例分别伴有不同泌尿生殖系畸形的膀胱外翻男性患儿,分别为3岁、6岁、8岁。采取髂骨前外侧水平截骨联合改良髂骨后方垂直截骨、外固定架固定、耻骨合拢骨盆环重建术加膀胱外翻修补术。术后卧床,下肢皮肤水平牵引4周。术后3个月截骨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术前测量原始分离的耻骨间距,术中、术后3个月分别随访X线片,再次测量耻骨间距。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如截骨愈合情况、膀胱外翻复发及步态、下肢长短情况。结果所有膀胱外翻患儿术后耻骨间距均得到了良好的矫正。术中3例患儿间距均矫正为15mm,术后3个月耻骨间距出现部分丢失。患儿均截骨愈合良好。无伤口裂开及膀胱外翻复发。步态良好,元下肢不等长及下肢神经麻痹表现。1例出现外固定架针道感染,经换药及口服抗生素后伤口愈合。结论髂骨前外侧水平截骨联合改良髂骨后方垂直截骨及支架固定,能很好矫正骨盆畸形且维持骨盆环的稳定,在小儿膀胱外翻的手术治疗中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手术中髋臼骨块空间移位情况.方法 通过计算机工作站,分别采用两种骨块空间位移方式,对32例单侧髋脱位患儿术前进行Salter骨盆截骨手术模拟(模拟手术组Ⅰ和模拟手术组Ⅱ),分别测量各组髋臼指数和髋臼后方坐骨支至骶骨的空间距离,以32例术前组患儿的相对正常髋为相对对照组.结果 模拟手术组之间髋臼指数无明显差异(模拟手术组Ⅰ为13.45±2.45,模拟手术组Ⅱ为14.16±3.98,t=0.86,P>0.05),髋臼后方坐骨支至骶骨的空间距离有统计学差异(模拟手术组Ⅰ为19.72±3.34,模拟手术组Ⅱ为28.43±4.87,t=8.34,P<0.001);与相对对照组对比,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骨块空间位移方式,髋臼指数均能获得改善;但如果首先前移髋臼骨片,不仅能获得良好的矫形,而且能够减少髋臼后方软组织的阻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可扪及腹股沟管内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可扪及腹股沟管内隐睾患儿临床资料,年龄1~12岁,平均2.8岁.左侧15例,右侧35例,双侧6例,均在腹腔镜下行一期睾丸松解固定术.结果 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后随访3~26个月,睾丸均在阴囊内,无睾丸萎缩及回缩.结论 腹腔镜下行可扪及腹股沟管内隐睾松解固定术能保持腹股沟管解剖结构的完整,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9.
salter骨盆截骨术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等疾病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小年龄的患儿由于髂骨薄、软骨成分多,所以可取骨块不多,小而薄,术中固定困难,术后可能影响髂骨发育,为此我院自2001年9月起,应用同种异体骨块替代自身髂骨块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59例(共63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2岁,因胎儿期B超检查示双肾积水伴生后反复泌尿系感染住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心肺腹未见异常,正常女性外阴。影像学检查:B超示双侧肾积水、双侧输尿管积水,双侧重复肾伴左输尿管囊肿。CT及MRI也支持B超诊断。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示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右侧显著,右肾区可见“垂朵征”。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肾功能正常。诊断:双侧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双下肾输尿管返流Ⅲ级,左输尿管囊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切除腹腔巨大囊性肿块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本组4例,年龄7月~4岁,采用双Trocar技术,腹腔镜辅助下对腹腔巨大囊性肿块予以手术治疗。1例肠系膜囊肿,1例后腹膜囊状淋巴管瘤,1例肠系膜囊状淋巴管瘤,1例肠源性囊肿。结果4例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h,术后3~10d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腹腔巨大囊性肿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技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期Salter骨盆截骨术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双侧同时行Salter骨盆截骨术的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患儿48例(96髋),为观察组,取同期单侧分次Salter骨盆截骨术患儿66例(76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关节功能、髋臼的x线表现、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随访2年至5年6个月,按Mckay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6.88%,对照组为98.68%;按Severin标准评定x线表现,病例组术后优良率为94.79%,对照组为97.37%;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观察组为4.17%,对照组为3.95%;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在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13%和1.32%。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同时行Salter骨盆截骨与单侧Salter骨盆截骨疗效相似,双侧Salter骨盆截骨治疗发育性双侧髋关节脱位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小儿化脓性髂骨骨髓炎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总结近20年收治的24例该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出院时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者14例;功能恢复、局部伤口经换药3月内愈合者4例;2年以上窦道遗留再次手术治愈者5例;1例未愈。