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肝外胆道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下胆管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予肝胆管结石患者微创下胆管镜联合T管引流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将19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采用纤维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残石率和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纤维胆道镜配合治疗肝胆管结石,有助于指导治疗并有效清除结石,降低残石率和再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50-1251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就诊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规则性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石清除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净结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创伤较小,结石取净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2575-2576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5岁以上肝胆管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取石术,观察组在胆道镜直视下,用钬激光将肝内外胆管结石击碎后注水冲出或用取石篮套出。结果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老年人肝胆管结石的取净结石的总有效率达97.4%,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常规开腹手术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老年人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道镜配合手术肝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与肝部分切除术+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相比较.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40例采取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与同期采取肝部分切除术+T管引流治疗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2.4±10.6)、(177.3 ±12.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7.4±13.5)、(168.5 ±22.6)ml,住院时间分别为(9.3±2.0)、(12.6±2.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纳入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3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学组的持续延续护理在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200例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引流管护理学组措施;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200例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引流管护理学组的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胸腔胆瘘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持续延续护理可降低经脾肝穿刺硬质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的胸腔胆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及术中给予纤维胆道镜联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及术中给予纤维胆道镜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切除术和纤维胆道镜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275-2276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理想术式。选取86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肝部分切除术,n=43)与治疗组(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43),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术后一年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要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肝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C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82例C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优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5-2326
随机择取肝胆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64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三维重建联合胆道镜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结石残余率、病灶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6.25%、84.38%、3.13%、9.38%、93.75%,对照组分别是31.25%,53.13%,18.75%,28.13%,75.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采用三维重建与胆道镜进行联合治疗,具备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属于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难取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胆道镜治疗。观察组行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一次性胆道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胆道结石清除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联合胆道镜治疗难取性胆道结石患者,降低了手术中取石难度,有效提高了胆道结石清除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热、切口感染、胆石残留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肝胆管镜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8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接受经皮肝胆管镜取石术(经皮肝组),55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次数、住院时间、取净率和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的特点及适应证的选择。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经皮肝组患者的肝胆管手术史和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比例较腹腔镜组高(88.9%郴.49.1%,X^2=12.199,P〈0.05;88.9%眠36.4%,x^2=20.093,P〈0.05);经皮肝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119.13±49.9)min vs.(159.71±60.0)min,t=2.370,P〈0.05];腹腔镜组取净率和住院时间优于经皮肝组[92.7%vs77.8%,0=3.890,P〈0.05;(13.49±5.5)dvs.(16.63±7.0)d,t=2.077,P〈0.05];经皮肝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与腹腔镜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vs.9.1%,x。=2.688,P〉0.05;(24.21±42.7)mlvs.(34.28±44.0)ml,t=0.873,P〉0.05]。结论经皮肝胆管镜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均可行、安全、有效,但适应证有区别,经皮肝胆管镜对有肝胆管手术史、肝内外胆管复发或残余结石的患者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攀 《临床医学》2022,(2):51-53
目的 分析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胆道镜下常规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取净率、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胆管结石患者290例,150例行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140例行开腹手术(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和肝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提高治愈率和避免多次开腹手术。方法: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31例。经十二指肠镜手术治疗肝外胆管尤其是胆总管下端结石及狭窄。经腹腔镜手术行胆囊切除( LC)及结石胆道镜行肝胆管探查术(LCDE)和耐高压球囊导管扩张术(LPBD),解除肝门部胆管梗阻及狭窄。术后2月行胆道镜和/或十二指肠镜治疗残余结石及肝内外胆管内支撑引流术。结果:31例均获成功,未再施行开腹手术,经IVC和ERC随访30例结石取净,1例左外叶肝管残石。结论:病例选择恰当,三镜联合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除净率高,获窄胆管球囊导管扩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选择2010年12月1日~2012年12月1日在我院胆道手术后需进行二次治疗的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治疗组进行二次胆道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胆管结石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肝胆管结石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手术治疗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5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胆道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56-3958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1.5±2.6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3.5±3.5min;观察组患者术后结石残余率为1.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镜在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再手术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治疗过程中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结石残余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道镜引导下选择性肝内胆管造影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0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术后T管造影及胆道镜未发现结石的患者96例,在胆道镜引导下对可疑胆管行选择性胆管造影以确定狭窄胆管及结石部位,同时行取石和解除狭窄治疗。结果肝内胆管狭窄伴结石组88例,86例经胆管球囊扩张、Cook网篮取石等结石全部取净,操作时间为(58.4±11.5)min,2例取石失败,结束手术。肝内胆管狭窄不伴结石组8例,直接行胆道镜下高频电切术。两组肝内狭窄胆管的位置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取石和电切过程中共出血8例,采取针状刀高频电凝成功止血,术后发生胆管炎9例,迟发性胆道出血4例,均给予对症治疗,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24个月,肝内胆管结石复发15例,采取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及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术中发现17处胆管狭窄。结论针对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或结石合并狭窄,规范的选择性胆管造影技术不失为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