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性肠炎是腹腔、盆腔、肠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引起小肠或大肠的肠壁发生炎症性疾病,是腹腔肿瘤放射性治疗常见并发症.急性放射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肠道粘膜上皮完整性破坏,及上皮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出血等症状;慢性放射性肠炎表现为肠壁纤维化引起的慢性溃疡、出血、瘘管形成、肠梗阻等临床表现.本院收治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能进食.  相似文献   

2.
<正>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损害,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腹胀、黏液脓血便甚至血便,最终发展为肠梗阻及肠内、外瘘,因此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引起关注。2009年1月—2010年7月本文作者治疗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约为5%,常表现为反复的便血、腹泻、里急后重、腹绞痛,有时可出现肠梗阻。其中放射性肠炎所致的出血一般持续而顽固,患者往往久治不愈,痛苦不堪。本院2004年1月~2008年7月共收治20例放射性肠炎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发现小犬、小猫易由于肠套叠、异物、毛球等引起肠梗阻,而体型较大的犬相对较少。现将贵州-川东猎犬,雄性,5岁,体重20Kg,患肠炎性梗阻的临床治疗情况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高龄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56例高龄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急性肠梗阻中48例为机械性肠梗阻,占85.7%,其中腹腔内肿瘤引起的20例,其余为粪块阻塞、腹股沟疝嵌顿、乙状结肠扭转、柿石梗阻、胆石梗阻等。手术治疗治愈、好转45例;非手术治疗11例,治愈、好转9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1)高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占首位,其次为肠粘连。(2)肿瘤引起的高龄肠梗阻如无手术禁忌证,应及早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由于较大剂量放射线照射直肠所引起的肠道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及直肠阴道瘘。现代医学对放射性肠炎的常规治疗多采用对症、手术、营养支持等治疗,不良反应颇多,复发率高。探索中医中药对本病的影响受到关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例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后并发慢性放射性肠炎、小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和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2例直肠癌和2例乙状结肠癌病人术后放疗后(间隔3.5~11个月)因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小肠梗阻而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均采用了短路吻合法。即将梗阻段小肠的远近端肠管侧侧吻合。2例直肠癌病人术后恢复顺利。1例乙状结肠癌病人术后早期并发旷置段小肠肠外瘘。另1例乙状结肠癌病人术后4个月并发旷置小肠肠外瘘。2例病人并发肠瘘后均发现存在降结肠梗阻。结论:慢性放射性肠炎病人并发小肠梗阻时,可能同时合并有结肠梗阻。术前需要了解有无合并结肠梗阻并同时解决结肠梗阻。短路吻合术治疗后旷置的病变小肠有并发肠穿孔、肠瘘可能,首次手术治疗宜尽量切除梗阻段病变肠管,如不能切除,应尽量将病变肠管与消化道完全隔离。  相似文献   

8.
