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经典学名著读书活动一、单项选择题1、朱丹溪认为“中风大率主()虚”。A、气B、血C、津D、阳E、阴。2、朱丹溪认为“中风治痰,气实能食,用()”。A、竹沥B、荆沥C、姜汁D、半夏E、山楂。3、朱丹溪认为“中风治痰,气虚少食,用()”。A、竹沥B、荆沥C、姜汁D、半夏E、山楂。4、朱丹溪认为“本草()治湿,上下俱可用”。A、独活B、茯苓C、苍术D、防己E、滑石。5、朱丹溪认为“治消渴神药”是()。A、川黄连B、生藕汁C、生地汁D、人乳汁E、天花粉。6、朱丹溪认为“诸痛不可用()”。A、人参B、黄芪C、甘草D、熟地E、当归。7、朱丹溪认为阴虚发热“四物汤加()是降火补阴之妙药”。A、黄芩B、黄连C、黄柏D、栀子E、知母。二、论述题戴思恭对朱丹溪提出的“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有哪些发挥?读经典学名著读书活动《金匮钩玄》学习辅导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Z择题1、B;2、B;3、A;4、C;5、E;6、A;7、C二、论述题戴思恭在其师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有余便是火”、“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之论的基础上,对气血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阐发。指出气血之失常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并对气血盛衰的病机统...  相似文献   

2.
一、单选题1.气血病变与外科疾病发病机理密切相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气血盛衰密切相关B、气血盛衰与外科病的预后密切相关C、局部气血凝滞是外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之一D、气血虚外疡易起发、破溃E、气血充足外疡易生肌长肉,迅速愈合2.下列哪项外,均正确反映了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关系()A、经络局部虚弱成为外科疾病发病条件B、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发病机理之一C、有头疽生于项两侧者难以起发D、臁疮生于内臁者较生于外臁者易于收口E、经络是传导毒邪的通路3.夏季生疮疡其成因多为()A、风邪B、寒邪C、暑湿D…  相似文献   

3.
l.诊法是: A.望、闻、问、切。 B.四诊合参。 C.诊察疾病的方法。 D.诊断疾病的方法。 E.诊治疾病的方法。2.神的物质基础是: A.气血。B.津液。C.精气。 D.营血。E.营气。3.“假神”的病机是: A.阴虚阳微。B.气血两亏。 C.脏腑精气将竭。D.气血阴阳俱虚。 E.以上都不是。4.患者突然跌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 四肢抽动,口中作声,你诊断是: A.痴病。B.狂病。C.癫病。 D.中风。E.中暑。5.观肌肉的坚软,可知: A.脾气的盛衰。B.胃气的虚实。 C.正气的盛衰。D.气血的盈亏。 E.营卫的强弱。6.病人卧时头身前屈成团者为: A.气虚。B.阳虚。…  相似文献   

4.
《湖南中医杂志》2006,22(1):85-88
一、医学基础理论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1.“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失D.阴阳转化E.阴阳平衡2.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治疗是()A.肝火旺泻心火B.肝火旺泻胆火C.肝火旺泻脾D.肝火旺泻肺E.肺热旺泻大肠3.肝主疏泄总的含义是说肝能()A.调畅气机B.运行血液C.调节情感活动D.输布津液E.协助消化4.“肝肾同源”的理论依据是()A.同属于下焦B.同为相火所寄C.精血相互化生D.疏泄与封藏相反相成E.肝肾之阴相通5.在气与血的…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A型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内。) 1.下列脉象除……以外均在浮位()。 A.洪脉;B.乳脉;C.濡脉;D.散脉;E.牢脉。 2.气虚证常见的脉象为()。 A.细脉;B.微脉;C.虚脉;D.涩脉;E.短脉。 3.诊察疾病的方法是()。 A.察阴阳;B二明脏腑;C.四诊合参;D.用八纲;E.以上都不是。 4.肾虚的面色可见()。 A.青;B.赤;C.黄;D.白;E.黑。 5.舌体瘦薄色淡,其主病为()。 A.阳虚;B.气血两虚;C.阴虚;D.气滞;E.寒凝。 6.枕项痛属()头痛。 A.足厥阴经;B.足少阴经;C.足阳明经;D.足太阳经;E.足少阳经…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气血盛衰B、脏腑功能失调C、阴阳失调D、经络阻塞2、下列除哪项外,均正确反映了脏腑功能与外科疾病的关系()A、脾胃湿热,火毒蕴结可以发为疮疡B、诸痛痒疮皆属于心C、体表疮疡可以影响脏腑而发生病变D、“五善七恶”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3、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身热乏力,面色少华,脉数乏力,治宜()A、内托法B、补法C、透脓法D、补托法4、颈后皮肤初起如粟米样丘疹,继而增大坚硬,肿胀作痛,…  相似文献   

