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乳酸清除率和血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9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后进行动脉血乳酸水平测定,6、12和24h后再次行动脉血乳酸测定,并计算12和24h后的乳酸清除率。入住ICU24h内,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统计28d死亡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乳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存活组12和24h后,乳酸清除率水平高于死亡组,而血乳酸水平低于死亡组(P均0.05)。所有患者12和24h后,乳酸清除率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和-0.347),而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和0.387)。结论 12h乳酸清除率和血乳酸水平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27-2828
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3例患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立即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根据评分分为极危重组(31例)、危重组(141例)、非危重组(211例)。同时检测血乳酸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极危重组血乳酸水平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均P〈0.01),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P〈0.01)。血乳酸水平与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0.891(P〈0.01)。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血乳酸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检测血乳酸水平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田庆玲  陆铸今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258-225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eitonin,PCT)、血乳酸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休克患儿入住危重监护病房时立即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根据评分分为极危重组(3例)、危重组(14例)、非危重组(16例)。同时检测血清PCT、乳酸,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极危重组血清PCT、乳酸水平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均P〈0.01),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均P〈0.01)。血清PCT、乳酸水平与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1(P〈0、05)和-0.890(P〈0.01)。结论:危重监护病房休克患儿血PCT、乳酸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检测PCT及乳酸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血乳酸增高的危重病患者的乳酸水平变化情况与7d、28d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ICU内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的患者共133例,比较7d、28d的病死率。按7d、28d存活或死亡情况分组观察一般资料、乳酸指标(/kICU乳酸高值,8h、24h乳酸清除率)、住ICU天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别按入院乳酸高值分组、按8h、24h乳酸清除率分组、按高乳酸时间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7d和28d病死率。结果:住ICU乳酸升高患者28d病死率较7d病死率明显升高(P〈0.01)。7d、28d死亡组患者乳酸值、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0.01),乳酸8。h清除率、24h清除率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1)。严重乳酸酸中毒组7d病死率、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高乳酸血症组(P〈O.01、0.05),28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而高乳酸血症组与乳酸酸中毒组之间观察值均无明显差异。各高清除率组与低清除率组比较,7d、28d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O.01),各中、低清除率组之间比较仅24h低清除率组28d病死率较中清除率组明显升高(P〈O.01),其余各观察值均无明显差异。高乳酸时间〉8hell、〉24h组7d、28d病死率均较〈8h组明显升高(P〈O.01),且28d病死率较7d病死率组明显升高(P〈O.05)。结论:ICU病房内血乳酸水平增高的危重病患者28d的总体病死率比7d病死率明显增加。人院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高乳酸时间均是评估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而且随着高乳酸时间的延长,28d病死率比7d病死率明显增高,在8h内将血乳酸降至正常范围内可能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乳酸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预测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BI患者148例,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n=117)和死亡组(n=31)。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96,9分≤GCS≤15分)和重度组(n=52,3分≤GCS≤8分)。比较各组第1、3、5天血乳酸及NSE水平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乳酸及NSE水平预测TBI患者死亡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BI患者血乳酸及NSE水平与GC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第1、3、5天血乳酸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且死亡组血乳酸及NSE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重度组第1、3、5天血乳酸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血乳酸及NSE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ROC曲线显示,第3天血乳酸及NSE水平两项联合预测TBI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22,95%CI:0.858~0.970),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87.0%。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组血乳酸及NSE水平与G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763、-0.820,P0.01),血乳酸与NSE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1)。结论:血乳酸与NSE水平升高与TB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乳酸联合NSE水平预测TBI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百草枯中毒患者乳酸、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1-2013-12百草枯中毒患者95例,按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入院时乳酸值、12h乳酸清除率和APACHEⅡ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分析。结果: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组患者入院时乳酸、APACHEⅡ评分、24h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乳酸、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与死亡呈正相关。12h乳酸清除率与死亡呈显著负相关。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乳酸清除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入院时乳酸和入院后24h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研究对象与预测中毒预后的良好指标百草枯血浆浓度面积接近。根据最佳截断值,乳酸、乳酸清除率、百草枯血浆浓度、入院APACHEⅡ评分、24hAPACHEⅡ评分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为0.727~0.909,0.667~0.921,0.485~0.642。