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62例,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4个月(16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10mg、20mg均能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进一步降低降低IMT(P<0.05)、TC、LDL-C(P<0.05)和升高HDL-C水平(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可作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斑块形成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1次;对照组52例,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每天1次,共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和斑块大小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 6个月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缩小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吴卫  卢理英  邹颖 《海峡药学》2012,24(5):204-205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调脂作用.方法 选择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 治疗组颈动脉IMT在12个月后缩小显著(P<0.05).血脂变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初诊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可以稳定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4.
阿托伐他汀治疗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脂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血脂患者予晚上临睡前服阿托伐他汀,剂量20mg,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硬化指数(TC—HDL-C)/HDL-C、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治疗后为(0.68±0.18)mm,与治疗前(1.26±0.02)mm比较,P〈0.05,降低TC、LDL-C、TG、(TC—HDL-C)/HDL-C、Lp(a)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A)患者血脂和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及门诊就诊时经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斑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变化。结果治疗后TC、TG、LDL-C、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并减小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经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阿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及饮食控制,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血脂降低水平同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斑块IMT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P<0.05);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无明显的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除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外,还有稳定甚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选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IMT、血脂、斑块面积变化,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患者的斑块面积,有效调节血脂,预防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1、3、6、12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并测定其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51例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TG在治疗1个月后开始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斑块未见缩小;治疗3个月后,粥样斑块的IMT由(2.23±0.32)mm下降(1.69±0.22)mm,下降幅度为31.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延缓和稳定作用,对血胆固醇增高的心脑血管病人,及周围大动脉斑块的病人都能获益,从而降低了中风和慢性闭塞性周围动脉硬化,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结果观察组CRP、TC、TG、LDL、HDL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萍乡市中医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IM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美托洛尔25~50 mg/d),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C反应蛋白(CRP);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检出率。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的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及斑块检出率显著降低(P值〈0.05);治疗组的CRP、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及斑块检出率的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美托洛尔可以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不同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及对冠心病患者炎症指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来某院开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6例作为观察对象,选择红蓝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和实验组(辛伐他汀片40mg)各3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血脂水平、炎症指标,统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实验组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理想,对于血脂水平与炎症反应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可有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嵇继宇  司慧丽  王宏△ 《天津医药》2016,44(11):1377-1380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 16 (CXCL16) 及 CD36 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并发大动脉粥样硬化(LAA)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合并 LAA 性脑梗死的患者(脑梗组) 50 例、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者(斑块组) 50 例; 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50 例。各组均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计算各组体质指数 (BMI), 同时检测各组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空腹血糖 (FBG),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测定各组血清 CXCL16 及 CD36 水平。Logistic 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 LAA 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斑块组和脑梗组 BMI、 TG、 TC、 LDL-C、 FBG 水平高于对照组,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 脑梗组 TG、 TC、 LDL-C、 FBG 水平高于斑块组, BMI、 HDL-C 水平低于斑块组(P<0.05)。对照组、 斑块组及脑梗组的 CXCL16 和 CD36 水平均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高 TG、 LDL-C、 FBG、 CXCL16 及 CD36 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合并 LAA 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 CXCL16、 CD36 水平可作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血清 CXCL16、 CD36 水平有助于预测 LAA 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高龄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方法 58例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mg/次,1次/d,治疗1年,分别监测治疗前和治疗3、6、9个月及1年时总胆固醇(TC)含量、三酰甘油(TG)浓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推算颈动粥样硬化斑块的积分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血清中TC、TG、LDL-C的浓度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HDL-C的浓度水平增高(P<0.05);治疗6、9个月及1年时,TC、TG及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HDL-C水平显著增加(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与IMT药物治疗1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血脂的浓度,还能稳定及逐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抗家兔内膜损伤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2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7例、病理组7例、用药5周组7例及用药9周组8例。实验前后抽血测定血脂全套,主动脉标本用作普通光镜、透射电镜及斑块面积检查。结果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用药组血管内膜厚度、内膜中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SMC)明显减少,未见合成型SMC,用药9周组与病理组相比斑块面积减小。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尔硫芯卓对实验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讨钙拮抗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地尔硫芯卓组,每组9只。观察实验后家兔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在各组间的含量变化,测定实验结束时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及显微镜下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高脂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IL-6、CR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明显降低(P<0.01);与高脂组相比,地尔硫芯卓组TC、LDL-C、IL-6、CRP降低(P<0.01),主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明显降低(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地尔硫芯卓组IL-6明显降低(P<0.01),CRP、TC、TG明显升高(P<0.01)。结论:钙拮抗剂地尔硫芯卓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和抗氧化、减少炎性介质IL-6、CRP的释放、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刘翔宇 《药品评价》2021,(5):301-304
目的:探究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焦作市人民医院EH并AS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可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某院内科就诊10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基础治疗及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即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变: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彩色多普勒仪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积分变化,肝脏超声影像下脂肪肝病变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LDL-C、HDL-C、hs-CR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γ-GT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G、TC、HDL-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IMT及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肝脏超声的改变:2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肝脏超声分度均有显著差异(Z1=-3.055,P=0.002;Z2=-2.753, P=0.006),而2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7,P=0.16)。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ACS)的疗效。方法  71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治疗组 ,随访 6个月 ,观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服药前后纤维蛋白原 ( FIB)、C反应蛋白 ( CRP)的变化。结果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紧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 /冠状动脉搭桥术 ( CABG)因缺血再住院发生率下降 ,FIB、CRP减少。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ACS,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