7.
一、单项选择题正.我国现存最早对女性生理、病理有较系统论述的医书为:A《金匾要略》B.《诸病源候论》已《千金要方》D.《黄帝内经》E.《妇人大全良方》2.曾用“皮工”之法,以五倍子作汤洗座治疗阴挺下脱的古代医家为:A陈自明B.朱丹溪C.张仲景D.孙思边E.华忙3.胞宫籍胞脉、胞络与以下何脏取得直接或间接的联系:A.心脾B.肝脾C.心紧D.肝肾E.脾肾4.胞宫属‘育恒之腑”,故其在经间期、妊娠期的生理功能主要为:A.泻而不藏B.藏而不泻C.既藏又泻D.孕育功能E.不藏不泻5.月经的产生是:A脏腑、经络、天癸协同作…  相似文献   

8.
1.心悸而烦、善惊梦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的最佳方剂为()。 A、安神定志丸;B、朱砂安神丸;C、荃桂术甘汤;D、温胆汤;E、二陈汤。 2.治疗痰浊奎塞导致的胸痹,其最佳选方为()。 A、括萎燕白白酒汤;B、括篓燕白桂枝汤;C、括萎燕白半夏汤;D、温胆汤;E、涤痰汤。 3.临床上见到多次发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嚓拳握、呼吸气粗、舌苔薄白、脉沉弦,是属厥证中的()。 A、暑厥;B、血厥;C、气厥;D、食厥;E、痰厥。· 4.提出郁证要区分“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医家是()。 A、刘河间;B、李东垣;C、张景岳;D、朱丹溪;E、叶…  相似文献   

9.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07,20(7):53-53,F0004
一、单向选择题1.张子和认为“三消之说当从()断”。A、风B、火C、湿D、燥E、寒2.张子和认为“天地之()常则安,变则病”。A、日B、月C、水D、火E、气3.张子和认为“凡见喜怒悲惊思之证,皆以平()火为主”。A、肝B、心C、脾D、肺E、肾4.张子和认为“嗽分六气毋拘以()”。A、风B、火C、湿D、燥E、寒5.张子和认为“目疾头风()最急”。A、发汗B、催吐C、攻下D、出血E、补益二、论述题张子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儒门事亲》学习辅导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E3、B4、E5、D二、论述题张子和不仅是“汗吐下三法…  相似文献   

10.
“正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目前对它的内涵有两种不同的规定:一者为单纯“机能”;一者为结构(物质)和功能(活动)。笔者认为,正气应是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统一。首先,“正气”应有组织结构方面的含义。即指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和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只有人体的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等基本物  相似文献   

11.
<正>骨不仅主于肾,而且是由整个脏腑、阴阳、气血、津液所主,尤其督脉对骨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故脏腑健,经脉盛,阴阳、气血、津液充和,必筋骨健壮而无病,也不易得病。反之,脏腑虚,经脉弱,阴阳、气血、津液虚亏逆乱,筋骨失养,内生邪气,加以外邪,内外合  相似文献   

12.
中焦乃脾胃肝胆,脾胃者,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及气血津液的生化均赖于此纳化转输司布,故中焦乃“泌糟粕,蒸津液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健旺则已,虚衰疾生,因此谓“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脾胃不可不健、不调。肝胆者,疏泄也,脏腑经络器官等均有赖于此而  相似文献   

