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最普遍的方式,同时也是心理治疗与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语言交流可以促进患者与护士互相理解。心灵相通。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精神支柱,而不适当的语言可能成为导致疾病恶化的诱因。所以护士应该自觉加强文化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语言表达的素质。不良的语言可使疾病加重,必须积极主动热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良好的语言可使病人情绪稳定,接受良好的治疗。反之,可导致病人情绪波动,心情沉重,病情加重。优美的语言可使疾病好转,优美的语言能提高病人积极的情绪,使体内器官系统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积极的情绪可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胡永梅  郭焕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71-3871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工具,语言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语言刺激,可以使人心情开朗、精神愉快,从而有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反之,不良的语言刺激,则可使人精神消沉、情绪低落,处于消极的心境状态,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语言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各科临床,而语言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良好的语言对疾病的治疗,促进康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有着重要意义。语言的作用起到了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要求现代护理者需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语言训练,本着治疗救人的方针,一切从患者身心健康出发,注重礼仪教育,真正使语言在疾病的转归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琼 《吉林医学》2010,31(14):2099-2099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也是心理治疗与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语言表达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精神支柱,而不恰当的语言可能成为导致疾病恶化的诱因。所以,医护人员应该自觉加强文化语言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促使患者产生积极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浅谈护士语言对青少年患者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护士工作提倡用谦逊、礼貌的语言,去沟通护患间的情感;用亲切安慰的语言,使患者心灵得到安抚;用明确、精练的语言,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用鼓励的语言,使病人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苗志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73-1274
文明用语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医院的信誉,反映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使用文明用语,能使患者在心理上感到温暖、亲切,反之,用不文明、生硬的语言则使患者产生反感和逆反心理。因此,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应加强语言学习和修养,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语言素质,应善于应用正确的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语言不仅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人性化服务的今天,身为护士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语言的重要性,学会与病人语言沟通的技巧,加强语言艺术修养,提高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能够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孤独等情绪,调动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最好方式,是沟通思想、表达感情的无形工具。语言作为一种刺激,引起人的神经反射。有害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作用于中枢神经,触发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反射,影响器官和组织,导致机能失调。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语言,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笔者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护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护理学领域,语言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沟通护士与患者,护主与医生、护土与护士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的桥梁与纽带。首先要充分认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良好的语言,熟练的护理技术,灵活的谈话技巧,都可以使患者消沉的情绪变得轻松,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为早日康复创造优良条件。其次,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科学地运用语言。要了解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所处的环境,疾病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语言进行交流。还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要精炼明确,不应使用模棱…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语言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丹丹  王国珍 《当代医学》2009,15(32):107-108
做好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护理体制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护理人员的语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正确运用语言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调动其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消除恐惧疑虑情绪,正视疾病,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文研究医护人员语言艺术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运用,首先阐述医护人员语言在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的作用,然后进一步说明在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医护人员的语言特性,最后,详细分析了医护人员语言在患者术后心理护理中运用的对策,为构建我国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医护人员要想使医患关系交流顺利进行,做好情志护理,应做到提高自身素质,增加语言交流的知识性和通俗性。与病人交流时,要因人而宜,增加语言交流的灵活性和亲切感;认真倾听,鼓励病人积极介绍疾病情志有关信息。通过交流达到患者情志调畅,提高了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娟  陈晶 《宁夏医学杂志》1998,20(3):213-213
浅谈护士的语言修养李娟陈晶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它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优美、亲切的语言是病人的安慰剂,能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能力,反之粗暴生硬的语言,会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为此提高护士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医患交往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是医生与病人交往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交流,医生才能了解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医务人员在医患交往中,要准确把握成功的原则,通过语言艺术的道德美、情感美、声调美和语言的科学性与通俗性,克服不良语言。运用具有针对性、保密性、艺术性和礼貌性的语言,采取不同的语言交流形式,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用美好的语言辅助技术、融洽医患关系,促使病人的身心疾病得到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血管病失语症患者进行规则的语言康复训练,评定语言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稿血管疾病病人,经失语症评价符合失语症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失语症评测。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前后的语言功能谇测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失语症患者.应早期、持续的进行规范的语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见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比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喉腔的疾病、失语、聋哑、危重病、传染病隔离、语种不同、方言不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脑部疾病等患者,这些患者如果意识清楚但语言沟通障碍、无法与医生、护士、家属交流,身心需求得不到满足。非语言沟通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应用于这些患者,可获得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社会沟通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对护士而言,语言是思想、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集中表现,护士的每一句话都会作用于病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注意加强语言修养,提高语言艺术。2012年来,我们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特点注重语言交流,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不同的职业语言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护理职业要求护士的言谈举止,既要有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又要符合救死扶伤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不可因语言的不慎而造成医源性疾病或产生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18.
护士语言与疾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语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护理工作中很多时间是与人打交道,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护士的语言与患者心理变化息息相关,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恰当的语言可以增进彼此的沟通,达到心理上的融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激烈的语言刺激可使患者的情绪发生波动甚至延长病程^[1,2]。本文试就护士语言与疾病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玉华 《吉林医学》2004,25(11):45-45
1 疾病知识宣教:我们通过办宣传栏和语言教育,向病人讲解尿病的发病原因、并发症的演变过程,使病人对疾病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明白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从而认真对待疾病,积极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往往只注意完成疾病护理和各项技术操作,而忽略语言的作用。护士特别是整体护理制护士的工作有一半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