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血同脏腑、经络一样,都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内经·调经篇》即有:“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这样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内经》不论在生理、病理上对于气血都极为重视,并把气血的观点运用到指导临床实践上.如《内经·至真要大论篇》所述;“治病必求于本……疏其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就是说治病必须从得病的根本考虑,了解病变的部位,用疏和气血的方法,达到恢复机体的正常状态.即使在《内经》中多处阐明阴阳、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时也不外乎气血二字.  相似文献   

2.
《内经》“气血以流”观刍言王光晃江西抚州中医学校344000“气血以流”一语,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原为阐述五味入五脏的恃统理论时,对因饮食五味偏嗜或太过,而致人发病的问题,所倡导的“谨和五味”等养生防病中的一种学术观点。推原“气血以流”观的真...  相似文献   

3.
论“生病起于过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病起于过用”是《内经》发病学的重要理论,对临床治疗疾病和养生也具有指导意义。在发病学上,主要体现于情欲无节、饮食过用、劳逸过度和气候异常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盛衰乃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所以,祖国医学重视扶正固本,调整脏腑、阴阳、气血之不足,增强抵抗力,防病治病。现代,学者们从生理、病理及临床等方面研究,认为“正气”与遗传、物质代谢、免疫系统、神经  相似文献   

5.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6.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针灸调理脾胃 ,应用广泛 ,疗效甚好。针灸脾胃论始源于《内经》。古人认为 ,脾胃经穴有调治脏腑疾病的作用 ,针灸足三里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五邪篇》云 :“阴阳俱有余 ,若不足 ,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足三里。”唐代孙思邈提出“五脏不足 ,调于胃。”的论点 ,提倡艾灸足三里而健身御邪。金元时期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 ,强调针灸不要妄行补泻 ,免伤脾胃。主张用不补不泻的导气通络手法 ,使营卫气血平衡 ,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在 ,足三里、三阴交等脾胃经穴仍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7.
“守经隧” 之说,语出《素问·调经论》。篇内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言经脉能运行气血,以沟通表里上下,五脏六腑,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百节,五官孔窍联系的通道,凡人体营卫之出入,气血之流通,津液之化行,气机之升降等,都是通过经络的路径而实现的,疾病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经络的功能偏盛偏衰,经络的运行逆乱和郁滞不畅,因此,调治经脉在防治疾病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是《内经》所强调“宁经隧” 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刘玉娟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816-816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引发多种疾病。历代医家有关痛证的论述,分为虚实两大类。实性疼痛是由于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须采用通利之法(如通下、疏利、活血、消滞等);虚性疼痛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至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所致,治疗上与前者则异,当于补虚治痛。1“痛无补法”的片面性请医而皆知“,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是源于《内经》,然而这种理论并不是《内经》关于痛证认识的全面概括,如《素问·脏象法时论》曰“:肾病,虚则胸中痛”《,灵柩·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喜转筋、…  相似文献   

9.
本文联系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内经》养生学说的学术思想,认为《内经》养生学说的要旨在于调摄精神情志活动,用“积精全神”的方法以获健康长寿的效果。这种养生思想系基于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的深刻认识而提出,其理论的正确性已为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而《内经》所提倡的以调摄情志为目的的多种养生方法,亦为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发扬创新。因此,研究《内经》养生学说并进一步发挥其保健防病作用,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有其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虚劳,是“虚损劳伤”的简称,包括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虚损而产生的多种慢性疾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等等。仲景继承《内经》、《难经》的理论,在《金匮·血痹虚劳病篇》中首创了“虚劳”病名,论述了虚劳病的病因、病机、脉证和治法等各个方面,为后世论述虚劳病的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现对《金匮·虚劳病篇》的学术思想,主要成就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内经》诊法之中,注重望色察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谓望色察病是很高明的诊断方法。而望色之中尤其注重了望面色,因为人体的面部内应五脏,为经络气血之所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观察面色的变化,可以辩别五脏气血的盛衰,判断疾病的予后好坏。《内经》论述望面色的内容很多,综其所述,约有六个方面的要点,试浅析之。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整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肾实”证候群发现,在未明确脏腑分类的“肾实”证候群中未发现肾脏异常所引起的“耳”部病变;这组症状在肾脉异常证候、有明确脏腑分类“肾实”相关疾病证候中也均未提及。这与现行中医教材所说的“肾开窍于耳”理论有所出入。进一步研读《内经》全文,发现《内经》并未提出“肾开窍于耳”,而是说“肾在窍为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心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该文通过对《内经》“窍”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从文字上考证“窍”之含义,从《内经》原文考察“心肾之窍”“心与耳窍”之经络循行,从“心与耳窍”之生理病理等方面对“心开窍于耳”这一理论进行探讨。最后总结归纳了心病酿致耳疾的治疗体会及常见的辨证分型,并列举医案分析,为从心论治耳病和心藏象理论的研究开拓新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联系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内经》养生学说的学术思想,认为《内经》养生学说的要旨在于调摄精神情志活动,用“积精全神”的方法以获健康长寿的效果.这种养生思想系基于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的深刻认识而提出,其理论的正确性己为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而《内经》所提倡的以调摄情志的目的的多种养生方法.亦为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发扬创新.因此,研究《内经》养生学说并进一步发挥其保健防病作用,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有其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匮首篇第十六条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按五版《金匾要略讲义》序号)。本条主要说明脏腑疾病与气味的关系,提示了治疗内科杂病应“近其所喜、远其所恶”的原则。王廷富老师认为,本条原文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体现了气味与内脏相关的整体观念,是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继金匮首篇第十六条指出:“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按五版《金匾要略讲义》序号)。本条主要说明脏腑疾病与气味的关系,提示了治疗内科杂病应“近其所喜、远其所恶”的原则。王廷富老师认为,本条原文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体现了气味与内脏相关的整体观念,是对《内经》、《难经》理论的继  相似文献   

