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肥胖症与瘦素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肥胖症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 ,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与成人期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因此 ,人们需要制定出更有效的策略来辨识儿童期肥胖的危险因素和它们在儿童期肥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肥胖基因产生的瘦素 ,曾一度为治愈儿童肥胖症带来了曙光。瘦素是一种特殊蛋白质 ,绝大多数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入血液循环 ,人们认为它与从脂肪贮存到下丘脑之间的负反馈有关。在动物研究中 ,瘦素被发现在增加饱腹感与能量消耗上起作用 ,但人类的瘦素抵抗作用使得利用瘦素治疗儿童肥胖症成为难题。该文就儿童肥胖症与瘦素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瘦素在控制食欲、体重以及维持机体能量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瘦素抵抗是儿童肥胖症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研究瘦素的作用机制及瘦素抵抗的形成机制,对防治肥胖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谭波涛  潘丽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64-1665
瘦素(Leptin)是由瘦素基因(oh基因)编码的一种分泌型蛋白质类激素,它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通过与分布于下丘脑、肝、肾、心、肺、脂肪组织及胰岛细胞表面等处的特异性受体(oh—R或Leptin—R)结合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其主要功能是向中枢传递体内脂肪存储的负性反馈信号,有减少摄食,增加能量消耗和抗肥胖作用。有研究发现,瘦素可以恢复雌性ob/ob小鼠的生育能力;临床观察还发现,成人中瘦素基因的突变体可造成性功能减退,大多数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性发育提前,而过度减肥是一部分不孕女性的主要诱因。这些研究提示,瘦素不仅可以调节体内脂肪的代谢,同时对生育系统也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不平衡导致的一种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 ,目前已发现多个与肥胖症有关的基因 ,其中以肥胖基因及其产物瘦素(leptin)的研究最为深入。瘦素被认为是一种饱食因子 ,通过下丘脑通道调节机体的能量平衡 ,这种调节作用包括两方面 ,即减少摄食量和增加能量消耗、减少体重。除中枢调节途径外 ,瘦素通过体内调节能量代谢的神经内分泌通道发挥其作用 [1 ]。以往国内有关瘦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物实验水平及血清学水平 ,本研究则着重研究人体脂肪中瘦素的 m RNA水平在超重与肥胖者和体重正常人之间的差别 ,以及其与血…  相似文献   

5.
超重和肥胖与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和缺血型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防制超重和肥胖是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遗传因素在超重和肥胖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肥胖相关基因中最重要的是瘦素基因和瘦素受体基因(LEPR),抵抗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分泌因子,与胰岛素抵抗(IR)及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有关。对近年来LEPR和抵抗素基因(RETN)与超重和肥胖关系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为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胰岛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瘦素、胰岛素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对筛选出来的54名肥胖儿童和60名正常体重儿童进行瘦素、胰岛素、C-肽、血糖水平的测定,并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 肥胖组儿童瘦素、胰岛素、C-肽、血糖水平高于非肥胖组儿童,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肥胖组儿童低于非肥胖组儿童,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瘦素与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体脂肪、臀围、胰岛素、C-肽浓度均呈显正相关(P<0.05),与血糖、瘦体重、腰臀围比没有相关性。结论 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瘦素与体质指数、胰岛素浓度呈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瘦素、肥胖与青春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分泌型的蛋白质,其作用主要在于调节体重、脂肪和能量代谢。青春期的发动需要一定量的体重或是体脂的贮存,瘦素可能是脂肪组织发出的给生殖系统一种特殊的代谢信号。现就瘦素与肥胖及青春期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因摄取食物量和消耗热能之间不平衡引起体内脂肪储积的一种疾病。林雪梅报道[1]:肥胖对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长发育、智力、心理行为特点都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儿童期肥胖与成年人肥胖...  相似文献   

9.
