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面神经损伤后大鼠面神经核毒蕈碱受体表达的变化以及毒蕈碱受体介导的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水平的相应变化,探讨胆碱能系统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研究面神经损伤后毒蕈碱受体表达的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究面神经损伤后毒蕈碱受体介导的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面神经损伤后毒蕈碱M1、M3、M4受体在患侧面神经核中的表达情况与损伤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面神经损伤后7天50 µM毒蕈碱介导的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水平增高幅度是损伤前的2.8倍(P<0.01),损伤后30天的变化幅度是损伤前的2.4倍(P<0.01),损伤后90天恢复到损伤前水平(P>0.05)。面神经损伤后毒蕈碱受体介导的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增高可以被细胞内钙库耗竭剂thapsigargin显著抑制(P<0.01),在无钙人工脑脊液中该增高幅度亦被抑制(P<0.05)。结论:面神经损伤后,胆碱能M受体主要通过细胞内钙库对钙离子的释放使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浓度达到更高水平,钙离子的跨膜流动也参与了此过程。增高的游离钙离子水平可能进一步通过面神经元内一系列级联反应,促进面神经元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前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机制尚未阐明,揭示面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最大程度地恢复面神经功能,是学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前期研究中,本课题组发现毒蕈碱受体和烟碱受体通过不同的机制调控面神经核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水平。并且面神经损伤后,毒蕈碱受体和烟碱受体通过不同机制使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浓度达到更高水平,为面神经的再生修复的一系列反应提供了重要条件。但是,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增高到一定程度可以使细胞发生钙超载而死亡。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A受体在面神经再生修复中对胆碱能受体效应的调控及机制目前仍为一空白领域。为了探讨GABAA受体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本研究中建立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首次系统研究了大鼠面神经核中GABAA受体的表达以及面神经损伤后GABAA受体对烟碱受体效应的调控。研究发现在面神经核至少存在GABAA的α1、α3、α5、β1、β2、δ、γ3亚单位。并且面神经损伤后GABAA受体对烟碱受体介导的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水平增高的效应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呈浓度依赖性。因此,通过本课题组一系列研究,我们认为周围性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游离钙离子浓度至少受到毒蕈碱受体、烟碱受体的正向调控和GABAA受体的负向调控,从而为面神经再生修复提供合适的钙离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烟碱对大鼠脑纹状体D1,D2 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研究烟碱诱导大鼠行为改变的可能机制 ,以进一步探讨烟碱对帕金森病具有保护效应的作用机理。 方法 SD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2只 )、烟碱组 (12只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烟碱 4mg/kg·d,2次 /d ,共 14d。每次注射药物后 0 .5h观察大鼠行为活动 ,并于末次注射药物后 0 .5h处死动物 ,快速分离纹状体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大鼠纹状体D1,D2 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烟碱组大鼠于用药后第 3天 ,出现走动增多 ,易激惹 ,定型活动明显 ,并于第 714天达到高峰。在大鼠纹状体内 ,烟碱组D1受体mRNA表达比对照组上升 2 3% (分别为 98.6 3± 1.13,6 5 .2 9± 1.4 5 ,P <0 .0 1) ,两组D2 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烟碱可能通过上调大鼠纹状体D1受体mRNA的表达而诱导大鼠理毛、张口等行为改变 ;烟碱可能有部分D1受体激动样作用。 相似文献
4.
