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高血压 (EH)、性激素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 3 1例绝经 1a以上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A组 )、2 5例绝经 1a以上无高血压健康妇女 (B组 )的血清雌二醇 (E2 )、孕酮 (P)、睾酮 (T)、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进行检测。结果 :A组E2 、HDL -C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 ,P、TC、TG、LDL -C水平显著增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 ,E2 与TC、TG、LDL -C呈显著负相关 ,而E2 与HDL -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代谢异常 ,可能为绝经后妇女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方法98例以胸痛、胸闷收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妇女分为冠心病组(54例)和非冠心病组(44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危险性明显增加,冠心病组绝经者以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明显多于对照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有典型心绞痛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妇女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3.
IL-6、TNF-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骨密度(BMD)检查结果,将72例受试妇女分为三组,即绝经前育龄妇女20例(A组),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19例(B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组33例(C组),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雌二醇(E2)和骨钙素(BGP)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绝经前育龄妇女,骨质疏松组高于非骨质疏松组;绝经后妇女血清BGP水平高于绝经前育龄妇女,骨质疏松组高非骨质疏松组;相关分析示IL-6、TNF-α与BMD呈负相关,与BGP正相关。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高水平血清IL-6、TNF-α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健康妇女绝经前后血清ALP、Ostase、尿Ca/Cr的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健康妇女在绝经前后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胶原酶(Ostase)和尿钙与尿肌酐比值(U-Ca/Cr)这三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门诊健康体检的中老年妇女100例,分成两组,一组为绝经前健康妇女48例;另一组为绝经后健康妇女52例,分别测定两组妇女空腹血清的ALP活力、Ostase与及第二次晨尿的Ca和Cr浓度,计算后进行比较。结果48例绝经前妇女的血清ALP活力为62.3±16.89U/L,Ostase浓度为8.3±3.1μg/L,U-Ca/Cr值为0.32±0.21。52例绝经后健康妇女的血清ALP活力为99.78±25.32U/L,Ostase浓度为14.2±4.9μg/L,U-Ca/Cr值为0.49±0.31。两组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绝经后健康妇女的血清ALP活力、Ostase浓度、U-Ca/Cr水平均比绝经前显著增高,说明女性绝经后骨转换加快。定期做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查对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绝经前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抗氧化能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前后健康妇女各40例,分为绝经后组和绝经前组,观察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雌二醇(E2)浓度,并测定血脂、羟自由基、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绝经后组IMT增加,E2水平降低,两者变化显著相关,同时绝经后组抗氧化能力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结论:女性低雌激素状态易引起颈动脉内膜增厚,这可能与低雌激素状态引起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血脂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绝经后冠心病(CHD)患者性激素(SH)、胰岛素(Ins)及血脂谱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将绝经后有无CHD及无CHD正常行经妇女比较3组间雌二醇E2 、Ins、血脂谱变化特点。结果 :3组间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绝经后CHD患者比绝经后健康妇女更为严重的SH紊乱、Ins抵抗及脂代谢异常 ,后两者与E2 水平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绝经早期妇女应用雌孕激素治疗(MHT)对雌、雄激素受体(ER、AR)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探索绝经后性激素变化及绝经激素治疗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绝经早期妇女性激素水平及ER、AR基因甲基化状态,评估MS及其各组分组上述指标的差异,以及MHT 6~12个月后各组ER、AR基因甲基化修饰的变化特点及组间差异。结果①低E_2/T比值与绝经1~5年妇女高血压及高血糖有关。②入组时MS及其各组分异常者与其ER、AR基因甲基化状态及甲基化程度未发现相关;但MHT 6个月可对非MS组及高血压组的ER基因产生去甲基化作用,且作用可持续至治疗12个月时;MHT对MS及高血脂者ER基因也可产生去甲基化作用,但该作用在MHT 12个月时方才显现。③MHT对AR基因甲基化修饰的作用不明显,除治疗12个月时对腰围异常者AR基因有促进甲基化作用外,对其余各组均未见明显的影响。结论 MHT 6~12个月可对大部分绝经早期女性ER基因进行去甲基化修饰,而对AR基因甲基化状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及绝经年限与血脂和血尿酸变化的关系。方法:女性高血压患者181例,分绝经前组(61例)及绝经后组(120例),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绝经年限与血脂、血尿酸水平相关性,并与103名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绝经前高血压组TC、LDL-C、UA显著高于对照组。绝经后高血压组TG、TC、LDL-C、U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TG、TC、LDL-C、U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HDL-C低于绝经前组,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结论:女性高血压绝经后TG、TC、LDL-C、UA增高,TC、LDL-C与绝经年限量显著正相关,而HDL-C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妇女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探讨血清蛋白(a)[LP(a)]及血脂的影响.本文对12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血清LP(a)含量及血脂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育龄及绝经后妇女胸痛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及绝经的关系。方法:230例因胸痛、胸闷就诊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育龄及绝经后妇女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育龄妇女疑为冠心病的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35.0%)较低,而绝经后妇女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增加(79.3%,P<0.01)。(2)育龄妇女疑诊冠心病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对冠心病的诊断预测价值有一定意义。(3)无创检查中常规心电图阳性97例(准确性52.6%),活动平板心电图阳性49例(准确性59.7%),超声心动图异常57例(准确性54.1%),诊断育龄妇女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存在明显局限性。结论:育龄妇女冠心病发病率较低,若患病以单支病变为主,左前支架是最易累及血管,复杂病变少见。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的育龄妇女胸痛患者无论无创检查是否发现异常,均应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绝经前妇女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5 4例绝经前妇女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并作回顾性研究。结果 :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风心病、结缔组织病、阳性家族史是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分组研究发现 ,老年前期妇女发病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关 ,而中青年妇女的发病则与脑外栓子栓塞、免疫异常、脉管炎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妊娠、家族史也是中青年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绝经前妇女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与同年龄段的男性以及老年女性有所不同 ,值得在病因诊断和预防工作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勇  董碧蓉 《华西医学》2006,21(3):431-432
