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肝病血清透明质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94例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的3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发现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NFα含量及H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HA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提示HA的和蔼同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3.
测定94例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发现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NFα含量及H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HA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提示HA的升高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Ⅳ·C)含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空腹静脉血 ,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了 3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TNF -α、HA、Ⅳ·C的含量水平 ,同时观察 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 TNF -α含量与HA、Ⅳ·C含量呈正相关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 -α、HA、Ⅳ·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 <0 .0 0 1)。结论 HA、Ⅳ·C含量的升高可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TNF -α可能是发生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 ,三者存在着某种协同作用 ,对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肝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 ,与慢性肝病的发病有关。本文报告肝硬化患者血清TNF α水平的变化 ,探索它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肝硬化组 (LC组 ) 61例 ,男 4 0例 ,女2 1例 ,年龄 4 1~ 62岁 ,平均 4 7岁。对照组 (HC组 )为本院献血员 ,共 2 4例 ,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2 2~ 35岁 ,平均 30岁。两组均无原发性心、肺、肾疾病及高血压病史。1.2 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 肝硬化患者卧床休息 ,受检前未使用利尿剂。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受检者禁食12h ,早晨采静脉血分别送检…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和腹水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和腹水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ISA法,对20例慢迁肝、20例慢活肝和29便肝硬化代偿期病人血清TNF-α进行检测;对21例肝硬化腹水无自发性腹膜炎(SBP)者、23例肝硬化腹水并SBP者、25例肝癌腹水者和24例胃肠癌腹水者进行血清和腹水的TNF-α检测。结果:血中TNF-α水平在下列各组疾病呈逐渐上升(慢迁肝组〈慢活肝组和肝硬化代偿期组〉 相似文献
7.
8.
探讨监测肝纤维化程度敏感的血清学指标。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0名正常人及 125例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Ⅳ型胶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组、慢性 活动性肝炎(慢活肝)组、肝硬化组血清 TNF-α、 Ⅳ型胶原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急性黄疸性肝炎(急黄肝)组 (均P<0.01),其中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慢活肝组又显著升高(P<0.01),而急黄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P>0.05)。结论:随肝纤维化进展,血清TNF-α、Ⅳ型胶原水平均呈上升趋势,验证了肝纤维化程度与Ⅳ型胶 原间定量关系,且发现TNF-α可能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又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 A )、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 N )和Ⅳ型胶原(CⅣ)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1例肝病患者(肝炎组24例,肝硬化组39例,肝癌组18例)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HA、PCⅢ、LN和CⅣ等4项指标水平,比较各组肝病和对照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及各组肝病间HA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肝硬化组织、肝癌组 HA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P<0.01),肝癌组HA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血清HA 、PCⅢ、LN、C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26例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显示:慢活肝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慢活肝与肝硬化两组之间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当肝细胞损伤明显、ALT高于正常时,则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提示肿瘤坏死因子可反映慢性肝病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监测肝纤维化程度敏感的血清学指标。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0名正常人及125例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Ⅳ型胶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血清TNF-α,Ⅳ型胶原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急性黄疸性肝炎组,其中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慢活肝组又显著升高,而急黄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 相似文献
13.
14.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由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抗肿瘤及抗感染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与各种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为了解肝硬化病人血清中TNF的含量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志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分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L-ELISA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60例脑出血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人群(P<0.01).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血清TNF-α的含量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有关,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α的含量。结果:3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TNF-α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病情加重而增加。结论:TNF-α参与了感染性休克的发病过程,测定其含量,有助于临床评估病情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18.
肝炎肝硬化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HC)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1例HC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HC合并感染组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合并感染组(P〈0.01),死亡/恶化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P〈0.005和 相似文献
19.
2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化疗达部分缓解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化疗后TNF-α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患者肿瘤的负荷有关,血清TNF-α可作为判断疗效,病情变化及预后的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