15.
《内经》气血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气血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15500)桑曜指导黄永昌【关键词】《内经》气血理论临床意义《内经》全篇162篇,气血理论贯穿始终,对临床辨证施治,选方用药,判断预后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除邪疾”之...  相似文献   

16.
《内经》论痿 ,散见于多篇 ,而以《素问 .痿论》记述尤详。病因分内外 ,构筑了痿证复杂的病因学基础。论病机突出在肺 ,但“肺热叶焦”不能完全概括痿证的一切病机 ;五脏气热和阳明虚、宗筋失养也是其重要病机 ,然又总以气血津液的消损为其基本病机特征。论治疗突出在阳明 ,但“独取阳明”非指独一之法 ,应从广义上理解“治痿独取阳明”之经旨 ,既要重视阳明 ,又须结合其他脏腑经络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 ,才符合《内经》旨意。后世对于痿证理论的阐发 ,也是建立在《内经》论述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7.
靳月华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8):153-154
《内经》全书贯穿着整体化,养生学自不例外,其中的形神统一观就颇具特色。首先,《内经》提倡适当运动,使气机通畅,五脏气血流通,以增强脏腑组织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推迟衰老。其次,《内经》重视调和饮食。因此,《内经》提倡“食饮有节”。人体早衰的原因,《内经》亦归结为形神失调。《内经》认为,性格不同的人,对疾病的易感性很大。《内经》曾力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现代研究结果与《内经》的认识相吻合。正是基于这种辩证关系,《内经》提出形神兼养的基本原则,并将养生置于首位,实具至理。  相似文献   

18.
郁证,古谓之“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引起病邪郁滞、瘀结、壅遏的一组疾病。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王安道亦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滞而不通之义”。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均属广义的郁证,  相似文献   

19.
疼痛是指身有难以忍受的苦楚 ,是极常见又很复杂的现象 ,是一种自觉症状。《内经》中列举了大量针刺止痛的病例 ,沿用至今 ,仍为临床所恪守。1 针刺止痛原理1.1 针刺作用于经络气血而止痛中医学认为 ,疼痛的发生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至为密切。其病因不但与邪气的侵袭 ,还与情志、饮食、劳逸、环境等密切相关。其病理主要是气血不通、气血不荣、经络不利、脏腑功能失调四个方面。其中尤以“不通”为主要关键。临床根据疼痛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针具 ,针刺作用于腧穴 (腧穴是经络气血输注的部位 ) ,运用《灵枢·官针》、《金针赋》、…  相似文献   

20.
中医院校《内经》课程的设置,建国以来,经历了一个几兴几废的过程,即使现在是否应设置《内经》课,在少数同志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的见解。个人认为,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内经》本身的因素在起作用,这种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内容丰富,问题不少。”内经这部书创始于战国时代,成书于秦汉之际,这已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除王冰所增的七篇《大论》及后人伪造的《刺法》、《本病》两“遗篇”外,其余各篇都是二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