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甲状旁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甲状旁腺疾患中,甲状旁腺癌3例,甲状旁腺腺瘤43例,其中伴包膜侵润9例,一般腺瘤34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42例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和肾结石。术前多普勒超声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准确率为86.96%(20/23)和34.78%(8/23),^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24%(40/42),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86%(39/42)。4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例死亡,47例经3月~10年随诊,46例获得临床治愈,1例复发。结论:临床医师应对高度怀疑甲状旁腺疾病的患者,进行血钙、血磷、血PTH检测。术前影像学检查应首选多普勒超声,并辅以^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检查,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手段,并根据术中冰冻病理和(或)快速PTH测定获得较确切诊断.决定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8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PHPT发病年龄为15~75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误诊率高.8例患者术前诊断均结合超声、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和CT等检查.所有患者血清钙升高和甲状旁腺素(PTH)检查均增高.8例PHPT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手术方式以直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为主.术后患者症状改善,血清钙、PTH值明显下降.手术后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超声和放射性核素发射式计算机断层显像(ECT)可作为首选的定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主要依靠血钙和甲状旁腺素升高.定位明确的甲状旁腺腺瘤可行单侧探查;要注意术后低钙血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陈松涛  王欣平 《吉林医学》2008,29(23):2171-2173
目的: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等问题进行的研究和讨论。方法:对1996年7月-2006年1月收治的22例PHPT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以骨骼、泌尿系瘸变为主安症状,生化检查中血钙、碱性磷酸酶、血甲状旁腺激素(PTH)高于正常值,17例为甲状旁腺腺瘤,5例为甲状旁腺增生,22例术后均出现低血钙症状。结论:PHPT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B超、骨x线、CT检查,结合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诊断明确的PHPT患者,手术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3例PHP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PHPT临床表现多样,43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骨关节痛16例、病理性骨折9例、泌尿系结石8例、骨质疏松伴泌尿系结石8例、乏力2例,误诊率93.02%。43例患者血钙值至少升高一次,40例患者甲状旁腺素(PTH)增高。彩超、CT和99mTc-MIBI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100%,均行手术并病理证实。术后患者血钙、PTH值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结论早期行血PTH、B超、99mTc-MIBI检查对提高PHPT诊断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99mTc—MIBI术中定位的甲状旁腺切除术在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11年2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5例行手术治疗。病例分为2组,组I行经典的双侧颈部探查术15例,组Ⅱ行^99mTc-MIBI引导的甲状旁腺切除术10例。比较2组术后临床表现、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病理结果及并发症等。结果2组术后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组Ⅱ血PTH、血钙下降较组Ⅰ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Ⅱ切除组织经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组织的准确率比组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2组出现低血钙各10例;持续性高血PTH组I4例,组Ⅱ11例;2组均无喉返神经损伤。结论^99mTc—MIBI引导的甲状旁腺切除术为术中寻找甲状旁腺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发现变异甚至异位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Fah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临床表现为抽搐,头颅CT示双侧广泛基底节钙化,一度诊断为Fahr综合征,后查血钙低、血磷、甲状旁腺素(PTH)高,诊断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结论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Fahr综合征临床表现相似,容易误诊,血清钙、磷、PTH检查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99m锝标记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ethoxy isobutyl shine,99mTc-MIBI)双时相核素显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诊断价值。方法:62例临床可疑SHPT拟行甲状旁腺手术的患者在术前1周内完成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测定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计算99mTc-MIBI双时相核素显像诊断SHP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等,并对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组织的数量进行评价。结果:62例受检者的血BUN为(27.11±5.47) mmol/L,Scr为(694.2±223.6)μmol/L;所有受检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降低及血磷增高,血PTH为(1865.3±590.6) pg/mL。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SHPT的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7.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0%和46.2%。48例核素显像为真阳性的共发现HPT病灶112处,其中10例为单发HPT病灶,17例为2处病灶,15例和6例分别为3处和4处HPT病灶。