13.
赤艺  程为平  温伟 《陕西中医》2020,(10):1507-1509
探究中医针刺及方药对痴呆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通过研究各学者对于痴呆机制、症候特点及治疗的临床经验,认为痴呆病机可以从气血津液探究,早期病起气病,从虚实认识,进而进展血分,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之症。而津液发病者实证多为痰浊,虚症多是津液(精血)之不足,导致脑髓失养而发病。从经络发病认识,多与督脉、少阳、少阴及太阴经相关,盖因经络气血不畅,脑脉不通,或是经络气血不足,髓海失养,并结合经络脏腑理论,深层次探究经络对痴呆发病的影响。治则上从三因而论,作到个体化的治疗。针灸取穴可取头针、体针或是配合中药治疗,达到气血平衡,阴阳调和。故总结发现针刺方药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多选题[A型题] 1、形成面色黄的病机主要是( ) A、肾阴亏损 B、肾阳不足 C、心肺气虚 D、脾虚湿蕴 E、阴寒内盛 2、两颧潮红娇嫩属( ) A、阳盛外热 B、虚阳上越 C、阴虚火旺 D、气虚发热 E、心火上炎 3、下列哪一项不属正常舌象( ) A、舌体柔软 B、舌体活动自如 C、舌体色淡质嫩少苔 D、舌色淡红 E、舌苔薄白 4、舌苔有根、无根,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 A、脏腑虚实 B、胃气有无 C、气血盈亏 D、邪气盛衰 E、津液存亡 5、热渐盛而伤津的舌象是( ) A、舌苔由白转黄 B、舌苔由薄转厚 C、舌苔由润转燥 D、舌苔由灰转黑 E、舌苔由密转疏 6、黄燥苔常见于( ) A、表热证 B、虚热证 C、假热证 D、湿热证 E、实热证 7、舌中部出现芒刺多为( )  相似文献   

15.
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 A.阴阳的相互转化。 B.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C.阴阳的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性。 D.阴阳的属性划分的有条件性。 E.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性。2.下列哪种治法属“阳病治阴”? 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 C.壮水制火。D.益火消阴。 E.以上均非。3.“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为: A.阳虚。B.阴虚。C.阳盛。 D.阴盛。E.阴阳俱虚。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适用于: A.阳盛证。B.真热假寒证。 C.寒热错杂证。D.阳虚证。 E.以上均非。5.言昼夜之阴阳,下半夜为: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 E.阴中之至…  相似文献   

16.
一、单选题A型题1.周代时外科医生的名称是()A大夫B疡医C疾医D医官E扁鹊2.溃疡之证,出现不足之脉,其病理属()A正未虚,邪未去B正未虚,邪已去C正已虚,邪已去D正气盛,邪气衰E正气盛,邪气盛3.外科疾病发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A情志内伤B特殊之毒C火毒、热毒D风温、风热E寒湿、湿热4.  相似文献   

17.
肝藏象的免疫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中的免疫一词 ,最早见于明代《免疫类方》 ,但有关免疫的资料却在先秦文献中已屡见记载。中医学中虽没有现代免疫学的理论 ,但类似免疫的概念却处处反映在脏腑、气血、津液、阴阳虚实等基本理论中。脏腑、气血和津液既是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又是某些功能的具体反映 ,其中也体现了现代医学所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内经》中有“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等论点 ,中医所谓的正气 ,应当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 ,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的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广义而言 ,正气还应当是指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和…  相似文献   

18.
<正> 经络或称经脉,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百节、五官孔窍联系的通道。故《灵枢·海论》有:“夫十二经脉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之说。凡人体营卫之出入,气血之流通,津液之化行,气机之升降……都是通过经络的路径而实现的。经络的基本病机是:经络的功能偏盛偏衰,经络的运行逆乱和郁滞不畅。经络虚衰,常指经络及其络属的脏腑中营卫气血津液不足,不能濡润温养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以致功能低下,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化行不能化行而引起的病变。经络偏盛,常指其功能太过,生克反常而为病。无论是经络的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中医杂志》2004,20(1):69-70,F003
试题部分一、医学基础理论题 (30分 )(一 )A型题 (请在下列每题 5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将代码填入题干后括号内。每题 0 .5分 ,共 1 0分 )。1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是说明 (   )A、阴阳相互对应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相互平衡2 .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   )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E、泻南补北3.前人有“腑病以   为补”的见解 (   )A、实B、满C、虚D、升E、通4 .“精血同源”说明了以下哪两脏的关系 (   )A、肝与…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导报》2004,10(2):73-75
试题部分一、医学基础理论题 (3 0分 )  (一 )A型题 (请在下列每题 5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将代码填入题干后括号内。每题 0 .5分 ,共 10分 )1、“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是说明 ( ) A、阴阳相互对应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相互平衡2、以下哪种治法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 ( ) 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E、泻南补北3、前人有“腑病以—————— 为补”的见解 ( )。 A、实B、满C、虚D、升E、通4、“精血同源”说明了以下哪两脏的关系 ( )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