结论: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死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与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01-2012-03入住我院内科ICU的231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139例)和死亡组(92例),比较2组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不同时段血乳酸清除率及APACHE Ⅱ评分;早期不同时段乳酸清除率与APACHE Ⅱ评分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乳酸、入院后6h及12h乳酸清除率、入院后各时段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及〈0.01),入院后24h、48h和72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6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也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与同时段APACHEⅡ评分存在负性直线相关关系。结论:ICU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入院后6h和12h)乳酸清除率对于判断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性心绞痛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分为缬沙坦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缬沙坦组术前1个月至术后1周均服用缬沙坦80~160 mg/d,观察支架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周的CRP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CRP无明显差别,术后24 h及72 h两组CRP均明显升高(P〈0.001),但缬沙坦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CRP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均P〉0.05。结论:缬沙坦降低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生化方面探讨开颅减压术对于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并评价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及乳酸的改变与大面积脑梗死减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49例,分为手术组及内科治疗组,内科治疗组给予脱水、支持及神经代谢药物、亚低温等常规治疗,手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12h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全部病人均于发病后12h内、36、72、120h采取静脉血,测定NSE、S100蛋白及乳酸的含量。结果 手术组存活病人术后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t=2.53、3.04,P〈0.05),且达峰值后下降速度较快,与内科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1、4.27,P〈0.05);而血清乳酸含量手术组术后3d内下降检测值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5,P〈0.05)。术后死亡病人血清中NSE和S100蛋白水平较存活者明显升高(t=2.48、2.63,P〈0.05),而乳酸含量死亡病人达峰值后降低值明显低于存活者(t=2.22,P〈0.05)。结论 血清中的NSE、S100蛋白及乳酸含量的变化可以为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心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Pcv-aCO2)和早期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01~2013-10收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82例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GDT)达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记录入院6 h Pcv-aCO2及患者入院后第一个24 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和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衰竭( SOFA)评分;并记录入院时、入院6 h、入院24 h动脉血乳酸,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以入院6 h Pcv-aCO2高低分为两组:A组( Pcv-aCO2<6 mm Hg)和B组( Pcv-aCO2≥6 mm Hg),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SOFA评分及病死率。以6 h乳酸清除率高低分为两组:C组(乳酸清除率≤10%)和D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根据28天病程转归分为死亡组(32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动脉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结果 B组较A组乳酸清除率低,SOFA评分及病死率高,入院6 h Pcv-aCO2与6 h乳酸清除率存在负相关( r=-0.324,P=0.003)。 D组病死率低于C组( P<0.05)。存活组APACHEⅡ评分较死亡组高,而入院时、6 h、24 h动脉血乳酸浓度均低于死亡组( P<0.05)。结论6 h Pcv-aCO2和6 h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GCS3~8分组26例,9~12分组11例及13.15分组63例,测定入院次日空腹血糖值。结果:血糖水平与GCS评分有明显关系,GCS评分13-15分组血糖为(6.59±0.33)mmol/1,9~12分组血糖为(7.18±0.45)mmol/1,3-8分组血糖为(13.96±1.61)mmol/1,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则越高(P〈0.05),而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可作为判断颅脑外伤严重程度的指标,控制高血糖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背景:心脏瓣膜置换后极易发生高血糖,对患者预后不利,而围术期血糖和患者的乳酸有密切的关系。目的:观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不同时间血糖及血乳酸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将63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标准治疗,血糖浓度维持于7.5-11.1mmol/L;实验组通过胰岛素持续输注进行强化治疗,血糖浓度维持于3.6-7.5mmol/L。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患者体外循环中及瓣膜置换后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随着瓣膜置换时间延长血乳酸水平都明显升高,并发生高乳酸血症,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都有血糖、血乳酸逐渐升高到再恢复正常的过程,尤其以置换后6h为最高;血糖值与血乳酸值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血糖与乳酸的相关系数为0.838,单侧P<0.01,证明两个变量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果提示,应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对控制心脏瓣膜置换中及瓣膜置换后血糖、血乳酸水平有利,可以降低患者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术期血糖与血乳酸的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乳酸及血肌酐总体水平的测定在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61例SAP患者入住ICU24h及ICU住院期间总体血乳酸及肌酐水平,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39)及死亡组(n=22),比较两组患者全血乳酸及肌酐水平与SAP病死率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在ICU住院期间总体血乳酸和肌酐水平(5.68±1.23)mmol/L和(135.19±13.02)umol/L均明显低于死亡组的[(10.66±1.34)mmol/L,P0.05)]和[(309.53±18.26)umol/L,P0.01]。血乳酸、血肌酐总体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乳酸和肌酐总体水平可预测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刘志凡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91-2991,299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24h血糖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为两组:A组31例(GCS 3~5分),B组50例(GCS 6~8分);测定入院12h和24h内血糖,出院时根据GCS预后评分表(GOS)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C组,GOS 4~5级),预后较差组32例(D组,GOS 1~3级)。