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细胞表面电学性质的研究,是细胞表面性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涉及膜的合成、细胞免疫功能、药物受体、细胞—细胞认识与接触相互作用等许多方面。早已发现,生长中的细胞带有较多的表面负电荷。Bedford曾指出,兔精子通过附睾时,表面电荷增加。Yanagimachi等曾指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衰老过程中某些脑区部分氨基酸和多胺含量的差异,以揭示衰老与某些氨基酸以及多胺含量的关系。方法选wistar大鼠分为3月龄和20月龄两组,将大鼠断头处死,分别测定大脑皮层、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五个脑区Asp、Glu、Ala、Gly、GABA、Tau以及spd含量。结果与青龄组大鼠比较。老龄大鼠海马、纹状体Asp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海马、纹状体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纹状体Gly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层、小脑、海马、纹状体Tau含量显著降低(P〈0.05和尸〈0.01);而纹状体GAB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脑区Ala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皮层Spd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衰老过程中某些脑区部分氨基酸和多胺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学习记忆过程的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一种单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对刚分离的各类睾丸细胞,附睾精子和体外培养的支持细胞进行鸟氨酸脱羧酶免疫化学定位。实验结果表明:鸟氨酸脱羧酶样的物质,在睾丸的支持细胞、间质细胞、各类生殖细胞都存在,首次说明粗丝期精母细胞、圆精原细胞及后期精原细胞亦存在此物质。在附睾精子,鸟氨酸脱羧酶的抗原物质存在于其顶体。我们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分离所得的生物样品经丹酰化反应在μ—Bondapak—C_(18)柱上,以甲醇-四氢呋喃-醋酸-水系统为流动相,采用多阶梯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了未成熟的大鼠前列腺、附睾、精囊等组织及生殖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多胺的含量。其中流速为1ml/min,激发波长为370nm,发射波长为530nm,纸速为5mm/min。内标为1,10-二氨基癸烷。本法测定腐胺,精胺和精脒的精密度分别为3.63%,1.65%,2.11%;生物样品的回收率为99.6%~100.3%;三种多胺的最低检出量依次为0.2ng,0.4ng和0.8n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鼠出生发育成熟过程中颅内压变化,并构建合理动物模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小儿颅骨缺损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产后(P)3、10、20、30、70 d五个年龄段雄性BALB/c小鼠,每组8只;麻醉后记录小鼠颅内压5次,记录颅内压最大值,麻醉状态下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结果:小鼠颅内压从P3时(1.354±0.083)mmHg增加到P10时(1.900±0.096)mmHg,P20时为(3.569±0.105)mmHg,P70时小鼠颅内压在4 mmHg范围浮动;P3与P20,P10与P20的IC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探究小鼠发育成熟过程中颅内压变化规律,构建小鼠发育过程中颅内压变化的动物模型,为后期研究小儿出生发育过程中颅内压变化及其颅骨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雄性日本鹌鹑喂饲高胆固醇膳食,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动脉观察主动脉壁的中内膜的多胺变化。结果:血浆胆固醇和分类胆固醇提示高脂血症,结合病理切片,说明本实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可靠。结论:1.多胺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2.多胺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病理标准)前升高,后又依次降低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大鼠肝部分切除65%和32%后1、2、3、7、14天期间,胰岛细胞数目和分泌活动的变化。取胰尾,用醛品红,Grimelius 法和 Hellerstrom—Hellman 法分别显示胰岛 B、A 和 D 细胞,计算上述三种岛细胞染色深度和分泌颗柱数量百分数,作为判断岛细胞分泌活动的指标。结果如下:1、A、B、D 三种岛细胞的数目均无明显改变,2、65%肝邵分切除后,胰岛细胞分泌活动的变化是:术后第1、2天,B 细胞分泌减弱,A 细胞稍强;术后第3天,B 细胞的分泌活动明显增强,A 细胞分泌继续增强,D 细胞分泌一直保持正常水平;术后第7天,B 细胞的分泌大为减弱,到术后第14天尚未恢复正常,在此期间,A 细胞分泌仍加强,D 细胞分泌也增强,3、32%肝部分切除后,岛细胞分泌活动的变化情况基本如上,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和进程较快,其中以 B 细胞最明显。上述变化均与肝再生过程密切相伴。