要注意观察小儿腹痛是先痛后发烧,还是先发烧后腹痛。一般来说,小儿外科急腹症绝大多数是先腹痛,待引起病变局部炎性坏死之后,才出现发烧。如临床常见的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肠扭转等。而内科疾病引起的腹痛,多是发烧在先,腹痛在后。如感冒、肠炎、菌痢、大叶肺炎等也可引起腹痛,但腹痛前往往孩子已经发烧。有时孩子腹痛和发烧同时出现,那也多为内科疾病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4例并发肠梗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其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发现的2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可并发肠梗阻,既可并发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又可并发动力性(功能性)肠梗阻。并发动力性肠梗阻时88.88%(16/18)的患者肠鸣音亢进,与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败血症、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动力性肠梗阻肠鸣音不同.不是减弱、消失,而是大部分亢进。该病以1岁内婴儿并发者为多,占79.17%(19/24);男性多见,占70.83%(17,24),重度腹泻者多见,占83.33%(20/24)。结论: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动力性肠梗阻与交感神经兴奋时肛门括约肌收缩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致食团性肠梗阻2例段全红,马善符,段祥升(附属医院普外科261031五莲县中医院外科)胃大部切除后食团性肠梗阻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胃排空功能紊乱,致使食物在小肠内积聚成团引起肠梗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症状。我院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讨论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本组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52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但经再次手术切除病变小肠后治愈。术后病理显示再次手术的肠管依旧存在放射性病理改变,认为是第一次手术切除范围较小所致。其余49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且肠功能改善情况良好。结论就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患者而言,手术方法是最佳的临床治疗手段,手术方法应尽可能选择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在手术中应尽可能将全部病变肠管切除,防止发生吻合口瘘,同时旁路手术或者肠造口术也是必要的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肠炎是盆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经过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累及肠道任何节段包括小肠、结肠和直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严重者甚至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瘘等。该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症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高压氧、内镜及手术等,但仍缺乏统一的策略。本文就放射性肠炎的内科防治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慢性放射性肠炎临床分析(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报道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和结论 慢性放射性肠炎足盆腔、腹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较少见。其治疗主要采取内科对症支持治疗,伴肠梗阻、肠瘘、肠道出血、肠穿孔及严重肠吸收不良等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通过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一般由肠粘连、肠的炎症或肿瘤、消化道功能低下、蜊虫、肠道异物、粪块或结石等因素引起。在老年肠梗阻中,又以食物性梗阻较为多见,其危害性也大,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小肠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效东  蔡建英  汪永钦  杨莉 《重庆医学》2006,35(11):1025-1026
目的讨论小肠慢性放射性肠炎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4年我院经手术治疗9例小肠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小肠慢性放射性肠炎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随访8个月~5年,效果满意.结论慢性放射性小肠炎是一个进行性的疾病过程,主要因肠管狭窄引起肠梗阻、肠瘘、肠穿孔、出血宜手术治疗,受损小肠切除回肠-横结肠吻合或旁路吻合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随着肠梗阻的进展,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而且导致生命危险。所以,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对16例肠梗阻患者应用B超诊断,并经腹部X线平片和手术证实,B超对肠梗阻的早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1 资料与方法16例肠梗阻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12~76(平均47)岁。病人仰卧位,全腹多切面反复扫查,超声诊断仪为日立EUB-305型,探头频率3-5MHz。16例肠梗阻患者(10例结肠梗阻,2例空肠梗阻,4例回肠梗阻)均有肠管扩张并伴有肠气分布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肠癌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5年4月-2006年11月收诊的大肠癌病人527例,并列表说明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比率。结果 误诊为肠炎痢疾的比率为45%,痔疮13、6%,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11.2%,其余为附件炎、胆囊炎、肠梗阻、便血等。结论 对于初诊有腹部隐痛、包块,或原因不明的贫血,肠梗阻等病人,不应轻易定诊,应行肠镜或钡灌肠检查后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8.
1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开腹手术后,胃肠道运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抑制,有一段时间长短不等的肠麻痹,称为生理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胀、肠鸣音消失和停止排便、排气。大约在术后3~8小时开始由近侧向远侧肠道逐渐恢复。但由于肠蠕动失调,仍不能正常排气,且常感“气痛”。通常在24~48小时后、或稍长一点时间,经肛门排气,肠功能恢复正常,上述症状消失。如肠功能恢复迁延,腹胀日重,则成为病理性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腹胀可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影响下腔静脉回流和切口愈合,甚至导致切口裂开和吻合口破裂,故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512例住院新生儿呕吐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12例中内科疾病致呕吐458例,占89.5%,其中感染性疾病172例,以肠炎、呼吸道感染、坏死性肠炎多见。非感染性疾病286例,以早产儿、咽下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假性肠梗阻多见。外科疾病引起的呕吐54例,占10.5%,以先天性巨结肠、肠旋转不良、胃肠穿孔、肠闭锁、狭窄多见。结论掌握新生儿呕吐临床特点,并选择合适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王培芹  胡海燕  肖波 《吉林医学》2010,31(14):2098-2099
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向远端运行而产生的一组症侯群。肠梗阻亦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壁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病程复杂多变,病情严重者的病死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