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喉患者使用抗毒素治疗以来,死亡率大减,已为临床医生所熟习。早期治疗效果尤佳。但绝非理想药物,因患病第一天即开始治疗注射抗毒素,仍有死亡率,晚期治疗则死亡率迭增。国内李氏指出,在1312例中,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注射抗毒素者其死亡率分别为3.1%、5.3%、9.5%。骆氏分析608例患者,第一天治疗者死亡率竟高达9.9%。祖氏分析555例患者第1-4天治疗者其死亡率为5.3%。国外Holts氏分析4,071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治疗者其死亡率分别为0.27%、1.67%、3.77%。Beckman氏分析8991例,第一天、第二天与第三天治疗者,其死亡率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天灸药膏及不同穴位组合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末每组20例。天灸1组、天灸2组选用生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天灸3组、天灸4组选用炒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天灸1组、天灸3组穴位选取双侧肺俞、风门、膏肓;天灸2组、天灸4组穴位选取双侧大杼、膈俞、肾俞。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 4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过两两比较发现天灸1组、天灸3组疗效优于天灸2组、天灸4组,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天灸1组与天灸3组、天灸2组与天灸4组比较,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门、肺俞、膏肓穴位组合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生白芥子与炒白芥子制备的天灸药膏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不同电针频率、时程预处理大鼠,探讨总结诱导心肌缺血耐受的最佳电针预处理方案。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低频3、7天组、中频3、7天组、高频3、7天组。应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缺血模型;低频电针组均给予2Hz低频电流针刺心俞穴,中频电针组予50Hz,高频电针组均予100Hz,应用生理记录仪监测心率、J点差值和收缩压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K、CK-MB、LDH含量。结果:低频7天、中频7天、高频3天和7天组均可以使心肌缺血大鼠心率、J点差值和收缩压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7天组心率、J点差值和收缩压下降最显著,与低频、中频、高频3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3天、7天组、中频3天、7天和高频3天、7天组血清CK、CK-MB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7天组和中、高频3天、7天组血清LDH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7天组血清CK、CK-MB、LDH含量均低于低频3天和高频3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频电针心俞穴连续7天预处理,可以较好的诱导随后发生的急性心肌缺血预适应,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对脱敏组方配合敷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30天组30例、45天组32例、60天组35例,均采用脱敏组方配合敷脐疗法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30、45和60 d。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30天组、45天组6、0天组的痊愈率分别为56.7%、78.1%、91.4%,愈显率分别为73.3%、90.6%、97.1%。30天组与45天组对比,痊愈率、愈显率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5天组与60天组对比,愈显率相近(P>0.05),但痊愈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0天组与60天组对比,痊愈率、愈显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停药6个月后,3组1级率分别为46.7%、65.6%、80.0%。30天组与45天组对比,1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5天组与60天组对比,1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0天组与60天组对比,1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时间与脱敏组方配合敷脐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存在一定的时效联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生血方治疗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脊柱退行性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前3天至术后21天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生血方口服。观察两组患者血象检查及对Ig G、Ig M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术后3天两组Hb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天至21天两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呈现上升趋势,术后7天、15天、21天与术后3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P0.05)。两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明显升高,术后7天、15天、21天与术后3天比较明显升高(P0.05),术后7天、15天、21天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天、15天、21天Ig M、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生血方能够改善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贫血,提高Ig M、Ig G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八珍汤结合化疗药物治疗小鼠S-180肉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腋下移植肿瘤建立S-180肉瘤模型,分别观察给予10天环磷酰胺(CP)、10天CP+八珍汤、6天CP、6天CP+八珍汤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药物毒性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外周白细胞计数。结果 10天环磷酰胺(CP)、10天CP+八珍汤、6天CP、6天CP+八珍汤对小鼠S-180肉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10天CP+八珍汤和6天CP+八珍汤组的药毒指数均大于0.8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目高于10天CP组和6天CP组(P0.05),且6天CP+八珍汤组的效果优于10天CP+八珍汤组。结论八珍汤结合化疗药物治疗S-180肉瘤有一定作用,但需结合适度化疗疗程方能达到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头穴电刺激脑梗死大鼠不同时间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健康雌性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及头穴电刺激组,每组又分为治疗1天、3天、7天、14天4个亚组,每组15只。头穴电刺激组、模型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假手术对照组只分离动脉不结扎插线。对3组大鼠Zea Longa评分,造模24 h内对头穴电刺激组大鼠针刺大椎、百会进行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1天、3天、7天、14天,其余两组于每天相同时间将大鼠固定于实验台上,不予处置。在治疗后1天、3天、7天、14天对各组大鼠进行评分,断头取脑,用PT-PCR方法检测Caspase-3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穴电刺激治疗14天组和治疗7天组Zea Longa评分疗效显著(P〈0.05);头穴电刺激组中治疗14天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1天、3天(P〈0.05)。结论:对急性脑缺血性脑梗死大鼠行头穴电刺激治疗,可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14天疗程对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箍围法对促进糖尿病大鼠感染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基础治疗组、青霉素外敷组、清热解毒箍围组4组,每组15只,各组于造模后次日给药。模型组予肌注生理盐水0.3 m L,基础治疗组予肌注青霉素钠溶液0.3 m L,青霉素外敷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创面湿敷青霉素钠溶液0.9 m L,清热解毒箍围组予基础治疗结合创面周围箍围药箍围。于造模后特定时间观察创面变化、创周皮肤温度、创面面积、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结果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热解毒箍围组与模型组、基础治疗组、青霉素外敷组比较,创面温度均明显降低(P0.01)。