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开展情况,收集2009与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并对强化免疫接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接种报告接种率98.66%,调查接种率99.21%,各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均在97%以上;2009年与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45/10万和0.53/10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3.73%;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2009年80.00%,2010年28.57%。结论2009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应进一步研究麻疹免疫策略,以适应消除麻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有效消除麻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并为科学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雨花台区2006年至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麻疹强化免疫方法主要针对散居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接种1剂麻疹疫苗,在园儿童接种1剂麻腮二联疫苗。结果雨花台区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际报告接种率为97.60%,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显著下降,2010年较2006年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8.36%倍。结论对辖区重点人群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能快速形成免疫保护屏障,有效阻断麻疹传播,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内蒙古通辽市2013年麻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通辽市2013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通辽市麻疹流行特征的有关因素。结果通辽市2013年麻疹发病数为138例,发病率为44/100万;5、6月份发病率达到高峰;发病率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科尔沁区、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发病年龄主要集中成人组和0岁组,占病例总数的86.76%;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多。结论加强常规免疫、尤其是外来儿童免疫工作管理,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和查漏补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提高预防意识,是降低我市麻疹发病率、控制麻疹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9-2013年成都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成都市麻疹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2009-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69例,年平均发病率0.55/10万;3~8月是发病高峰,发病304例(82.38%);≤1岁儿童和15岁以上人群296例(80.2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为306例(82.93%)。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应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加强新生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及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并有计划开展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流动人口快速迅速增长地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嘉定区2004-2012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嘉定区2004-2012年共发生麻疹病例68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6.12/10万,流动人口发病数占总数的77.87%,流动人口发病率是户籍人口发病率的2.70倍;8月婴儿和20岁及以上成人占总发病数的66.68%;发病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峰值为5月份,发病率存在地域性差异;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1.29%、59.10%。结论控制和消除麻疹重点在于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高流动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2剂次免疫率;同时,须加强对流动人口成人麻疹的防控工作,应适时开展成人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沈剑波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01-2102
目的了解宜兴市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年发病率为2.76/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2—4月。该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该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加强在初来宜兴市的流动人口中麻疹疫苗接种的宣传,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该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鄂尔多斯市200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和调整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3.0.0.5版)资料分析。结果鄂尔多斯市2004-2007年共报告麻疹10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31/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旗县,2007年发病呈高发态势。流动人口发病235例、占23.36%。结论本地人口发病增多,流动人口麻疹疫苗接种率低,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8.
潮州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潮州市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潮州市2005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潮州市共发生麻疹病例99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3.95/10万。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85例,占总数的85.86%;病例以低年龄为主,10岁以下病例76例,占76.77%。暴发疫情发生的病例占35.35%。病例中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75例。结论无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免疫空白,是潮州市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巴中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对巴中市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巴中市麻疹发病率波动在0.27/10万-4.48/10万之间,〈1-5岁儿童占76.71%,冬春季高发,呈现季节性发病流行病学特征;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24.10%、无免疫史占43.37%、不详史占32.53%;报告麻疹病例检测出麻疹IgM抗体阳性率67.87%,检测出风疹IgM抗体阳性率4.42%。结论接种率低,易感人群累积,免疫屏障薄弱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提高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增强麻疹监测敏感性和质量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隆回县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报表和免疫前后1年麻疹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隆回县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应接种儿童数209 262人,实际接种206 827人,接种率98.8%;流动儿童应种4 803人,实种4 464人,接种率为92.9%。强化免疫前1年麻疹发病专率为14.7/10万,强化免疫后1年麻疹发病专率为3.2/10万,下降率78.2%。结论:该次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的。要控制和消除麻疹,提高疫苗接种率,对目标儿童适时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是有效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预防接种知识,全民参与,是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重要手段;同时要重视对乡、村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切实落实麻疹疫苗初始免疫和复种的接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丛艳丽  孙丽  李静  陈枚  郭玉  刘岩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9):1084-1086
目的 分析2010年强化免疫人群2015-2016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北省制定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2015-2016年麻疹监测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强化免疫人群和全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强化免疫人群发病率明显低于全人群发病率;强化免疫人群发病高峰期为4-5月份,全人群为3-5月份;强化免疫人群病例有免疫史者占67.80%,全人群病例无免疫史者占69.06%;以医院暴露史为暴露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强化免疫人群队列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2015-2016年,强化免疫人群为河北省麻疹疫情的低发人群,2010年的强化免疫活动对2015-2016年的麻疹疫情防控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保山市2轮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为该市尽早消除麻疹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利用保山市2008、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麻疹发病情况,2009、2010年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和法定麻疹报告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率之间的比较用卡方检验,并用趋势检验对麻疹发病率、抗体阳性率趋势变化进行分析,检验水准均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山市强化免疫报告、调查接种率均在98%以上;2轮强化免疫后,麻疹IgG抗体水平较第1轮强化免疫后得到明显提高(χ2=55.943,P<0.001),人群抗体阳性率达95.02%,且随着年龄段的增长,抗体阳性率无变化(rs=0.500,P>0.05);同时,麻疹发病率由2007、2008年的平均发病率5.99/10万下降至2009年的1.08/10万、2010年的0.12/10万,发病率分别下降了81.97%、98.00%,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无麻疹病例报告。结论 2轮强化免疫后,保山市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该市尽早消除麻疹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方学军  徐超  邹浩 《职业与健康》2012,28(5):566-567
