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引起的慢性缺血病变 ,早期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易致误诊。现将我院神经内科 2 0 0 3年 3月~ 2 0 0 4年 5月收治的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强化降脂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Ⅰ~Ⅱ期患者10例,采用尼麦角林联合他汀类强化降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踝臂指数、步行距离及血脂等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以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强化降脂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早期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玉琦  符伟国 《临床》1995,2(3):140-141
作者根据27例伴有和不伴有下肢动脉闭塞的主骼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前瞻性治疗的结果,提出此症的7种类型和相应的手术方式,文中强调了顺序动脉旁路术在治疗伴有下肢动脉闭塞的主骼动脉闭塞症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动脉造影共同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4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分别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动脉造影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进行诊断.以数字减影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前2种检查结果与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6%、95.2%、94.92%、83.8%;CT动脉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6.75%、96.77%、88.81%,两者联合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1%、99.17%、99.22%、94.4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超声表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声像图特征:方法用高分辨力超声探头行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长轴和短轴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管壁有无斑块形成,管腔有无狭窄及闭塞,血流充盈度,分别测量其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收缩期最大流速。结果本组28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均径CDFI检查明确诊断,并与临床追踪结果相符。结论CDFI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首宪客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闭塞症目前已成为导致患者肢体坏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最常见原因,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其发病率高达79.9%[1],外科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我科2003年1月-2007年6月采用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0例,效果满意,将护理体会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是间歇性跛行。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是外周动脉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是全身血管系统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一种标志性表现,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增长、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等。糖尿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位置,以膝下三支病变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彩色多普勒超声、MSCTA、DS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影像资料,将前两者检查结果与DS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肢动脉的解剖形态和血流动力学,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4 %、90.69 %、88.77 %;MSCTA显示下肢动脉三维结构,同时显示侧支动脉和闭塞远端的血管,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96 %、96.90 %、97.66 %.结论 MSCTA可成为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较理想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等。大多数患者血管壁可见钙化,闭塞部位以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7月确诊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31例,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就诊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栓素B2(TXB2)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EPC水平。结果: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组血浆PAF及TXB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循环EP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PAF及TXB2水平与循环EPC均呈负相关(r=-0.410,r=-0.374,P均〈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水平升高,循环EPC水平下降,提示此症患者血管修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部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极少数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胭动脉以下三个分支闭塞所致,因此正常的动脉搭桥术无法进行。自1988年4月~1993年11月本院采用下肢深静脉动脉化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 谢××,男,32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00米入院。经动脉造影见右股动脉自腘窝上15cm以下完全闭塞,小腿部仅见细小的侧支血管,确诊为血栓闭塞  相似文献   

13.
吴俊梅 《现代护理》2006,12(19):1810-18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无创伤血管检查技术的普遍应用,目前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1]。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最常见的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在我国下肢动脉闭塞症较过去逐渐增多,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来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之有效[2]。我院普外科于2005年7月成功为1例左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左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双下…  相似文献   

14.
张文静 《天津护理》2007,15(4):246-24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主要侵犯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下肢缺血、坏死等。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外科实施动脉重建是当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现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3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31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2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无手术死亡。33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梦頔  胡芳 《当代护士》2018,(5):175-177
正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由糖尿病引发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深层组织破坏,主要表现为踝关节及以下部位为主的溃疡、感染[1],是糖尿病主要的远期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发病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2]。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易发生严重后果,糖尿病患者足部  相似文献   

17.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c,ASO)是由于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1]。主要累及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下肢溃疡缺血坏死等[2],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31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共收治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介入治疗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52~88岁,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患者 89例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管壁、管径、内膜以及有无斑块、斑块大小 ,彩色血流变化 ,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结果  89例患者共检出斑块 179块 ,左侧 95块 ,右侧 84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 :股总动脉分叉 >股浅动脉 >动脉 >胫后动脉 ,不同程度狭窄血管 14 3支 ,占13.4 % ,闭塞血管 5 9支 ,占 5 .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 ,判定病变程度 ,结合多普勒频谱及流速综合分析 ,简便易行 ,可重复检查。狭窄程度的判定对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察倒置大隐静脉作股Ge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倒置大隐静脉作股Ge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6例。结果:经术后1个月-12年的随访,通畅率达74.5%,肢体存活率达95.7%。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下肢股Ge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对20例(23条下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同时,术中行下肢动脉造影12条,实时评价吻合口及流出道情况。结果术后22条下肢疼痛消失,肢体溃疡愈合,1例疼痛减轻。21条下肢动脉移植物通畅。术中造影发现2例流出道较术前改善不明显而进一步修正手术方案,2条胫前、胫后动脉近端闭塞而行序贯旁路手术。结论对于膝关节以上动脉闭塞采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有较好的效果。术中动脉造影对于实时评价吻合口及流出道情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