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与空腹胰岛素(Fins)等生化指标,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按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的中位数分为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较高组和较低组,分析25-羟维生素D浓度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并分析与空腹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关联。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较低组患者血清FPG、Fins、HOMA-IR、Hb A1c和IMT均显著高于较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论在血清25-羟维生素D较低组还是较高组,IMT水平与FPG、Fins、HOMA-IR、Hb A1c均存在一定相关性(r=0.467~0.687,P均0.001)。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12,95%CI=0.313~0.971,P=0.03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是2型糖尿病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患者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胰岛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T2DM 患者19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根据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值是否低于37.5 nmol/L ,分为低25‐OH‐D3亚组(LVD 组,n =80)及非25‐OH‐D3组(NLVD组,n =110)。测定受试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LVD组的HOMA‐β显著低于NLVD组( P<0.05),FPG及HbA1c值较后者有上升趋势。相关分析提示25‐OH‐D3与H O M A‐β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25‐OH‐D3水平较健康人群低下,且与胰岛分泌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IMT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颈总动脉IMT为应变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颈总动脉IMT的增厚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而促进颈动脉IMT增厚和脑血管病的发生;利用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颅外段的检测,对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血糖、炎症因子等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T2DM且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153),HbA1C≤7%者作为对照组(n=127)。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脂、血糖、炎症因子等主要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发生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筛选出8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HbA1C、三酰甘油(TG)、HDL-C、LDL-C、FPG、空腹胰岛素(Ins)、HOMA-IR、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其中HDL-C和25(OH)D3两项指标的OR值均小于1,提示可能是保护性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bA1c、TG、FPG。结论 T2DM患者发生并发症与血脂、血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适量补充维生素D3对T2DM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晨钟  薛耀明  高方  汪敏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1629-1632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与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7例按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标准确诊的IGT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运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仪检测受试者的颈动脉IMT,同时检测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泌率(UAER)和血脂,并计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HOMAIS)以分别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IGT患者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HOMAIR指数和HOMAIS指数均低于正常对照(P<0.01)。进一步将患者分为合并空腹血糖异常(IFG)组(IGT1组)和单纯IGT组(IGT2组)后发现,IGT1组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血糖相对较低的IGT2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IGT患者的颈动脉IMT值均与HbA1c、空腹血糖、BMI、舒张压和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5)。结论:IGT患者颈动脉IMT值高于正常人,而且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降糖效果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检查进行为期10~18 d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30 min C肽)。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随防6个月,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β细胞的功能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及显著改善胰岛素分泌和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新发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的水平,以及25-(OH)D_3与B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南京市中医院住院的T2DM新发患者4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留取血清及血浆标本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清25-(OH)D_3水平。比较两组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25-(OH)D_3等指标的差异,并分析25-(OH)D_3与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FBG、血脂、HbA1c、HOMA-IR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25-(OH)D_3水平、HOMA-β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T2DM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与FBG、HbA1c、HOMA-I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0.34,-0.23,P0.05),与HOMA-β呈正相关(r=0.27,P0.05)。结论新发T2DM患者较对照组存在25-(OH)D_3水平低下,且血清25-(OH)D_3水平的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IR)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30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32例、2型糖尿病组(DM组)32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hs-CRP及TNF-α等指标,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OMA-IR、hs-CRP、TNF-α及IMT等指标DM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IGT组明显高于NGT组及对照组,NG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HOMA-IR、hs-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6、0.420、0.396,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存在IR和炎性反应,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OMA-IR、hs-CRP、TNF-α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7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3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并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随体质量指数增加,胰岛素抵抗程度加重,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降低(P<0.05);空腹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呈增高,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尤其是超体质量和肥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和脂代谢紊乱。临床应注意对血压、血脂、血糖及体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和口服药物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馒头餐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β细胞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β细胞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PG、HOMA-IR较治疗前降低(P0.05),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OMA-IS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A组空腹胰岛素、HOMA-IS增高较B组明显(P0.05),B组HOMA-IR降低较A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β细胞功能,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