B细胞的变化似乎直接与肝再生相关,A 和 D 细胞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研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内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通过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1 h,然后再灌注,检测1、6、12、24、48、72 h各组大鼠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结果再灌注后,细胞凋亡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大鼠视网膜在再灌注6 h逐渐出现细胞凋亡,12 h逐渐增加,24 h细胞凋亡达到高峰,偶尔在外核层可见凋亡细胞.然后细胞凋亡逐渐减少,但是,到了术后72 h,仍然可见视网膜内有细胞凋亡.结论通过结扎颈总动脉,可以见到大鼠视网膜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细胞凋亡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了手术后72 h,损伤的视网膜尚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睾丸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透射电镜观察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8周末睾丸形态学改变。结果:透射电镜下主要见到睾丸间质细胞线粒体脊溶解,滑面内质网扩张,间质中间质细胞减少及间质内血管基底膜增厚等改变。结论:糖尿病大鼠睾丸病变主要为间质细胞及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有关棉酚对支持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影响,需要建立一种只存留支持细胞的睾丸动物模型。本实验根据Means和Huckins的方法初步探讨有关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了光学显微  相似文献   

11.
Wistar大鼠睾丸发育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鼠睾丸在其个体发育及衰老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我们对大鼠睾丸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动态观察,并做了一些定量分析,为选用不同发育阶段的实验动物提供参数。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 Wistar大鼠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引进,在我所饲养,采用一雌一雄随机交配法繁殖,出生后30天离乳。每笼存养5只,饲养在空调实验室里,室温15~28℃。每天喂颗粒饲料和喂水不限量。实验用55只大鼠,分成11个观察组,每组5只,于出生后第10、30、50、70、90、120、180、220、300、400和550天顺次分组处死,进行指标检查。 2.实验方法每次处死前称体重,处死后取出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倒置显微镜、光镜及透电镜观察发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作用后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死亡特征。结果显示:肿瘤细胞皱缩出芽、核裂解、及凋亡小体形成。电镜下凋亡细胞表明的微绒毛完全消失,代之以圆形、半圆形突起。一结细胞伸出多个不规则伪足样的突起。在消化收集药物作用后的细胞时,发现仍贴壁的细胞回缩比未用药对照细胞回缩的速 缓慢。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13.
用倒置显微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作用后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死亡特征。结果显示:肿瘤细胞皱缩出芽、核裂解及凋亡小体形成。电镜下凋亡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完全消失,代之以圆形、半圆形突起。一些细胞伸出多个不规则伪足样的突起。在消化收集药物作用后的细胞时,发现仍贴壁的细胞回缩比未用药对照细胞回缩的速度缓慢。结果提示:在细胞凋亡及其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细胞胞质的异常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睾丸生精细胞在体外培养分化、成熟进行初步探索,为临床治疗无精子症奠定基础.方法将14例患者的睾丸组织分离成生精细胞混悬液,采用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共培养或分选出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培养,观察培养前后各级生精细胞的分化或成熟情况.结果14例患者睾丸生精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和成熟.初级精母细胞能分化为精子细胞,分化率平均为4.54%~6.51%;Sa期精子细胞能变形、成熟为Sc期精子细胞,成熟率为3.13%~5.74%.结论人类生精细胞经体外培养能进一步分化、成熟.初级精母细胞能分化为早期精子细胞,Sa期精子细胞可变形为更成熟形式的Sc期精子细胞.甚至可以通过使用被拉长的精细胞或圆形细胞进行显微受精,以达到妊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皇家外科学院大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 rat,RCS)病变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形态学变化.方法取RCS大鼠、RCS-rdy 大鼠3、5、7、9、11周龄视网膜,固定后行视网膜平铺片,甲酚紫染色,使用LEICA DM TRET显微镜及自带的LEICA Q WIN系统软件,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量总数及RGCs亚群数量上的变化.