结论:髂骨骨髓炎X线改变出现晚,早期诊断主要靠仔细的物理学检查。如诊断确立,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是本病的重要原则,不主张过急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备导航模板,实现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Salter骨盆截骨髋臼方向精准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技术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单侧髋关节脱位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左侧5髋,右侧7髋;年龄1.5~5.0岁(平均2.3岁)。依据CT数据,使用Mimics软件将健侧髋关节镜像到对侧,将患侧髋关节行计算机辅助模拟Salter骨盆截骨术,旋转患侧髋关节与健侧髋关节镜像重合,根据术中可暴露的骨盆表面形态设计导航模板,通过快速成型技术打印模板,指导手术。比较术后患侧髋臼指数(AI)与术后健侧AI、患侧中心边缘角(CEA)与健侧CEA是否存在差异。结果通过12例髋关节脱位患儿,建立了制作Salter骨盆截骨术的个性化导航模板的方法。患儿手术时间为40.2~64.5 min[(50.6±8.5)min];术中出血量为35~60 mL,平均52 mL。患儿术后检查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无一例患儿出现感染、导板异物残留等并发症。术前患侧AI[(38.4±2.8)°]与健侧AI[(21.6±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7,P<0.05);术前患侧CEA[(-5.8±12.6)°]与健侧CEA[(21.1±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P<0.05);术后患侧AI[(21.7±0.8)°]与健侧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37,P>0.05);术后患侧CEA[(21.2±2.6)°]与健侧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5,P>0.05)。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备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Salter骨盆截骨术中精准地行髋臼旋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学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Salter骨盆截骨术在学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中的治疗指征和手术要点,探讨Salter骨盆截骨术早期干预“学步期”DDH患儿的重要意义。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12月,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治疗DDH患儿29例,3例为多关节挛缩。男8例,女21例;年龄12~18个月,平均16.59个月;双侧12例,左侧11例,右侧6例。共计手术31髋,全脱位25髋,半脱位6髋。所有病例完善术前检查后不作牵引直接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2个月,双下肢皮肤牵引,床上关节活动1个月后下地负重行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2个月,6个月,1年,之后每年1次连续随访。随访6442个月,平均21.76个月。X线疗效按照Severin分级:Ⅰ级28髋,Ⅱ级3髋,Ⅲ级0髋。临床疗效优28髋,良3髋,可0髋,差0髋。结论根据国外的报道和我们的经验,对12~18个月处于“学步期”年龄段的全脱位和严重半脱位类型的DDH患儿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与保守治疗相比,可以在确保髋关节有效复位的同时,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避免二次手术,缩短疗程,对多关节挛缩髋脱位也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纤维支气管镜术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池田等最早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命名为可曲性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70年代末Wood等首次将其用于儿童。纤支镜具有管径细、可弯曲转换方向、能插入深部支气管、采光照明好、视野范围大而清晰、能直接检查到局部的微小病变以及气管支气管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18.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实体恶性肿瘤,随着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不断发展,肾母细胞瘤术后无瘤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而术前化疗在其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及表柔比星是术前化疗的基础药物。术前化疗有不同的给药途径及方法,各种方法又有不同的化疗方案,其使肿瘤缩小增加肿瘤全瘤切除率和预测肾母细胞瘤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未来术前化疗的目标将是提高化疗有效性,降低化疗药物近期、远期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背侧腰切口在小儿泌尿外科的应用。方法 在十二肋与髂嵴之间、竖脊肌外侧作皮肤小切口,切开胸腰筋膜,进入腹膜后间隙,显露肾及输尿管上段。共应用20例22侧,年龄9个月。13岁,男16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11例,双侧2例。结果 经此切口实施了14侧肾盂切开取石术,2侧上段输尿管切开取石术,4侧Anderson-Hynes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侧肾切除术,随访无切口及腹部并发症。结论 小儿背侧腰切口适用于病变定位第四腰椎横突以上的上段输尿管及肾的手术,其优点是不切断重要的肌肉、层次简单、显露迅速、创伤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