结果 A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10.87±3.94)mmol/L,B组为(6.43±2.30)mmol/L,A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14.46±2.83)mmol/L,B组为(8.53±3.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评分愈低者血糖值愈高,持续时间愈长,两者呈负相关;C组伤后12h血糖均值为(6.37±2.51)mmol/L,D组为(10.73±3.76)mmol/L;C组伤后24h血糖均值为(8.76±2.12)mmol/L,D组为(14.32±2.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值高者预后较差。结论颅脑损伤后血糖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则伤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复温速度对重症颅脑外伤亚低温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9例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13,复温速度0.1℃/h)、Ⅱ组(n=13,复温速度0.2℃/h)及Ⅲ组(n=13,复温速度0.3℃/h)。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每日测定血糖、血细胞分析、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每日进行GCS评分,并于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疗效。结果复温达36.5℃时及达标后24 hⅢ组颅内压监测(ICP)明显高于Ⅰ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达标后72 h GCSⅠ组、Ⅱ组均高于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高于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Ⅰ组、Ⅱ组GOS明显优于Ⅲ组(P<0.05),Ⅰ组与Ⅱ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复温达36.5℃时及达标后24 hⅢ组血糖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慢的复温速度可改善脑灌注,减轻脑水肿,有效保护神经功能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求重症创伤患者早期的全身血管阻力指数变化与血乳酸及乳酸清除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02我院急诊ICU(E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16例,根据患者14d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7)及存活组(n=79);分别记录患者入院初始及24h内动脉血乳酸、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6h或12h乳酸清除率[(初始乳酸6h或12h乳酸)/初始乳酸×100%]和人院后第14d的生存状态。结果:入院时死亡组及存活组乳酸值明显高于正常值,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h后死亡组乳酸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开始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液体复苏早期两组的血乳酸均开始下降,乳酸清除量与SVRI变化量呈相关性。但复苏后各时间点测量的死亡组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VRI明显升高,随着液体复苏的进行,乳酸和SVRI都明显下降。结论:重症创伤患者在早期的与血乳酸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在PiCCO的指导下给予液体复苏,可以降低乳酸,提高乳酸清除率,改善患者组织缺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年龄大于70岁的126例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1.4 mg/L〈CysC〈2.1 mg/L,49例;B组:2.1 mg/L≤CysC〈2.8 mg/L,36例;C组:Cys C≥2.8 mg/L,41例。比较并分析血乳酸、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率过滤(eGFR)、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及尿量与CysC的关系。结果随着血清CysC值的升高,BNP、Scr升高,LVEF、eGFR、Ccr及尿量降低(F=3 582.13、3 894.61、777.43、1 956.73、1 100.09、4 327.48,P均〈0.05),而血乳酸虽有升高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4,P=0.06);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与Scr、BNP呈正相关(r=0.732、0.613,P均〈0.05),与LVEF、eGFR、Ccr及尿量呈负相关(r=-0.421、-0.865、-0.804、-0.689,P均〈0.05)。结论血清CysC与肾、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老年脓毒症AKI患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王建清  盖延廷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0-1852
[目的]探讨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GOS 5分)62例,中残(GOS 4分)53例,重残(GOS 3分)32例,植物生存(GOS 2分)12例,死亡(GOS 1分)64例.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GCS评分、年龄、脑疝与否及手术减压时间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因素.伤后1.5 h内完成手术减压者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31例(13.9%)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占74.2%(2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高,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手术减压时间是唯一可控制的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发病后1.5 h内手术减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及其6 h清除率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8例重症患者,入ICU时检测其动脉血乳酸水平,并在6 h后复检,计算出该患者6 h血乳酸清除率及相应的A-PACHEⅡ评分;根据疾病的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3例)和死亡组(15例);按患者入ICU时的血乳酸浓度,将患者分为高乳酸血症组(38例)和乳酸性酸中毒组(20例);根据6 h血乳酸清除率值,将患者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23例)和高乳酸清除率组(35例)。结果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患者的6 h血乳酸清除率高[(38.74±2.24)%vs.(16.28±2.31)%,P<0.01],而入ICU时的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组患者病死率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乳酸性酸中毒组(P<0.05);低6 h血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病死率高于高6 h乳酸清除率组(43.43%vs.14.28%,P<0.05),两组间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患者随着血乳酸水平增加APACHEⅡ评分也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而6 h血乳酸清除率对患者的预后评估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SIG(the 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与动脉血乳酸(Lac)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急诊抢救室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外伤后28 d预后情况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生存组(81例)和死亡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rSIG与动脉血Lac及两者联合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GCS评分及rSIG均明显高于死亡组,动脉血Lac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GCS评分、rSIG、动脉血Lac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SIG联合动脉血Lac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率的预测能力优于rSIG(P<0.05),但与动脉血Lac比较(P>0.05)。结论rSIG、动脉血Lac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