目的了解河南省息县2009—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息县2009—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息县有9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2009年报告发病率11.31/10万,2010年发病率1.18/10万,无病例死亡。2009年较2007年、2008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4月份达到高峰。2009—2010年8月龄发病数最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59.54%;男女比例为2.20∶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80.85%;2010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查漏补种,各乡镇适龄儿童报告接种率达95%以上,全县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麻疹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和大年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制府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对保山市2008年11月和2010年9月两轮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情况、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进行分析与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2010年保山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8.44%、98.35%,平均98.41%。2008年现场调查2600人,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8.54%;2010年调查2418人,接种率为98.51%。麻疹IgG抗体阳性率,2009年903人为87.04%,2010年1 908人为95.02%(P<0.01)。麻疹发病率,2007年为6.66/10万,2008年为5.32/10万,2009年为1.08/10万,2010年为0.12/10万,2010年8月至2011年9月无发病。[结论]2轮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明显,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提高,麻疹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麻疹疫苗的问世和推广使用,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近年来,在麻疹病毒变异、儿童漏种增多以及免疫失败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较好地区,麻疹疫情反复波动;发病季节后移,周期不明显;发病年龄高峰移向1岁以下婴幼儿以及15岁以上的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今后,加强麻疹基因型监测,为新型麻疹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适时的开展免疫强化工作和的查漏补种工作,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可适当调整免疫程序,降低低年龄组和15岁以上人群麻疹的发病率;建立和完善麻疹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减少麻疹非典型例的误疹;加强麻疹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麻疹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及6~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免疫策略。[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0~8月龄婴儿各70余名,监测麻疹母传抗体;对6~8月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以下婴儿母传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209,各月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未达保护水平;6月龄、7月龄、8月龄初免后GMT分别为1︰1407、1︰1897、1︰2410,初免前后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3组的阳性率均≥90%,免疫成功率﹥85%,接种MV未出现异常反应,提示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但6、7、8月龄3组间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前母传抗体阴性和阳性的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干扰作用。[结论]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滴度均较低,无有效保护作用;6足月后接种麻疹疫苗安全有效。建议进行育龄妇女孕前接种MV和提前婴儿MV初免时间的成本效益研究,制定安全有效的免疫策略,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移民城市农民房居民区儿童麻疹疫苗(麻苗)漏种特征与发病的关系,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抽样调查和对麻疹病例电话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19个社康中心辖区内的553名儿童的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553名儿童中麻苗漏种率高达22.78%。1针漏种率为20.61%,2针漏种率为2.17%。在深圳居住时间〈3个月外来儿童的漏种率高达30.99%,而深圳户籍的常居儿童麻苗漏种率仅为6.67%,艘为4.65,P〈0.01。全部漏种儿童中的无证率为19.84%。其中,在深圳居住〈3个月儿童的无证率为50.00%。麻苗漏种率最高的大浪街道,其儿童麻疹发病率也显著地高于其他漏种率低的街道。〈8月龄未到麻苗初种年龄儿童,麻疹发病数占全部儿童病例数的36.36%。结论移民城市农民房居民区外来儿童是麻苗漏种的高危险人群;其漏种原因与其移居深圳时间短,未能及时获得预防接种证有关。因此认为,提高农民房居民区儿童,尤其是提高来深圳居住时间〈3个月外来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及时办证率和加大麻苗查漏补种的频率,同时对妊娠前妇女进行一针麻苗强化免疫是有效降低这一高危险人群麻疹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文彬  朱永泉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84-1186
[目的]掌握齐河县当前麻疹流行病学特点,了解流行因素,评价麻疹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的"三间分布"理论和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2008年1~6月份麻疹病例进行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的特点分析,对麻疹疫苗免疫史与发病的关系进行探讨,对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医院感染控制、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防控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我县2008年1~6月,麻疹罹患率32.76/10万。1~3月份病例占82.50%,其中3月份占45.00%。200例麻疹病例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含县直)的118个行政村和城区的44个单位,乡镇波及率100.00%;行政村(单位)波及率14.77%(162/1 097)。病例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县直城区、晏城镇、潘店镇、祝阿镇4个乡镇级行政区,病例数占67.00%,其中县直城区和晏城镇病例数占49.50%(99/200)。发病人群以9月龄至6岁学龄前儿童(占30.50%)和19岁以上成人(占38.00%)为主。[结论]麻疹疫苗接种不及时和全程接种率低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乡村卫生室、城区门诊部等就诊病人的交叉感染和城区流动人口的难以管理,是导致麻疹疫情广泛散发的主要因素。麻疹疫苗应急免疫接种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是控制麻疹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丽娟 《职业与健康》2010,26(3):313-314
目的为降低麻疹发病率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评价天津市汉沽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方法按照天津市2008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结果该次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20923人,报告接种率99.59%,快速评估接种率97.80%。结论在短时间内,大范围高接种率实行麻疹强化免疫,是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和2007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精神,实现天津市提前3年消除麻疹的行动目标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自50年前麻疹疫苗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开始,人类积极探索通过免疫措施控制麻疹发病和死亡,消除并最终消灭麻疹,这逐渐成为全球各国一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阻断麻疹病毒持续传播,这一免疫策略是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无论是已经实现或接近消除麻疹目标的,还是正致力于降低麻疹发病和死亡率的国家和地区,虽然落实MCV免疫策略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不同,但从实质上都是一致的,即通过常规免疫或补充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hnmunization Activities,SIAs),及时为适龄儿童高接种率地接种2剂MCV,并通过大规模SIAs消除人群中已积累的免疫空白,提高群体免疫力。这一免疫策略是人类在应用MCV控制和消除麻疹过程中,不断探索、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不同国家和地区免疫策略组合有所不同,关键在于既定的免疫措施是否切实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