目的:评价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治疗手段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NEngl J Med和NGC(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网站有关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检索到27项结果,共评估了基础治疗与药物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钙与维生素D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降钙素能有效缓解绝经妇女骨质疏松性骨痛;阿仑膦酸钠能有效降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妇女原发性高血压(EH)、性激素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1例绝经1a以上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组)、25例绝经1a以上无高血压健康妇女(B组)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结果:A组E2、HDL-C水平较B组显著降低,P、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TC、TG、LDL-C呈显著负相关,而E2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及脂代谢异常,可能为绝经后妇女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代谢指标与绝经年限、初潮年龄、产次、哺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健康绝经后妇女116例,测定其骨密度、血清碱性磷酸酶、尿钙/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并对其绝经年限、初潮年龄、孕产次、哺乳史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绝经年限越长,骨密度越低,以上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增高,绝经5年以上变化显著(P<0.05)。(2)初潮年龄>18岁以上者骨密度显著降低,以上骨代谢生化指标增高(P<0.05)。(3)单或无产次、无哺乳史者骨密度低,以上骨代谢生化指标高(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的骨量、骨代谢指标与绝经年限、初潮年龄、产次及哺乳情况等有关,应加强对绝经早期,特别是初潮年龄晚、未生育、无哺乳史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指标的监测,及早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5.
女性骨密度与外周血E2、ALP、IL-6及骨胶原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女性骨密度(BMD)变化与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6(IL-6)、ALP及骨胶原酶(06tase)的关系。方法对100例绝经前妇女和95例绝经后女性同时测定骨密度(BMD)、血IL-6、E2、ALP及ostase等指标,分成绝经前组、绝经后非骨质疏松(NOP)组和绝经后骨质疏松(0P)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绝经后女性E2和BMD显著下降,而且OP组低于NOP组,ALP、IL-6及ostase显著上升,OP组较NOP组明显升高。结论E2下降伴随IL-6升高可能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机制,ostase可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与治疗预后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绝经前与绝经后妇女血清硬化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各30例,检测其血清硬化素水平、相关血生化指标、性激素水平和骨转换生物标志物。采用双能X线进行股骨颈,腰椎和髋骨骨密度检测。结果:与绝经前比较,绝经后妇女雌二醇(P<0.01)、雌激素(P=0.01)、游离雌激素指数(P=0.01)和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下降;绝经后妇女与绝经前妇女相比血清硬化素水平升高(P=0.02);由于绝经前妇女多口服避孕药,故后续数据分析仅限于绝经后妇女。绝经后妇女血清硬化素水平与游离雌激素指数(r=-0.57,P=0.01),甲状旁腺激素(r=-0.48,P=0.03)及股骨颈骨密度(r=-0.49,P=0.01)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游离雌激素指数(β=-0.63,P=0.01)和甲状旁腺激素(β=-0.56,P=0.01)是血清硬化素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后妇女血清硬化素水平高于绝经前妇女。血清硬化素水平可能受到雌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了100例绝经前健康妇女(35~55岁)、89例绝经后健康妇女(44~89岁)及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46~90岁)的空腹血清的骨胶原酶浓度。结果 3组试验者的空腹血清的Ostase浓度分别为:绝经前健康妇女(8.6±3.8μg/L)<绝经后健康妇女(14.9±6.1μg/L)<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27.35±9.8μg/L),且各组之间具有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8.
社区护理学     
正社区妇女保健护理2社区妇女健康状况的评价2.3围绝经期绝经(Menopause)是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7.5岁。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period)是指从绝经前一段时间,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改变及临床表现到绝经后12个月这段时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经期前后血清脂蛋白(a)[Lp(a)]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本组女性高血压患者124例,分绝经前及绝经后组。测定空腹静脉血中Lp(a)、总胆因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及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组间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Lp(a)、TC、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HDL-C/TG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Lp(a)、TC-TG-LDL-C均高于绝经前组,HDL-C/TG低于绝经前组。结论 高血压患者绝经后,血清Lp(a)、TC、TG、LDL-C增高,HDL-C/TG比较绝经前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血清脂蛋白(a) [Lp(a) ]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 本组女性高血压患者113例,分绝经前及绝经后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因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将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及高血压患者绝经前后组间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Lp(a)、TC、TG、LDL -C均高于对照组,HDL -C、HDL -C/TG则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绝经后组,Lp(a)、TC、TG、LDL -C均高于绝经前组,HDL -C/TG低于绝经前组。结论 女性高血压患者绝经后,血清Lp(a)、TC、TG、LDL -C增高,HDL -C/TG较绝经前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