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帆 《医学教育》1995,(5):12-12
谈到吸烟的危害与戒烟,我想我比大多数同学都有更深的体会,因为我会抽烟!  相似文献   

2.
对医学生吸烟状况调查及其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项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摸清北京医科大学学生的吸烟率及其升降规律和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世界无烟日活动进行试点研究,探索对吸烟行的干预方法。通过5年多教学科研实践,提出行之有效的人际传播为主的团体吸烟行为干预法,简称“超越5天戒烟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吸烟行为干预对策和行为转变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吸烟的危害,尤其对青少年的危害。青少年是烟草商不断扩大市场的主要目标人群,美国一家烟草公司在其市场调查报告中发现:吸烟多始自青少年,24岁以后才开始吸烟者不到5%(R.J.ReynoldsTobaccoCompany:YoungAdultSmokersStrategiesandOpportunities.1984)。青少年吸烟不仅会降低大脑皮层活动水平,而且开始吸烟年龄越小,烟龄越长,越难戒断,患病的可能性越大[1]。研究证明如果把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时间推迟,则可大大降…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青少年吸烟率逐年升高,因吸烟引起的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青少年吸烟行为与其它危险行为间有高度相关性。烟草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广大青少年,吸烟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因此,全面了解和分析青少年吸烟行为特点以及吸烟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就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从心理学等角度对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干预模式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就相关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开展青少年吸烟行研究和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评价北京医科大学5年来在新生入学时应用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进行控烟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1994-1998年级学生中的1169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以此分析结果与1988,1991,1995年相应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北京医科大学学生1988,1991,1995,1998年的吸烟率分别为30.0%,26.7%,22.5%,5.0%,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父亲吸烟对儿童个性及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分析父亲吸烟对儿童个性及行为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EPQ、CBCL量表 ,对 889例年龄 1 2~ 1 6岁济南地区 4所铁路学校儿童进行个性、行为的心理测试 ,调查父亲的每日吸烟量。③结果 父亲常吸烟组其孩子行为问题现患率最高 ,少量吸烟组次之 ,不吸烟组最低。被动吸烟组女孩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残忍 ;男孩主要表现为强迫性、违纪。个性特征 :被动吸烟组P值、N值高于对照组 ,其中男孩L值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④结论 父亲吸烟对儿童个性及行为问题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学生吸烟现状,评价控烟工作的效果,降低中学生吸烟率.方法 整群抽取长沙市两所非重点中学,其中一所学校实施一系列以学科渗透、宣教、组织培训为主的控烟干预,另一所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获取两所学校的基线和终期资料.调查统一采用国家控烟办公室设计制作的《中学生有关吸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主要发生在12岁及以上,原因主要为聚会时和伙伴在一起吸,家里拿的、自己买的和同学朋友给的,中学生首次吸烟的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和街上,绝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出首次吸烟后有再吸意向.从控烟措施实施前后行为的改变来评价控烟效果.干预学校学生劝说戒烟行为和拒烟行为发生率均达到了90%以上,比干预前有较大提高,而最近1周和3个月吸烟率分别下降到10.0%和2.0%以下.结论 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1.6%,首次吸烟原因主要是“同伴效应”,地点主要在学校、娱乐场所和大街,其第一根烟主要来自家里,多数学生有尝试吸烟后再吸意向.控烟措施实施后,干预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有明显好转,近期控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危害,分析归纳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阐述针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行为的主要护理干预进展,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北京医科大学5年来在新生入学时应用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进行控烟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1994~1998级学生中的1169 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以此分析结果与1988、1991、1995年相应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北京医科大学学生1988、1991、 1995、1998年的吸烟率分别为30.0%、26.7%、22.5%、5.0%,呈明显下降趋势;特别表现在男性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58.6%、50.4%、42.5%、8.8%,其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结论: 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成功地鼓励学生预防或停止吸烟,创造了许多无烟班,使北京医科大学学生吸烟率明显下降,并为大、中、小学校可应用的控烟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吸烟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不同的环境因素如学校环境、职场环境、家庭环境、机体内环境中人群的吸烟行为有差异,且环境因素对人群的吸烟行为也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不同环境因素中人群吸烟行为的特点及环境因素对吸烟行为的作用,并思考戒烟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能够为更好地干预吸烟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吸烟行为团体干预法是以健康传播学、健康教育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经六、七年来反复试验、探索而提出的一种以团体为干预单位、以特定人群(单位成员)为对象的控制吸烟行为的方法。其特点是:针对性强,目标要求明确,强调传播与教育并重,联系实际,注重群众参与,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思考,在吸烟与健康之间作出选择。着重发挥集体力量,使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支持和鼓励,互相帮助和约束,建成一个文明的、无烟的集体。  相似文献   