蒋光峰 周锐 Yanqing Wang Banghua Liu Xiuming Wan Fugao Zhu Dawei Sun Rui Zhou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6(11):855-859
Muscarinic receptors and nicotine receptors can increase free calcium ion levels in the facial nucleus via different channels following facial nerve injury. In addition, γ-aminobutyric acid A (GABAA) receptors have been shown to negatively regulate free calcium ion levels in the facial nucleus by inhibiting nicotine receptor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GABAA, γ-aminobutyric acid B (GABAB) and C (GABAC) receptors on muscarinic receptors in rats with facial nerve injury by confocal laser microscopy. GABAA and GABAB receptors exhibited significant dose-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increased muscarinic receptor-mediated free calcium ion levels following facial nerve injury. Results showed that GABAA and GABAB receptors negatively regulate muscarinic receptor effects and interplay with cholinergic receptors to regulate free calcium ion levels for facial neural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GPR40基因质粒转染PC12细胞,用DHA干预后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从而探讨DHA通过GPR40信号途径介导Ca2+上调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成4组,分别为未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GPR40基因-pCruz载体转染组及GPR40基因-pCruz载体转染+阻制剂Xestospongin C组;构建大鼠GPR40质粒并转染PC12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观察GPR40的表达.DHA(10 μmol/L)干预后,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结果 DHA干预后,未转染组和空转染组PC12细胞内Ca2+浓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GPR40基因-pCruz载体转染组细胞内的Ca2+浓度明显增加,且这种作用不受细胞外Ca2+浓度的影响:添加阻滞剂组Ca2+浓度变化也不明显.结论 DHA能动员GPR40基因转染的PC12细胞内Ca2+浓度且这种作用完全能被IP3受体特异性阻止剂Xestospongin C所阻断,提示DHA可能通过GPR40信号途径动员细胞内Ca2+浓度并因此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尾壳核多巴胺D2受体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病程中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变化及其规律。方法:在建立6-羟基多巴胺毁损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基础上,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结合Scanchard作图,测定不同时间点模型大鼠及对照大鼠尾壳核多巴胺D2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大鼠模型毁损侧尾壳核多巴胺D2受体Bmax显著升高,而KD值显著降低,在1个月时达到高峰,受体的亲合力显著增高。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毁损侧尾壳核存在D2受体上行调节,D2受体明显超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在体外培养海马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和定位.方法 取新生SD大鼠的海马组织,进行胶质细胞的混合培养,然后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1b/c进行小胶质细胞的鉴定;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双标分别检测α7-nAChR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离纯化的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CD11b/c;RT-PCR能扩增出长度为450 bp的α7-nAChR目的 条带,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显示小胶质细胞CD11b/c和α7-nAChR染色阳性,分别呈红色和绿色荧光,叠加后呈棕黄色,且细胞膜荧光信号较强.结论 α7-nAChR在体外培养的海马小胶质细胞中能正常表达,定位在细胞膜的功能性α7-nAChR较丰富.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IL-2)具有中枢及外周神经镇痛作用,但其作用途径不清楚。本实验室曾发现62Glu和126Gln分别是与其受体(IL—2R)的α、γ亚基结合的重要氨基酸,本工作将此两个氨基酸分别突变为Len和Asp,获得62Leu-IL-2和126Asp-IL-2,将两者分别表达并纯化。在大鼠的后足底部注射纯品。采用热板法,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发现:突变体虽已丧失其免疫功能,但不丧失其对大鼠的镇痛作用,而IL—2的镇痛作用可被阿片肽受体拮抗剂纳络酮(Naloxone)阻断,说明IL—2的外周镇痛作用很可能不是由IL—2R所介导,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阿片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Bradykinin B2受体在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上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Bradykinin选择性地开通恶性脑肿瘤血脑屏障的机理。方法 通过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确定Bradykinin B2受体存在的部位。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不存在B2受体,肿瘤细胞表达高水平的B2受体。结论 我们推测小剂量Bradykinin灌注能选择地打开肿瘤的血脑屏障而不影响正常自脑屏障通透性的机理在于肿瘤细胞表达高水平的B2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BaGdF5@SiO2在示踪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修复损伤面神经中的应用.方法 制备并表征BaGdF5@SiO2,用ADSC和UCNP共培养后得到ADSC-UCNP,观察UC... 相似文献
11.
