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高且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对无法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肿瘤,主要采用局部外放射治疗联合全身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与放射治疗同步应用的化疗药物目前主要包括5-FU、卡培他滨与吉西他滨等。放疗技术目前推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放疗(IMRT)。IMRT不仅可减低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还可提高肿瘤靶区的照射剂量,实现剂量递增。  相似文献   

2.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十年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放射技术,IMRT的设计主要致力于受常规放疗的限制部分、同时又要对肿瘤组织的照射不能限制,理论上讲、如果肿瘤能作放射治疗、那么IMRT将对许多肿瘤的治疗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给予致死剂量的照射,而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接受较低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3.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py,IMRT)是近十年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放射技术,IMRT的设计主要致力于受常规放疗的限制部分,同时又要对肿瘤组织的照射不能限制。理论上讲,如果肿瘤能作放射治疗,那么IMRT将对许多肿瘤的治疗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根据肿瘤的形状给予致死剂量的照射,而对肿瘤邻近的正常组织器官接受较低的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4.
医科达Precise医用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LC)维修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加速器设备的改进,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逐渐得到普及,使得靶区和邻近的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有了较大的改善,最大限度地将照射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减少或免受照射,从而提高了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1]。采用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当前放疗的主流技术之一^[2]。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肿瘤治愈率,必须迅速发展肿瘤精确治疗。肿瘤精确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IMRT被认为是肿瘤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它产生的剂量优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在头颈部肿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胰腺癌等的临床治疗中已得到证实。所以,着重介绍了IMRT的发展过程、调强方式、调强治疗的实施过程及治疗计划的可行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CMS公司的Xio 44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95%PTV剂量50 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ndex)和小肠、直肠、膀胱等正常器官受量以进行对比.计划执行采用Elekta公司的Precise电子直线加速器(6MV光子线).结果 与3D-CRT相比,IMRT计划的直肠受到40 Gy、膀胱受到45 Gy、小肠受到50 Gy照射的体积所受剂量分别下降了375%、368%和91%,靶区的剂量适形指数提高了189%.同时,IMRT计划的直肠、膀胱平均剂量也显著低于3D-CRT计划.结论 宫颈癌术后IMRT剂量分布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 IMRT)从放射物理学角度改变照射技术,对不同的靶区组织按需要给予不同剂量照射,克服了常规放射治疗的诸多弊端,早期研究显示IMRT治疗鼻咽癌的优势。但目前计划剂量的评估是在计划系统静止图像上进行的,事实上摆位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于是使得实际靶区剂量和正常组织受量与计划预计的有所差别。本文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测定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进一步探讨摆位误差对鼻咽癌患者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3DCRT)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放射治疗技术主流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ionRadiationTheraph,IMRT)的发展,集放射诊断、放疗计划、模拟定位和模拟治疗于一体的CT模拟定位系统(CTSimulationLocalizationSystem)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将大大地改善和提高放射治疗的设计与照射质量。三维适形放疗使得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靶区的形状一致,这要求有复杂而精确的放疗计划,而精确的放疗计划必须要求精确的三维图像进行空…  相似文献   

9.
放射治疗以其准确和最大限度减少头面部器官的损伤而成为目前头颈部肿瘤主要和首选的治疗手段,为保证放射治疗疗效,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保证每次治疗的摆位重复准确,以保证靶区获得精准剂量,同期相邻周边正常组织和重要敏感器官获得恰当的保护。各种精确放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成果愈加彰显了其治疗优势作用,如三维适形放疗(CRT)和调强放疗技术(IMRT)以及图像引导技术下与实时自动校正系统结合的放射治疗(IGRT),体位固定架装置等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定位、计划设置和最终的治疗,使放射治疗向着增加肿瘤GTV剂量,提高肿瘤局控率,减少周围重要组织受累的几率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0.
1目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整个靶区体积内剂量分布更均匀,较大幅度增加了肿瘤的剂量,提高了肿瘤控制率,使周边正常组织免受过量损伤。而在实际工作中,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运用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1)调强技术一般是利用直线加速器的多叶光栅(MLC)形成多个子野,采用步进或滑窗方式进行照射,子野数目越多,患者的治疗时间也越长,导致患者保持良好体位的能力下降;(2)当调强技术形成的子野面积过小,而多叶光栅的到位精度又有限时,将会增加肿瘤剂量的不确定性;(3)另外单个子野的机器跳数过少时,要求加速器出数的启动与停止在瞬间完成,这对加速器的性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损伤,同样增加了肿瘤剂量的不确定性;(4)计划设计是在静止的图像上完成,而患者治疗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尤其是呼吸动度过大),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越好,器官运动带来的剂量误差将越明显;(5)调强技术的验证是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位置验证、剂量验证、治疗验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因此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