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芎辛温散通,入肝胆经,为血中气药,能行血中之气,疏血中之风,引诸药上行头目,直达病所,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散寒止痛,祛风燥湿之功,为治头痛要药.笔者结合典型病例,试述川芎在治疗头痛中的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2.
川芎是一味活血化瘀药,主要功能活血行气,同时具有祛风止痛之功,在历代的一些重要医学及药学专著中没有提及它有止咳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我认为它具有止咳作用。对于咳嗽病人,我常在辨证施治的遣方用药中加用川芎,使止咳作用得以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中医称其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这是《本草汇言》对川芎的评价。川芎入血分,又为血中气药,被历代医家誉为气血病之圣药,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尤其善于治疗以下疾患。  相似文献   

4.
胡献国 《家庭中医药》2021,28(11):60-61
川芎,又名大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四川特产药材.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温,入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疼痛.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多用于内服.观察发现,其外治止痛亦多殊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痛宁冲剂系中药川芎一味组成。川芎为血中气药,既有活血又有行气作用。《集效方》中明确记载:川芎可治疗一切心痛。川芎是冠心Ⅱ号方中的主药。在七十年代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曾用川芎片、川芎总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也证明了川芎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的作用机理。因此我室进一步将川芎改革剂型,制成冲剂,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川芎是中医治疗头痛的常用要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下入血海以治血瘀气滞诸痛,故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有寒者有之最宜。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为髓海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均上注与头。故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以下试将川芎治疗头疼的配伍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7.
川芎药对的临床应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活血调经,"下调经水",为妇科要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广泛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之证;亦治风湿痹痛.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论述了川芎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川芎分别与桂枝、细辛、白芷、羌活、菊花、香附、乌药、川楝子、黄芪、附子、当归、生地、白芍、赤芍、地龙、僵蚕、石决明、露蜂房等组成18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试论川芎功用的双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 ,川芎一直是临床处方中的常用药、基本药。川芎味辛性温 ,入肝、胆、心包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除此 ,川芎亦有补气生血之效 ,并可随药物配伍上升、下降、内透、外达 ,无所不至。但是这些作用少为临床医家所论述。本文就川芎对气血及升降浮沉的双向性从文献考证、临床观察及现代药理研究三方面探讨。1 活血与补血1 .1 活血 川芎味辛性温 ,主入肝经 ,故具有活血祛瘀之功 ,同时又有行气之效 ,是活血化瘀之要药。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血瘀可致气滞、气滞可加重瘀血 ,血瘀、气滞互为因果、相互影…  相似文献   

9.
<正>川芎川芎是活血化瘀药中一味有特殊功能的药物,有"血中气药"之称。张大宁认为其特殊之处在于既可行血中之气,又可行气中之血。《日华子本草》云:"川芎,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血,破癥结宿血,养新血,消瘀血。"《本草汇言》云:"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慢性肾病日久,易气滞血瘀,致癥瘕积聚,故"行血中气、气中  相似文献   

10.
川芎临床外用举要河南驻马店地区中医院(463000)毛振勇,刘天骥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不仅内服常用,外用亦每每获效。1祛除凤邪医头痛组方:川芎30克,细辛、白芷各10克,共为细末,陈醋适...  相似文献   

11.
川芎,性温,味苦,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运用广泛,为"血中气药"。川芎古称芎穷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刘华一教授临床灵活运用川芎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佳。本文就刘华一教授运用川芎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杨世雷 《光明中医》2011,26(7):1491-1492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其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1]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故治气滞血瘀之胸胁、腹部诸痛;还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相似文献   

13.
川芎嗪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川芎味辛性温,功能为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其质虽坚实,而性最疏通.<本草纲目>谓其为:"血中气药".川芎嗪是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具有典型的钙离子拮抗剂的特性,有较强的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血小板功能和抗凝等作用,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用途.本文就其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降香、水蛭、川芎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微循环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久病入络,慢性病后遗症期多见络瘀之证,西医鲜有治疗药物。降香为气络之药,辛香走窜,常用剂量为9~15 g;水蛭为血络之药,破血逐瘀,常用剂量为3~9 g,常用剂型为粉剂;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行气,常用剂量为9~15 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间质纤维化、脑中风后遗症等络瘀之证。  相似文献   

15.
川芎临床外用举要刘天骥,毛振勇川芎为血中气药,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临床不仅内服常用,外用亦每每获效。1.祛除风邪医头痛组方:川芎30g、细辛、白芷各10g,共为细末,陈醋适量调膏约五分硬币大,掺冰片少许,贴...  相似文献   

16.
刘庆林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30-1731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穷,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其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从而达到止痛之效,为血中气药,治血气瘀滞于胸、胁、腹诸痛;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活血调经,“下调经水”,为妇科要药;活血化瘀,行气开郁。广泛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之证;亦治风湿痹痛。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两方面论述了川芎的性味、归经和临床应用。分析了川芎分别与桂枝、细辛、白芷、羌活、菊花、香附、乌药、川楝子、黄芪、附子、当归、生地、白芍、赤芍、地龙、僵蚕、石决明、露蜂房等组成18个药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捍民 《山西中医》2002,18(2):42-42
三七芎蝎散为家传秘方 ,系选用纯天然优质地道的药材炮制而成。三七芎蝎散在治疗多种头痛中屡用屡验 ,疗效显著。兹将临床应用的体会介绍如下。1 方药介绍1.1 方药组成 :三七参 5 g,川芎 9g,全蝎 3g。共研细末过12 0目筛 ,装瓶备用。上为 1日剂量 ,多制者可依此类推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将药粉装入胶囊 ,以便吞服 )。1.2 服药方法 :每日 3次 ,饭后开水送下 ,小儿酌减 ,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1.3 方药分析 :川芎活血行气散瘀 ,祛风开郁止痛。川芎为“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之功颇佳 ,其秉升散之性 ,尤其能上行头目 ,为治疗头痛的“要药”。…  相似文献   

18.
徐冬英 《山西中医》1996,12(2):45-46
川芎名称小释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徐冬英关键词川芎,训诂川芎作为药物使用,历史悠久。其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历代名医论述颇多,如张元素称之为“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神农本草经》把其归入中品,作为治病健身之品。历代本草书籍记...  相似文献   

19.
川芎挥发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川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药用部分为伞形科藁本属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的根茎,主要产于四川的灌县、重庆,云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等地亦有栽培。川芎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之功效,在中医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各种血症,其作用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为“血中觗气药”,在活血方药中配用,则通达气血使补而不滞。川芎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生物碱、阿魏酸等。近年来,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完善,对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拟对川芎挥发油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田玉美是湖北中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第一批、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田老出身中医世家,博采众长,从医七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用药精当,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四年余,受其教诲,现将田师常用药对及随症加减经验总结如下。1川芎配蔓荆子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本草汇言》云:"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1]。蔓荆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