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关系呈现出紧张、对立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医患矛盾的原因及改善措施,以便建立一种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平等、公正、和谐和理性化的新型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戴栋宁 《当代医学》2007,(17):22-24
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关系呈现出紧张、对立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医患矛盾的原因及改善措施,以便建立一种在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平等、公正、和谐和理性化的新型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价值观的多样化,促进了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回观新时期的医患关系,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时刻,医患对立、医患矛盾、医患关系恶化等等,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促进医患和谐,如何改变医患严峻的现状,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迫切的重要问题.2010年是和谐社会年,医患和谐也是社会和谐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生存在不信任情绪,部分医务人员将一些患者及家属视为潜在投诉者的心理客观存在,这种不信任甚至对立的医患关系是不正常的.究其原因,从内部因素看,与部分医务人员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变革步伐,与时俱进的学习有较大关系,同时复杂的外部因素也起着较大作用.为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患沟通,我院试图以实施医患沟通制作为契机,在改变观念适应变革、建立现代医院服务念、培训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及沟通技巧、制定医疗服务流程规范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求一种建立相互信任、尊重、配合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卢仲毅 《重庆医学》2007,36(21):2238-2239,2243
近年来,医患双方通过良好的沟通,避免、减少和缓解了不少的医患冲突,实施医患沟通制取得了相当的效果.然而,要深化、完善该制度并使其在协调医患关系中更具实效,在当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有必要引入新的理念予以指导.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即社会巨大的变革和转型期间出现了社会价值的多元与对立,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其间的利益悬殊自然会引发博弈并形成了当前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而医患冲突仅仅是诸多社会矛盾中的一个,双方亦必然存在着利益纷争.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的解决一直以来是困扰医学界和法学界的难题.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纠纷增长迅猛,医患关系紧张对立,现有的医疗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使其既能快速、公正、低成本的处理纠纷,又能尽快恢复、修补异化的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7.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处理患者关系方面具有如下特点:摄生为医学首务,不贸然诊治死证疑证,任医如任将忌猜疑,明白治病是艰难涉险的过程,鼓励病患树立信心等。将其中涉及到医患关系的几个基本问题,引申至当前现实中,分析了其在医疗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选择、医生处置权与患者同意权之对立,医疗受益与风险之冲突中的应用,以助我们把握医患关系的底线,找到良好医患关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医患关系都是一个热点的话题,而医患关系的塑造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由社会发展中的资源不平衡导致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医院业务发展同患者对就医体验的期待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部分负性新闻导致的不信任感增加,都给当前的医患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如何有效的构建适应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成为当务之急,针对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从加强医疗质量源头管理、提升医学人文教育及内涵建设、加快建立应急协调机制等多层面、多途径找准对策和破解办法,以弥合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和隔阂,化解医患之间对立的情绪和焦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实施医患沟通制医患双方的沟通得以增强,避免、减少和缓解了部分的医患纠纷.然而,要深化完善该项工作并使其在协调医患关系中更具实效,在当前特定的社会情景下,需进一步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即是社会巨大的变革和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与对立矛盾并形成了多元的利益主体,而医患纠纷、医患矛盾就是这多元利益主体、诸多社会矛盾中的一个,因而,使医患双方必然产生及存在了利益纠纷,这种纠纷加之医患医学信息的不对称、所处的地位、角度、认识不同,决定了通过医患沟通欲达到相互完全理解的程度很有限,因此,在期望医患沟通达到和谐与完全理解的目的之前,应引导双方学会在交流与相处中相互宽容、理解及妥协.为此,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提法"妥协",即以相互信任、合作、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构建和谐[1].  相似文献   

