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观察72例接受预混胰岛素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35例接受预混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的BG、HbAlc改善程度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结束时HbAlc的绝对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混胰岛素加罗格列酮组与加二甲双胍组相比,早餐后和晚餐后血糖值更低(P〈0.05);罗格列酮组平均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是适合国人T2DM患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国华 《河北医药》2010,32(15):1995-199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共治疗24周。观察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胰岛素(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观察3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FBG、2hBG、FINS、HbA1c、TC及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hBG、BMI较单用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显著下降(P〈0.05),FINS较二甲双胍组显著下降(P〈0.05);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较二者单用疗效好,可作为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吡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晋红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09-811
目的:观察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40例)、二甲双胍组(40例)及联合治疗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胰岛素(INS)的变化。结果:连续服吡格列酮3个月后其FPG、2h-PG、HbAlC及空腹胰岛素(FINS)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肾功能等无影响。结论:吡格列酮能显著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对照分析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临床治疗中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作者所在医院最近两年间收治的34例T2DM患者,采取掷骰子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指数。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血糖指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单一组。结论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在T2DM临床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熊红霞  曾兆良 《重庆医药》2009,38(14):1821-1821,1834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31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钠、二甲双胍及单纯饮食运动治疗6周,以空腹血糖(FPG)与空腹胰岛素(Fins)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罗格列酮钠组与二甲双胍组ISI均有所上升,但罗格列酮钠组上升更为显著,单纯饮食运动治疗组ISI无改变。结论罗格列酮钠较二甲双胍更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珏  何玉玲 《江西医药》2010,45(11):1110-111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察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治疗12周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血脂、HOMA-IR等的变化自身对照。结果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HOMA-IR均明显下降,不良反应轻,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了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60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4mg/次,1次/d;二甲双胍0.5g/次,2次/d;对照组30例;服用二甲双胍0.5/次,3次/d.治疗半年,对二组患者均进行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明显降低新发T2DM的FPG、PPG、HbA1C(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改变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之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副作用较少,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代血红蛋白(HbA1c)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FPG、HbA1c、TG、TC、LDL-C、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HbA1c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口服二甲双胍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罗格列酮,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糖化血红蛋白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11.
韩宝玲  韩静  张方  曹晶 《中国药房》2007,18(23):1805-180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钠治疗糖耐量减低(IGT)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的疗效。方法:将IGT合并NAFL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钠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4wk后2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肝功能及脂肪肝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服糖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罗格列酮组FINS水平较二甲双胍组降低更明显(P<0.05);罗格列酮组服糖后2h胰岛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罗格列酮组脂肪肝好转率为65.0%,明显高于二甲双胍组的37.5%(P<0.01)。结论:罗格列酮钠治疗IGT合并NAFL安全、有效,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和对照组(二甲双胍)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对照组仅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B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与甘精胰岛素组,各40例,分别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以甘精胰岛素组为对照,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胰岛素和餐后2 h C肽、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C肽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空腹水平(P<0.05或P<0.01),且利拉鲁肽组餐后2 h C肽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BG和2 h PG、FMN和Hb 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利拉鲁肽组治疗后的FMN降低幅度大于甘精胰岛素组。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恢复,治疗T2DM的短期临床疗效可能优于甘精胰岛素组。  相似文献   

14.
瑞格列奈或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孙颖 《中国药业》2008,17(5):44-45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或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A组给予瑞格列奈,B组给予罗格列酮,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比较,降FPG作用无显著性差异,A组降PG作用优于B组(P〈0.05),A组促餐后胰岛素分泌优于B组(P〈0.05)。结论两组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MET)联合罗格列酮(RSG)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某院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罗格列酮治疗,实验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分析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5%)和实验组患者(25.00%)无显著区别,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口服罗格列酮(4~8mg,qd)和二甲双胍(250~500mg,tid)治疗,在试验期间不使用其它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餐后2h血浆胰岛素(PINS)水平,共观察12周,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组SBP和DBP降低幅度均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两组病例FBG、PBG、FINS和PINS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ISI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的指标IR下降(P<0.05),罗格列酮组ISI升高和IR下降幅度大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罗格列酮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7.
方自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12-3213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方法 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0例口服二甲双胍0.5/次,3次/d.治疗组80例给予罗格列酮4 mg,1次/d,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 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联用控制餐后及空腹高血糖的疗效。方法将5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PH配合二甲双胍)26例,B组(Giarrgine联合二甲双胍)28例,按照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血糖值6.0mmol/L≤空腹血糖(FPG)≤7.5mmol/L,7.1mmol/L≤餐后2h血糖(H2PG)≤10.0mmol/L。治疗时间三个月,结果两组FPGH2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Glargine联合二甲双胍能更好的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指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谢建萍 《海峡药学》2011,23(9):84-86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9例,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的体质指数、腰臀比、内分泌指标、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MI、WHR、T、LH、PRL均有所下降,但二甲双胍组下降明显;经治疗后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患者FINS、2hINS、FPG、2hPG、Homa IR、Homaβ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能更有效的降低FINS、2hINS、Homa IR、Homaβ的指标。结论罗格列酮比二甲双胍更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具有有效降低体质量作用,因此罗格列酮更适用于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二甲双胍更适用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不严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