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与模型组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第3天、第7天清热解毒箍围组与青霉素外敷组比较,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P0.01)。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组间比较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清热解毒箍围组、青霉素外敷组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0.01),清热解毒箍围组明显高于青霉素外敷组(P0.01)。各组组内不同时间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比较,第7天均明显高于第3天(P0.01),第14天均明显高于第3天(P0.01),第21天均明显低于第7天(P0.01),第21天均明显低于第14天(P0.01)。结论清热解毒箍围法对促进糖尿病大鼠感染性溃疡愈合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的消肿止痛作用。方法将88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于术后用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照组用痔疾洗液湿热敷。两组疗程均为14天,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及外痔水肿情况,并于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比较,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7天比较,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比较,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7天比较,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7天、第14天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第14天与第7天、第14天与第2天比较,水肿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可明显减轻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患者的肛门出血、疼痛、渗液、充血、水肿等术后症状,临床疗效优于痔疾洗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脑欣滴丸干预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38例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脱落2例,完成67例;试验组脱落6例,完成63例。对照组采用福辛普利钠或缬沙坦治疗,若降压疗效欠佳加用硝苯地平控释片(CCB)类药物或利尿剂;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脑欣滴丸联合干预。疗程均为28天。分时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杜氏高血压生活量表积分变化,以及血清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7天、14天、21天和28天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时DAR S、DHI-S总积分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点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时高血压杜氏生活量表总积分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14天、21天、28天时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28天,2组GMP-140水平分别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2组TXB2水平分别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8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4天、28天,2组PAI-1、t-PA水平与0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8天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舒脑欣滴丸对高血压眩晕血瘀证患者进行合理干预,可改善患眩晕程度及生活质量,并在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天冬外观性状和显微特征差异,为进一步完善天冬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同产区天冬药材,比较药材形状、表面、质地和显微特征。结果:四川、贵州、广西产的天冬个头适中;重庆产的天冬个头较小;云南、野生天冬个头大,云南产的天冬颜色更深,野生的颜色偏灰暗。云南产的天冬皮层和中柱比大;四川、贵州、广西、重庆的次之;野生的较小。四川产的天冬未见石细胞;广西、贵州、云南产的可见石细胞和草酸钙针晶,重庆产的天冬的石细胞较多,草酸钙针晶较长;野生天冬石细胞最多,草酸钙针晶最长。结论:由于生长环境和种内差异,不同产区天冬在外观性状和组织特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归胶补血糖浆改善气血亏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 诊断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已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治疗的144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 72 例。2 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加予归胶补血糖浆口服,2 组均治疗14 d。记录并比较2 组患者的失 血量,术前及术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D-二聚体(D-D) 等指标。比较2 组的临床疗 效。结果:治疗14 d 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1 天、第3 天,2 组Hb 水平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7 天、第14 天,2 组Hb 水平均升高。治疗组术后第1 天、 第3 天、第7 天的Hb 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4 天的Hb 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3 天、第7 天、第14 天的Hb 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2 组术后第3 天的 Hb 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 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7 天的Hb 水平均较术后第3 天升高(P<0.05),对照组 术后第7 天的Hb 水平低于术后第1 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14 天的Hb 水平较术后第1 天、第3 天、第 7 天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14 天的Hb 水平低于术前(P<0.05),高于术后第3 天(P<0.05)。治疗 组术后第14 天的Hb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 天,治疗组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 天、第 3 天,2 组Hct 水平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7 天、第14 天,2 组Hct 水平均升高。治疗组术后第3 天、第7 天 的Hct 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4 天的Hct 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照组术后第3 天、第7 天、第14 天的Hct 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2 组术后第3 天的Hct 水平均 低于术后第1 天(P<0.05),术后第7 天的Hct 水平均较术后第3 天升高(P<0.05)。治疗组术后第14 天的 Hct 水平较术后第1 天、第3 天、第7 天升高(P<0.05)。对照组术后第14 天的Hct 水平低于术前(P< 0.05),高于术后第3 天(P<0.05)。治疗组术后第14 天的Hct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 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服用归胶补血糖浆能减少隐性失血,改善贫血及气血亏虚症状,促进康复,且不增加血栓 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术水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炎性因子IL-2、IL-10、IL-17的影响。方法:用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和醋酸灌肠法分别对SD大鼠进行溃疡性结肠炎造模。将SD大鼠随机分为联合造模组(联合组)、醋酸造模组(醋酸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白术治疗组(白术组)。除白术组,各组均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并在造模成功后第1天、第15天、第29天根据情况分别取样观察,检测血清IL-2、IL—10、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另外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化、病理组织学评分(TDI)和结肠组织粘膜损伤评分(CMDI),并对各组炎性因子、粘膜评分和病理评分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IL-2,与空白组比较,联合组(第1天、第15天)和醋酸组(第1天)显著降低;而联合组第15天与醋酸组第15天比较显著降低。白术组第15天与联合组第15天有显著差异;IL-10,与空白组比较,联合组(第1天、第15天)和醋酸组(第1天、第15天、第29天)显著降低。