10.
临床伦理陷入了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某种困境中:伦理学与临床医学的脱节;医院和医务人员伦理观念的淡化;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建立临床伦理规范,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伦理学素质;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积极改善医患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医患关系由紧张走向和谐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患关系紧张仍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话题.本文从政府与社会公众这一新视角,从保障人权这一新高度来阐述医患关系,剖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医院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生存方式的冲突,在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方易受伤害且维权艰难.因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仅靠医疗机构是不够的,还有赖于政府承担起基本医疗保障的重任,有赖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医疗服务真正惠及百姓,有赖于医务人员的善心美德,也有赖于处于劣势的患者成立一个维权组织,以便同处于优势的医疗机构相抗衡.  相似文献   

12.
To help resolve the conflicting demand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e in hospital medical clinics, a program was developed whereby, with the physicians' agreement, nurses would select and vaccinate clinic patients eligible for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a controlled trial the nurses offered vaccination to half of the eligible patients attending morning sessions and vaccinated 35% of them. In contrast, physicians in the afternoon sessions, who were unaware of the program, vaccinated only 2% of similar patient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se physicians agree with guidelines for influenza vaccination, they are not currently providing the service. The use of nursing personnel to provide this and other types of primary medical care for clinic patients is a reasonable 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13.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达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调查研究认为,目前患者的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医院在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非技术性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影响到技术医学的代表科室——放射科,表现为医患交流减少、影像报告完成时间紧缩、临床过度依赖等情况.为了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建议放射科医师汲取传统美德,加强医患沟通;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养;增强科室交流,紧密结合临床,真正把“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与张力性胆囊炎的关系。方法采用OLYMPUS AU600生化仪测定40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20例张力性胆囊炎患者,20例胆囊正常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FIA)测定血清甘胆酸(CG)浓度。结果张力性胆囊炎组TBA与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胆囊组,而ALT与TBIL水平虽然也有增高的趋势,但是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TBA分别与CG、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TBA不仅反映肝脏损伤程度,而且可以反映慢性肝炎时的胆囊炎情况。  相似文献   

16.
医务人员由于长时间工作及生理周期破坏所导致的睡眠剥夺,使患者不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在我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客观实际情况下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关注医生疲劳与患者安全的问题在我国有其现实意义。积极采取各种策略妥善解决医生疲劳问题,保证医疗安全,建立安全、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体系,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对融洽医患关系,保证医疗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中学时偏紧的问题,开展了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在分析现状及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构建交互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增加网络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增加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中医专业特色等方式来改进网络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8.
医患互动—医患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最重要,是基本的人际关系,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状态,同时由于市场的经济的蓬勃发展,医疗民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正确认识现存医患关系的不足,建立新型的医患互动的医患关系成为摆在人们尤其是医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是目前医疗社会关系中重点关注内容,医患关系紧张直接影响了医疗行业的从业及医疗人才的培养。临床带教是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避免实习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防止医患暴力冲突的演变,我们从实际临床带教出发,从加强学生上机操作前的培训,加强职业语言艺术的培养,加强教师带教及实习生制度管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格培养,加强法制教育,以及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6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conflicting evidence as to whether physicians who are certified in family medicine practise differently from their noncertified colleagues and what those differences are. We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certification in family medicine i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the practice patterns of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as reflected in their billing patterns. Billing data for 1986 were obtained from the Ontario Health Insurance Plan for 269 certified physicians and 375 noncertified physicians who had graduated from Ontario medical schools between 1972 and 1983 and who practised as general practitioners or family physicians in Ontario. As a group, certificants provided fewer services per patient and billed less per patient seen per month. They were more likely than noncertificants to include counselling, psychotherapy, prenatal and obstetric care, nonemergency hospital visits, surgical services and visits to chronic care facilities in their service mix and to bill in more service categories. Certificants billed more for prenatal and obstetric care, intermediate assessments, chronic care and nonemergency hospital visits and less for psychotherapy and after-hours services than noncertificants. Many of the differences detected suggest a practice style consistent with the objectives for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in family medicine. However,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our study and in previous studies are related more to self-selection of physicians for certification or to the types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not be directly asse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