瘦素、肥胖与青春期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分泌型的蛋白质,其作用主要在于调节体重、脂肪和能量代谢。青春期的发动需要一定量的体重或是体脂的贮存,瘦素可能是脂肪组织发出的给生殖系统一种特殊的代谢信号。现就瘦素与肥胖及青春期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肥胖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探讨瘦素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脂等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肥胖儿童及100例正常对照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标;血清瘦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肥胖儿童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瘦素与BMI、ALT、TG、LDL-C、APB、FINS、HOM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7,0.5840,.328,0.198,0.314,0.5230,.484,P值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r=-0.151,P<0.05)。结论:瘦素作为一种脂肪因子,在儿童肥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单纯性肥胖与儿童心理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单纯性肥胖症是除外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 ,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度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1] 。儿童期肥胖与成人肥胖密切相关 ,而且肥胖已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起被证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故早期从儿童期入手 ,减少那些导致肥胖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2 ] 。纵观国内外研究显示 ,肥胖儿童具有许多有别于正常体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这些心理行为 ,无论是作为肥胖的原因、结果或是中介因素 ,对控制肥胖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并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及瘦素抵抗与载脂蛋白(apoprotein,Apo)E基因多态性对肥胖儿童脂质代谢的影响,为肥胖所致相关疾病提供早期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住院确诊及体检时发现的儿童肥胖症患儿99例(研究组)和健康儿童76例(对照组),年龄均为6~14岁.对研究组儿童,再根据瘦素水平分为瘦素抵抗型组 (>9.21 ng/mL,n=71)和瘦素敏感型(<9.21 ng/mL,n=28).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儿童禁食12 h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型.测定两组儿童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 与对照组儿童比较,研究组儿童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瘦素水平增高,72%肥胖症儿童存在瘦素抵抗.肥胖儿童中瘦素抵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显著高于瘦素敏感组,高密度脂蛋白-C显著低于瘦素敏感组.本实验共检出4种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别为E3/3型,E4/3型,E2/3和E4/2型.与健康儿童比较,肥胖儿童ε4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携带ε4等位基因个体中,瘦素抵抗型个体与瘦素敏感型个体比较,具有较高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浓度.非携带ε4个体中,瘦素抵抗型个体与瘦素敏感型个体比较,具有较高的血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浓度,和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C浓度.携带ε4且瘦素抵抗型个体与非携带ε4且瘦素抵抗型个体比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C浓度升高.结论 肥胖症儿童存在瘦素抵抗,其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存在变化,二者可明显影响血脂水平,临床上表现为携带ε4且瘦素抵抗型个体更易发生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脂肪源性肽类激素,以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仅游离瘦素有生物学活性,在调节能量平衡和正常生殖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是决定游离瘦素水平的主要结合蛋白。目前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多存在血清sOB-R水平和游离瘦素水平异常,可能参予了PCOS患者瘦素抵抗、肥胖及性激素代谢紊乱的形成,就瘦素、sOB-R与PCOS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及代谢异常的关系做一综述,探讨其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瘦素(leptin)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脂肪源性肽类激素,以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仅游离瘦素有生物学活性,在调节能量平衡和正常生殖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是决定游离瘦素水平的主要结合蛋白.目前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多存在血清sOB-R水平和游离瘦素水平异常,可能参予了PCOS患者瘦素抵抗、肥胖及性激素代谢紊乱的形成,就瘦素、sOB-R与PCOS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及代谢异常的关系做一综述,探讨其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肥胖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两大类,其中单纯性肥胖症在儿童期最多见,大约占儿童肥胖总数的95%,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仅,仅占童肥胖的5%。单纯性肥胖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环境,以及神经内分泌与能量代谢等有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作为20世纪儿童期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肥胖不仅在儿童期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是导致成人期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尽管说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多种因素混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的行为因素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学者将其归属为行为性疾病,指出,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关键是从行为矫正入手,方能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城区0~18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重庆城区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按照整群抽样原则抽取重庆市3个城区的16 176名0~18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结果】总体检出率为:超重13.4%、肥胖8.3%,其中男童分别为13.5%、10.0%,女童分别为13.3%、6.6%。总体肥胖-超重比值为1.61,其中男童为1.35,女童为2.02。儿童脂肪重聚年龄为5岁。【结论】重庆城区的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日益增多,脂肪重聚年龄超前和肥胖-超重比过大是肥胖检出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5~8岁是控制肥胖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8.
重庆城区儿童单纯肥胖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胖是由于脂肪过多而有损健康的一种慢性过程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是严重影响中国儿童健康问题之一 ,而且被视为成人期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部分。为了了解重庆市儿童单纯肥胖症的现状 ,我们对重庆市城区儿童进行了儿童单纯肥胖症患病情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于 1996年 6~ 10月在重庆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内以社区为单位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其抽样地区内所有 7岁以下儿童均为调查对象 ,共调查14111例 ,男童 72 2 2例 ,女童 1889例。为调查肥胖发生的相关性因素 ,将调查出的肥胖儿按性别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对儿童肥胖发生及肥胖儿童体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以204名12-14岁肥胖和正常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血清瘦素、胰岛素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可溶性瘦素受体含量;测量儿童父母身高和体重。结果父母一方或双方肥胖者儿童肥胖发生率为66.18%,父母双方皆无肥胖者儿童肥胖发生率为39.71%(P〈0.01);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关系的OR值为2.971,95%CI=1.617-5.460(P〈0.01)。儿童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与父母身高、体重和BMI存在相关关系。肥胖组儿童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男童分别为(26.00±14.66)μg/L,(36.05±15.65)mU/L;女童分别为(33.59±14.63)μg/L,(36.38±15.23)mU/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父母肥胖与否,儿童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的发生高度相关;父母肥胖对儿童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和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婴儿早期母乳喂养之间的关系。方法从6所幼儿园筛出肥胖儿童239名,选其中60名儿童为肥胖组,另选择体重正常的6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年龄1∶1配对。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儿童血浆瘦素水平与婴儿早期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21.17±2.21)μg/L较正常儿童(4.51±0.24)μg/L,显著升高,p<0.001。早期母乳喂养≥4个月龄儿童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人工喂养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婴儿早期母乳喂养时间对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显示母乳喂养4~6个月龄、母乳喂养≥7月龄间无差异,与人工喂养、母乳喂养≤2个月龄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母乳喂养≤2个月龄较人工喂养低,p<0.05。结论生后4个月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期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预防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