白术组第15天,对照纽有显著降低;IL-17,与空白组比较,联合组(第1天、第15天)和醋酸组(第1天)显著升高;而醋酸组第15天与联合组第15天比较显著降低。CMDI,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升高。TDL与空白组比较,醋酸组(第1天)、联合组(第1天)有显著升高。相关性:IL-2与TDI显著相关。IL-2、IL-10、IL-17与CMDI显著相关。结论:白术水提物能纠正二硝基氯苯致敏联合醋酸灌肠法造成的大鼠免疫紊乱,其机理可能与其调节炎性因子IL-2、IL-17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臭氧消毒技术对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2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及对照组120例,观察组予以臭氧消毒技术处理伤口,对照组用传统消毒技术处理伤口。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第9天伤口愈合等级及第3天、6天、9天、12天创面新生表皮组织面积比率的变化。结果: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第9天创面甲级愈合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第6天、第9天、第12天,观察组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消毒技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修复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电针组、针刺组与空白组,每组30只。再将其随机分入5个治疗时间点,即1天组、3天组、5天组、7天组、9天组,每小组6只。在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处用造模装置制造压疮后针刺组取压疮局部皮肤进行傍刺治疗,电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观察治疗过程中创面/修复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与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压疮皮肤Ang-1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3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针刺5天组低于针刺3天组(P0.05);大鼠压疮皮肤组织Ang-2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1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空白1天组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与7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7天组(P0.05);电针5天组高于针刺5天组(P0.05);针刺5天组高于空白5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电针5天组低于电针3天组(P0.05);针刺7天组低于针刺5天组。结论:电针傍刺能促进大鼠压疮皮肤创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压疮皮肤中Ang-1及Ang-2表达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汤治疗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桂枝汤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每次10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8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14、28天时对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进行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愈显率分别为96.67%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持续时间在治疗7天、14天、28天时均降低(P0.05);发作频率治疗组在治疗7天、14天、28天时,对照组在治疗14天、28天时降低(P0.05)。治疗14天时治疗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对照组瘙痒程度、风团直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比治疗7天时降低(P0.05);治疗28天时治疗组瘙痒、风团直径,对照组发作频率,比治疗14天时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7天时风团直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14天时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发作频率,28天时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汤可安全有效治疗寒冷型荨麻疹风寒束表证,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2例(5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14天、30天、90天对患者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眼仪检查,并行主观干眼症状评分。结果术后7天、14天、30天干眼症状调查表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较术前均有所增加,泪膜光干涉图像正常比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均于术后90天时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小梁切除术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降低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口服滋阴活血方对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眼表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5例(6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30只眼)和对照组28例(30只眼),两组均行上方角巩缘3.2mm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折叠式)植入术,手术前后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3天至术后21天口服自拟滋阴活血方。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7、21、30天干眼相关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角膜荧光染色变化情况。结果①干眼相关症状评分:治疗组术后1天、7天明显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天、7天、21天、30天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P〈0.01);组间术后比较,第7天、21天、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与术后1天、7天、21天、30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比较,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泪膜破裂时间:治疗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缩短(P〈0.05);组间术后比较,第7天、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各观察期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始终高于术前(P〈0.05,P〈0.01);组间术后比较,第术后7天、21天、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可短期内影响患者的泪膜及眼表,围手术期口服滋阴活血方可缓解术后泪膜及眼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肌肉再生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24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进行每日一次的电针委中治疗,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3组分别于治疗后的1天、3天、7天同步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Beclin1、p62表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1天、3天、7天模型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1),3天、7天电针委中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3天、7天模型组p62表达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1天、3天、7天电针委中组p62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促进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上调,提高自噬水平,促进p62蛋白的分解,有利于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将40例正常分娩产妇分为两组:给药组在产后第1天开始服用葛根汤提取剂7.5g/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测定分娩后第3天、第5天乳汁分泌总量(授乳时间前后测定)、婴儿体重、分娩第5天的各种激素值。 结果:乳汁分泌总量:给药组初产和经产妇在分娩第3天时平均为50.2ml、52.1ml,第5天为388.0ml、442.0ml;对照组第3天137.9ml、第5天为271.7ml,给药组第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