结论:99mTc-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在诊断SHPT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评价SHPT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28例PHPT行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有明显临床表现;术前实验室检测均发现血钙和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B超、^99Tc—MIBI核素扫描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28例均行颈部小切口甲状旁腺腺瘤切除,为单发腺瘤,术后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血钙降低或恢复正常,复查PTH在正常值2倍以内,无复发或持续性病例。手术治疗成功率100%,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耐受性好。结论对PHPT,B超、^99Tc—MIBI扫描是有效的术前定位检查;颈部小切口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对定位诊断明确的PHPT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CT检查.方法 根据患者进行的CT检查表现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临床多次检查有高血钙和低血磷的患者伴有典型纤维囊性骨炎的x线证据,可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不伴有典型骨改变,但有反复肾结石或血PTH增高者也可诊断;临床可疑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且有甲状旁腺部位影像学阳性发现时,为有力证据.应当提出高钙血症伴低磷血症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病理与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与分析本院肾功能不全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检查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的相关性,总结该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临床注意事项?结果:288例患者中核素扫描阳性284例(98.6%),阳性病灶1 104个,平均3.83个/例;其中通过加扫延迟平面显像和Hawkeye CT扫描获得异位病灶35处;另有51个病灶核素扫描阴性而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核素扫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灶的定位灵敏度为96.2%(1 077/1 119),特异度为97.6%(1 077/1 104),其早期相和延迟相T/NT值与患者术前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值呈正相关? 结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灶不仅具有良好的定位诊断价值,且能反映甲状旁腺腺体的功能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PTS)和腺癌(PTC)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6例本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腺瘤15例,腺癌1例。血钙、血清甲状旁腺素(PTH)15例高于正常。B超定位的特异性为91.7%(11/12),^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的敏感性为100%(8/8)。全部病例均行病变腺体摘除,其中10例行单侧探查,5例行双侧探查,1例PTC行同侧甲状腺叶切除和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发现下旁腺较上旁腺更易受累。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缓解。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慢性骨病和反复发作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应为PTA和PTC的疑诊对象,血钙、血清PTH检查是PTA和PTC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B超和^99mTc—MIBI相结合可对本病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本病行手术治疗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王滟  张劲松  缪刚  李淼  周雁  张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5):4392-439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PHPT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8—2015年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病房、骨质疏松症门诊确诊的PHPT患者687例,根据血钙(SCa)水平分组,SCa>2.54 mmol/L者作为1组(348例),SCa为2.03~2.54 mmol/L者作为2组(339例);根据年龄分组,≤50岁为A组(93例),51~60岁为B组(191例),61~70岁为C组(173例),≥71岁为D组(230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未发现病变组(345例)、腺瘤组(320例)、腺癌组(8例)、其他病变组(14例)。收集一般资料、合并症、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情况,检查甲状旁腺病变情况,检测甲状旁腺激素(PTH)、SCa、血磷(SP)、血肌酐(Scr)、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G)、尿钙(UCa)、尿磷(UP)。结果 1组与2组甲状腺病变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肾结石、骨折、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2组(P<0.05)。B组骨折所占比例低于A组(P<0.05);C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高于A组(P<0.05);C、D组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低于B组,腺瘤所占比例均低于A、B组(P<0.05);D组男性、骨折所占比例均高于B、C组(P<0.05)。腺瘤组年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SP、Scr水平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骨折所占比例、SCa均高于未发现病变组(P<0.05);腺癌组年龄、SP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肾结石、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现病变组,SCa高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P<0.05);其他病变组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肾结石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甲状旁腺病变切除手术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现病变组,SCa均低于未发现病变组、腺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PTH、SCa、SP是PHPT患者甲状旁腺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HPT以甲状旁腺瘤最常见,但无病变的PHPT病例亦增多,临床医师需提高对PHPT的认识,常规检测PTH、SCa及颈部超声,尽早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6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4年间6例手术治疗的PHPT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术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均高于正常值(2.5~15倍),术前B超检查均诊断甲状旁腺肿瘤。