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 2 0 0 1年~ 2 0 0 3年收治 2 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 ,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0例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为 7~ 16岁(平均年龄 9 5岁 ) ,肾活检前病程 14天~ 13年。全部病例均行经皮肾穿刺活检 ,常规光镜、免疫组化酶标法检查。全部病例均尿蛋白 >5 0mg/kg/ 2 4h ,血清蛋白 <3 0 g/L ,有高脂血症或浮肿 ,经各项检查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肝硬化等疾病 ,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 2 病理分型及免… 相似文献
2.
3.
环磷酰胺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引言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起着重要作用。在IgA肾病的治疗方面,对肾病综合征型的患者,公认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另外,对于肾脏病理改变为新月体肾炎者,给予泼尼松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加血浆置换也为肾脏病学者接受。但对病理改变无新月体形成,仅有重度系膜增生的非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治疗,目前无一致意见。据文献报道犤1犦环磷酰胺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拟对6例重度系膜增生型的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是中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该病起病隐匿,前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慢性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对患者经济及生活质量造成负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医药具有延缓病情进展及减轻不良反应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势必成为未来临床干预IgA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文章总结近年来中西医治疗IgA肾病相关文献,旨在为中西医治疗IgA肾病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系膜IgA沉积为主要特征.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型肾小球疾病,它是各年龄段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血清IgA及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但至今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免疫反应和补体系统可能在IgA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9%~70%的IgAN患者血清IgA升高[1],其血清C3水平是否下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肾小球病变.IgAN发病率较高,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患者的30%~40%,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的观察发现约20%的本病患者,经20年临床衍变后将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得到了医家的广泛认可.寻求其辨证施治的规律、使中医治疗规范化,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该病的中医证候及其辨证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Ig A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易误诊为局灶性肾炎、肾结核、运动性血尿或不明原因的血尿而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近10年来,认识到Ig A肾病始终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因此,国内外开始重视Ig A肾病的研究。兹就本病在诊断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以期能有助于降低误诊率并予以合理的治疗。一,Ig A肾病的诊断 Ig A肾病依据临床表现及形态学特征确诊。 (一)Ig A肾病的临床特征 Ig 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世界各地发病率为10~54%不等,我国Ig A肾病的发生率为32%,年发病率国外报告为20~30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与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8例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与15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糖尿病病史(10.72±18.66个月)明显短于糖尿病肾病患者(58.73±71.12个月),P〈0.05。IgA肾病组在肾活检时血肌酐升高的比例(5.56%)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46.67%),P〈0.05,伴有血尿的患者(61.11%)明显多于糖尿病肾病组(20.00%),P〈0.05。IgA肾病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免疫球蛋白A、血清免疫球蛋白G、血钙明显高于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13.28±4.14μmol.L^-1比9.95±4.87μmol.L^-1、34.22±18.11U.L^-1比19.73±16.04U.L^-1;4.00±2.16g.L^-1比2.11±0.86g.L^-1;12.47±4.76g.L^-1比9.04±2.41g.L^-1和2.37±0.17mmol.L^-1比2.22±0.20mmol.L^-1)。IgA肾病组血尿素氮、血肌酐、50%补体溶血单位、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h尿蛋白显著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为5.86±1.59mmol.L^-1比10.76±5.89mmol.L^-1;82.72±23.76μmol.L^-1比185.20±107.19μmol.L^-1;50.51±5.80IU.mL^-1比55.37±6.17IU.mL^-1;959.50±395.00μg.(mgCr)^-1比3193.85±2085.00μg.(mgCr)^-1和2.22±2.13g.(24h)^-1比4.69±2.92g.(24h)^-1]。两组血糖、血脂均无统计学差异。IgA肾病患者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肌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糖尿病肾病组有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IgA肾病的患者尿检异常出现前糖尿病病史大多短于5年,血尿、血清免疫球蛋白A升高多见,尿检异常出现时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1.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学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地区,IgAN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12.
13.
李贵森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4,(1):23-25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体系统活化在IgA肾病发病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靶向补体成分的新药开发,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措施。针对补体成分C3、B因子、D因子、C5、C5a受体等的药物,已经进入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试验。本文对靶向补体的IgA肾病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现针对疾病进展高风险IgA肾病尚无公认的标准化治疗方法,临床上多采用对症治疗及联合用药治疗,以达到保护肾功能和延缓疾病进展目的。目前针对IgA肾病的治疗药物仍相对匮乏,生物制剂为IgA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不仅减少了长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副作用,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IgA肾病患者预后。目前许多生物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本文综述了生物制剂在IgA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一免疫病理学诊断名称,其肾组织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为临床特征的。肾小球疾病。IgA肾病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其中约40%~45%的患者表现为镜下血尿,35%-40%的患者表现为镜下血尿伴蛋白尿,其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 相似文献
16.
<正>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是一类肾小球系膜区以IgA弥漫性沉积为特征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是由Berger在1968年首次描述,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其在中国的肾活检中所占的概率达30%~40%,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5.26%[1],是全球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病因,20%~40%的IgA肾病患者在20~30年内进展为ESRD[2]。在IgA肾病中,有许多与肾脏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蛋白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伴肾功能进展患者肾脏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gA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进展的病理风险因素.方法 随访309例lgA肾病患者,随访期内,按是否肌酐倍增或进入终末期肾病,将患者分为肾功能稳定组(253例)和肾功能进展组(56例),对比2组患者肾脏病理资料.结果 ①免疫荧光:2组患者相比较,IgA、IgM等各类免疫病理沉积物半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病理评分:除血管指数外,余肾脏病理评分指标如肾小球指数、硬化指数、新月体指数和问质指数在肾功能进展组显著增高(P均<0.05).③回归分析:以肾穿刺时的SCr水平为因变量,与病理评分指标作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密切的分别是硬化指数、新月体数和间质指数(P均<0.05).结论 免疫沉积物的种类或数量可能和肾功能是否进展不相关;较重的肾小球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和间质改变可能是肾功能进展的病理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发病前急性感染对成人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血清及肾组织免疫球蛋白(Ig)、补体(C)水平的影响,为明确感染因素在IgA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风湿肾病科收治的60例发病前急性感染成人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发病前未出现急性感染成人IgA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Ig、C水平及肾组织Ig、C沉积强度。 结果在研究组中,43例(71.67%)患者于发病前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例(18.33%)患者于发病前发生急性肺部感染,6例(10%)于发病前发生急性消化道感染。研究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A、IgG水平分别为(2.82±1.33)g/d、(2.87±1.06)g/L、(8.14±3.04)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肾组织的IgA、IgG、C3、C4、C1q沉积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发病前具有急性感染史的I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症状更加严重,血清Ig水平和肾组织Ig、C沉积强度更高,其预后情况可能更差,临床医生应对此类患者给予充分重视和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htly ,DN)是糖尿病 (DM )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DM患者并发DN的病死率为未并发DN者的 30倍。广义的DN是指DN患者出现肾脏损害 ,包括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小动脉性肾硬化、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狭义DN是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DN的过程在早期为肾脏体积过大 ,肾小球滤过率过高 ,之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肾小球基质积聚 ,尿白蛋白排泄增加 ,最后发展至肾小球硬化 ,临床表现为肾衰竭。糖尿病时出现的肾脏病变 ,随着DM病程的延长 ,其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在 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