13.
吸烟有害健康,而我国又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烟民数量超过3亿,吸烟对青少年危害更大.在我国3.5亿吸烟者中,青少年有500多万[1].为了解黑龙江省城市青少年吸烟的情况,并探讨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对我省城市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状况,对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成都市两家妇幼保健医院128名非吸烟孕妇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同时对她们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孕妇对于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均有显著改善(P<0.000),对待丈夫或家人在自己面前吸烟所采取的行为也有显著改善(P<0.05).电话咨询、宣传小册子和医生咨询是孕妇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结论 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变非吸烟孕妇关于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吸烟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了自1991年以来在四川省什邡县所进行的小学生吸烟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根据基线调查资料对对象儿童吸烟行为影响因素所作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所采取的干预策略是正确的,干预方法是有效的。从而证明了在一个成人吸烟占主流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健康教育劝阻儿童吸烟尽管是很困难的,但却是完全有成功把握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85-88
目的探讨个体化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康复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行肝癌行介入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个体化行为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情绪角色、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行为干预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早期干预对早产新生儿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儿科急救水平的提高 ,存活的早产儿体重和胎龄越来越小 ,其远期神经系统预后倍受关注。早期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改善预后的手段已广为接受。本文对生后早期接受干预训练的早产新生儿在胎龄 40周时进行新生儿行为测定 ,探讨早期干预对行为的影响。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10月出生的胎龄小于3 6周早产儿共 69例 ,按住院月份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和非早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 41例 ,男 2 7例 ,女 14例 ,胎龄 2 74~ 3 64周 ,出生体重 115 0~ 3 0 0 0克。非干预组早产儿 2 8例 ,男 18例 ,女 10例 ,胎龄 3 0 1~ 3 …  相似文献   

18.
那苓 《广西医学》2010,32(10):1262-1264
中国每年生产大约1千亿盒卷烟,是世界上最大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2009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目前中国吸烟者超过3.5亿,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的疾病者超过100万人,大约每分钟死亡2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分析烟草零售价格上涨对其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某医学院校抽取973名学生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最终入组的969名调查对象中,现在吸烟率6.2%(男生吸烟率23.0%、女生吸烟率0.1%)。一~四年级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9%、9.9%、2.9%和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0,P <0.05)。现在吸烟的学生中,83.3%是通过自己购买的途径获得烟草,76.0%平均每天吸烟1~5支,64.0%平常所吸烟草价格为10~14元/包,44.0%平均每月用于购买烟草的费用在10~100元之间;每月购买烟草的费用最少10元、最度400元,平均125元,占每月生活费的13.0%。烟草零售价格上涨前后,平均每天吸烟支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27,P <0.05),平常所吸烟草价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49,P> 0.05)。结论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的烟草经济负担较重。烟草涨价促使部分现在吸烟的学生减少了每日吸烟量,也促使部分现在吸烟的学生将平常所吸烟草的品牌更换成较之前便宜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儿科急救水平的提高,存活的早产儿体重和胎龄越来越小,其远期神经系统预后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