CT检查4例,2例诊断为甲状旁腺肿瘤,1例误诊为甲状腺炎,1例误诊为甲状腺结节。99Tcm—MIBI检查3例,1例诊断为甲状旁腺瘤,2例未发现甲状旁腺肿瘤。术后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5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1例甲状旁腺增生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血钙浓度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骨质疏松和多发泌尿系结石者要考虑本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有利于确诊,B超和99Tcm—MIBI扫描对制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大多数PHPT适合行单侧颈部探查术。甲状旁腺增生需探查双侧甲状旁腺,术后可能复发。甲状旁腺癌少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甲状旁腺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MIBI)SPECT/CT显像是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重要定位诊断方法,在PHPT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该诊疗设备尚不普及且对专业人员要求较高。本研究探索联合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清校正钙(corrected calcium, corrected Ca)和血清磷(phosphorus, P)水平在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中的价值,为PHPT的诊断提供更普遍实用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疑似PHPT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后,收集103名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血常规、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骨转换相关指标及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依据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MIBI阳性组和MIBI阴性组。分析生化指标与甲状旁腺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相关性以及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H、校正钙和磷单一指标和三者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甲状旁腺占位的价值。应用Logistic分析判别得出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的预测模型。结果MIBI阳性组患者的血清PTH(P=0.022)、校正钙(P<0.001)水平明显高于MIBI阴性组,磷(P=0.020)水平明显低于MIBI阴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血清PTH(P=0.021)、校正钙(P<0.001)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呈正相关,磷(P=0.025)与99mTc-MIBI SPECT/CT显像阳性结果呈负相关。将患者血清PTH、校正钙和磷作为自变量,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作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校正钙为99mTc-MIBI SPECT/CT阳性显像的独立影响因素(OR: 21.96,95%CI: 2.829~170.530,P=0.003)。PTH、校正钙、磷联合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95%CI: 0.651~0.845)。结论联合血清PTH、校正钙和磷水平预测99mTc-MIBI SPECT/CT显像结果,筛选拟行99mTc-MIBI SPECT/CT显像的患者,对PHPT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定甲状腺全切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血钙浓度,结合患者是否出现低钙血症及其伴随症状,判定PTH测定在甲状腺全切术后对于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是否比血钙浓度的测定更具优势,从而为术后长期补充钙剂提供依据.方法 将104例甲状腺全切术后的患者,根据术后第1天PTH值进行分组,A组:PTH <5 pg/ml;B组:PTH介于5~10 pg/ml之间;C组:PTH介于10 ~ 20 pg/ml之间;D组:PTH> 20 pg/ml.同时测量每组患者的血钙浓度,记录每组发生低钙血症患者的数量,及钙剂支持治疗的持续时间.结果 PTH测定的准确率高于血钙浓度的测定,A组患者共26例,其中有7例存在暂时性低钙血症并出现低钙症状,5例出现长期低钙血症,需要长期钙剂支持治疗.A组的阳性预测值为28%,准确率为46%,均高于其他组,同时其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亦高于血钙浓度的测定.结论 甲状腺全切术后PTH的测定比血钙浓度的测定在判断低钙血症的发生上更具优势,且术后PTH<5 pg/ml是预测术后长期低钙血症发生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甲状腺术后患者引流液甲状旁腺素( drainage fluid parathyroid hormone ,dPTH)、血清甲状旁腺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血清钙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此来判断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的存活、功能及预后情况。方法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中心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期间,将90例甲状腺手术依手术方式分为4组,A组:甲状腺全切组;B组: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组;C组:甲状腺全切+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组;D组:甲状腺一侧叶切除组。记录术中甲状旁腺的保留情况,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术后第1、2、3、4天上午7点至8点抽血检测血清钙、PTH。术后留置引流管,抽取引流液测dPTH。对血清钙、PTH、dPTH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术后血钙平均水平D组最高,C组最低,A、B组血清钙水平差别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的血清钙都呈上升趋势。术后PTH平均水平B、C组最低,D组最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的PTH都呈上升趋势。各组dPTH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组dPTH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发生低血钙22例,发生低钙血症13例。 A组发生术后低血钙12例,低钙血症4例;B组发生低血钙3例,低钙血症3例;C组发生低血钙4例,低钙血症1例;D组发生低血钙2例,低钙血症1例。结论监测甲状腺术后dPTH、PTH、血清钙水平可综合判断甲状腺术后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是否存活及其功能情况,并能帮助判断其预后。术后dPTH维持在一个高水平是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存活的直接证据。甲状腺术后低PTH,高dPTH说明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只影响了PTH分泌入血的途径,原位保留的甲状旁腺仍能持续分泌大量的PTH。随着甲状旁腺周围微循环的重建恢复,PTH将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