结果RCS大鼠病变发育过程中,其节细胞层中细胞横径≥12μm的细胞在数量上,7、9、11周龄段相较与3周龄段出现显著减少(P<0.01).相同周龄段上的视网膜节细胞层中,RCS大鼠与RCS-rdy 大鼠在横径≥12μm的细胞数量上相互比较,可见RCS大鼠从5周龄段开始相较于RCS-rdy 大鼠出现显著减少(P<0.05),7、9、11周龄段相较与RCS-rdy 大鼠减少更为显著(P<0.01).但是节细胞层细胞总数及横径≥9 μm的细胞数量上,RCS大鼠自身发育前后对照以及与RCS-rdy 大鼠相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RCS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随着光感受器细胞的变性和缺失,虽然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在整体数量上没有明显变化,但是RCS大鼠视网膜病变发育早期,其节细胞层中胞体横径≥12μm的RGCs在数量上开始出现明显缺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分析大鼠肝卵圆细胞分化为肝癌细胞过程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变化,筛选调控分化的microRNAs,探讨肝癌发生的起源机制。方法用化学致癌剂3’-Me-DAB诱发SD大鼠肝卵圆细胞增生,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肝卵圆细胞,行体外培养使其恶性分化并进行鉴定。提取分化过程中的microRNA进行microRNA基因芯片杂交,获得卵原细胞恶性分化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同时利用种植模型及大鼠Y染色体特异性PCR技术,验证卵圆细胞可恶性分化为肝癌细胞。结果①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肝卵圆细胞胞浆和胞膜表达干细胞标志Thy-1及C-kit;②通过基因微阵列分析,卵原细胞恶性分化过程中有22个miRNA的改变显著,其中19个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③卵原细胞种植模型的大鼠肝癌组织具有SRY基因的电泳条带。结论特定microRNA可能对大鼠肝卵圆细胞分化为肝癌细胞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D-半乳糖衰老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及睾丸生精细胞端粒酶表达的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模型组,每组均为10只.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SP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端粒酶的表达.结果:衰老大鼠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大鼠相比P<0.05);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端粒酶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大鼠.结论:衰老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睾丸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急性饥饿过程中催乳素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复食对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饥饿早期超微结构无明显改变,部分催乳素细胞可以见到分泌活动增强。随着饥饿的加重,超微结构的改变也越明显,提示催乳素的合成和释放均明显降低。饥饿5天后复食3天则可见催乳素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9.
氟中毒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变化的荧光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中毒对睾丸结构和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研究其睾丸DNA和RNA的影响。方法:选用2月龄Wistar雄性大鼠16只,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饮用含200mg/L氟化钠的去离子水,对照组单纯饮用去离子水。12周后,采用吖啶橙荧光染色法显示睾丸细胞DNA和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荧光显色反应强度明显减弱。结论:氟中毒大鼠睾丸细胞DNA和RNA活性明显减少,这些变化可能是氟损害睾丸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睾丸支持细胞对于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细胞的促进生存作用.方法 新生SD大鼠海马细胞常规酶解分离培养,12~16 d SD大鼠支持细胞采用二步酶消化和低渗分离培养,海马细胞培养分为DMEM组、支持细胞培养液(SCM)组、与支持细胞共培养组.结果 SCM组和支持细胞共培养组生存贴壁神经元数量均高于单纯DMEM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组神经元数量均逐渐减少,但神经元的平均突起数量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且同一时间SCM组和支持细胞共培养组生存神经元数量及平均突起数量均显著高于DMEM组,支持细胞共培养组神经元树突数量较SCM组明显增加.结论 支持细胞及其产生的可溶性因子可促进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生存和促进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