脑肿瘤细胞的B2受体表达水平决定缓激肽诱发之血脑屏障开放的程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缓激肽能选择性地诱发肿瘤血脑屏障开放的机理及影响此种开放的因素。方法:定性、定量评价不同类型大鼠脑肿瘤模型中B2受体表达的部位及水平,阐明它与缓激肽诱发的肿瘤血脑屏障开放程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脑和肿瘤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B2受体,而肿瘤细胞则表达大量的B2受体;B2受体表达水平与缓激肽诱发的肿瘤血脑屏障开放的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脑肿瘤细胞的B2受体表达水平决定缓激肽诱发的血脑屏障开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对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钙离子(Ca2 )浓度和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癫的发病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随机分为PTZ干预的PTZ组和不经PTZ干预的对照组,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的Ca2 浓度和NF-κB核区与胞浆区的比值(FN/FC)。结果PTZ组PC12细胞NF-κBFN/FC为0.8821±0.0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161±0.0267(P<0.05),提示NF-κB活化;PTZ组PC12细胞内Ca2 浓度的荧光值(213.45±6.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3±1.01)(P<0.05)。结论PTZ能够使神经元样PC12细胞内Ca2 浓度升高和NF-κB激活。NF-κB激活可能是癫疒间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多态性同强迫症(OCD)的关系。方法:采用PCR-AmFLP技术测定105例OCD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DRD4基因48bp可变数目重复序列的多态性。结果:OCD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显著(P〈0.05);其中患者组在4倍48bp重复序列纯合子的分布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RD4基因48bp可变数目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胆碱能M2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对大鼠脚桥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体水平上观察选择性胆碱能M2 受体激动剂oxotremorine和拮抗剂methoctramine对大鼠PP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和脚桥核 (pedunculopontinenucleus ,PPN)内微量注射法。 结果 11个神经元在PPN内微量注射高浓度 (每 2 0 0nl含 4 μg)oxotremorine后 ,10个神经元被兴奋 ,放电频率较注射前升高 (2 82± 5 9) % ,1个神经元放电频率无明显变化 ;低浓度 (每 2 0 0nl含 0 .2 μg)oxotremorine注射后 ,11个神经元中 ,有 6个神经元被抑制 ,放电频率较注射前降低 (98± 2 ) % ,5个神经元被兴奋 ,放电频率较前对照升高(6 80± 32 4 ) %。 12个神经元在PPN内微量注射高浓度 (每 2 0 0nl含 4 μg)methoctramine后 ,4个神经元被兴奋 ,放电频率较前对照升高 (4 0 9± 133) % ,6个神经元被抑制 ,放电频率较注射前降低 (86± 8) % ,2个放电频率无显著变化 ;低浓度 (每 2 0 0nl含 0 .4 μg)methoctramine注射后 ,12个神经元中 ,有 5个神经元被兴奋 ,放电频率较前对照升高 (117± 15 ) % ,6个神经元被抑制 ,放电频率较注射前降低 (79± 11) % ,1个放电频率未受明显影响。 结论 胆碱能M2 受体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对PPN神经元的电活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分析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OD1-G93A转基因小鼠,通过转棒实验、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症状前期、症状中期、终末期及对照组小鼠运动功能、皮质与腰髓P2Y1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BA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病程进展运动功能逐渐下降;腰髓P2Y12受体随病程进展有逐渐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终末期P2Y12受体表达明显减低(P<0.05),皮质各期变化不明显;腰髓IBA1受体随病程进展有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终末期IBA1表达明显升高(P<0.05),皮质各期变化不明显。结论 随SOD1-G93A转基因小鼠病程进展运动功能逐渐降低,腰髓P2Y12受体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P2Y12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可能参与了AL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表达缓激肽受体(B2R)的大鼠胶质瘤模型,为研究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及解决目前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模型。方法①大鼠B2R的真核细胞的表达和其载体(prB2R)侵染C6胶质瘤细胞株;②Real-timeRT-PCR测定B2R的转录;③WesternBlot法测定B2R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高表达B2R;②Real-timeRT-PCR测定C6-B2R1和C6-B2R2克隆的B2R分别比C6对照高7.6和6.9倍;③C6-B2R1和C6-B2R2克隆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6对照克隆的3.8和3.78倍。移植C6-B2R1肿瘤1周后的B2R表达水平高于C6对照肿瘤的3.6倍。结论高表达B2R的大鼠胶质瘤模型已被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18.
刘宁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6):607-610
目的 探讨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筛选121例脑出血患者,匹配103例正常体检人群为对照,PCR-RFLP检测DRD2 TaqI基因多态性.结果 DRD2 TaqI三种基因型(A1A1,A1 A2,A2A2)频率及两种等位基因(A1,A2)频率在脑出血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中高血压亚组、非高血压亚组及对照组三者两两比较DRD2 TaqI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调整了脑出血环境因素的影响后,DRD2 TaqI基因多态性仍与脑出血的无相关性(P>0.05).结论 DRD2 TaqI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大鼠脑顶皮质NMDA受体亚单位NR2A及NR2B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以颈动脉引流法行全脑缺血7min再灌注造模,术后分6h、24h、72h3个时间段取脑.脑组织恒冷箱连续冠状切片,免疫细胞化学ABC反应,图像分析系统行顶皮质Ⅰ区V层免疫阳性面积检测。结果 (1)麻醉及假手术可导致顶皮质NR2A、NR2B蛋白表达短暂增多,24h内恢复正常;(2)缺血再灌注后6h前后形成表达高峰,24h恢复正常,随后表达急剧减少,持续至72h以后。结论(1)脑缺血再灌注可导致顶皮质神经元NR2A、NR2B蛋白表达变化,且表达存在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缺血再灌注早期皮质NR2A、NR2B蛋白高度表达可能是导致迟发性神经元丢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在全球疾病负担榜单中占据前位,严重影响MDD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MDD机制研究对神经免疫炎症比较关注,临床研究发现MDD患者循环血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嘌呤能2X7受体(Purinergic 2X7 receptor,P2X7R)激活是调控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