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探讨临床降低VAP发生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09年12月97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并发VAP42例,比较胎龄,出生体质量,上机时间,以及分析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VAP发生率43.3%;VAP组上机时间明显多于非VAP组: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的VAP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致病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结论:VAP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并预防VAP,采取综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玉  冯小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3):8107-8107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指导NICU医护人员做好临床防治工作,减少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a唐山市人民医院NICU180例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因素。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胎龄<37周早产儿VAP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足月儿。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高,是外部环境与患者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李淑芹  战美丽  郭玉艳 《护理研究》2009,23(25):2308-231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新生儿病房78例应用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下呼吸道抽吸出分泌物和气管插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机械通气后定期摄胸部X线片.[结果]病区环境、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及呼吸机管道管理方法、体住等是引发VAP的高危因素;78例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VAP,发生率38.5%.革兰阴性杆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结论]VAP危险因素甚多.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及护理措施是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致病因素,提高对VAP的防治水平.方法:总结50例VAP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与VAP发生率的关系,并对气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作病原学分析.结果:VAP的发生率为58.1%,VAP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VAP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VAP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结论: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VAP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重视消毒和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新生儿病房78例应用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下呼吸道抽吸出分泌物和气管插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机械通气后定期摄胸部X线片。[结果]病区环境、胎龄、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及呼吸机管道管理方法、体位等是引发VAP的高危因素;78例中有30例新生儿发生VAP,发生率38.5%。革兰阴性杆菌是VAP的主要致病菌。[结论]VAP危险因素甚多。提高预防意识,采取综合防治及护理措施是降低VAP发生率、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VAP)的影响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行机械通气(MV)的250例患儿,按是否并发N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回顾性分析NVAP的相关影响因素、病原菌特点、耐药情况。结果本组250例患儿VAP的发生率为5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原发感染性疾病与VAP的发生呈正相关,而胎龄及肠道益生菌的使用与VAP的发生呈负相关。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结论危重新生儿的VAP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VAP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且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探讨临床降低VAP发病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16例新生儿,其中VAP49例,比较上机时间、插管次数、胎龄、机械通气模式以及分析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2.2%:VAP组上机时间和插管次数明显多于非VAP组;不同胎龄儿VAP的发生率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SIMV/SIPPV模式VAP的发生率低于IMV/IPPV模式;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为主。结论VAP是多固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并预防VAP,采取综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对VAP组及无VAP组可能引起VAP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0例新生儿患儿中发生VAP45例(32.14%),单因素分析11个变量是VAP的相关因素:胎龄、体重、APACHEⅡ评分、白蛋白水平、进行侵入性操作、位置、使用鼻胃管、糖皮质激素、抗酸剂、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引起VAP的危险因素:胃内容物反流(OR=3.12)、呼吸机应用时间长(OR=3.02)、平卧位置(OR=2.79)、胎龄小(OR=2.23)。结论新生儿VAP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取半卧位、对胎龄小新生儿实施营养护理,以减少新生儿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重症使用呼吸机患儿120例,其中患有VAP患儿60例为VAP组,未患VAP患儿60例为非VAP组。收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高危影响因素。[结果]VAP发生与新生儿年龄、出生体重、呼吸机使用时间、二次插管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二次插管都是发生VAP高危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患VAP高危独立因素主要有新生儿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二次插管,针对其在护理期给予合适、优质护理可预防VAP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NICU机械通气治疗>48 h的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与非VAP组,以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等15个因素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总结各危险因素与VAP的相关性。结果 90例机械通气患儿发生VAP 49例,发生率为54.4%。在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反复气管内吸引、留置胃管、再插管、肺透明膜病、营养不良、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应用方面,VAP组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反复气管内吸引和再插管,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可降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选取新生儿机械通气时间≥48h患儿180例,符合VAP诊断标准73例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时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VAP的危险因素;并对VAP作病原菌分析.结果VAP发生率40.56%.单因素分析表明低体重儿及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5d,肺部原有疾病、有胃内容物吸入、鼻饲、使用胃酸抑制剂/抗酸剂是VAP的危险因素,而机械通气时患儿头部位置抬高>30°及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VAP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VAP的发生.病原学以G-菌为主,但G+菌发生率显著上升,前5位依次为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杆菌、金葡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结论避免VAP的危险因素,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25例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情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125例患儿出现VAP有61例,发生率为48.8% ,VAP患儿病死率为18.0%;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占85.2 %.胎龄、MV时间、卧位等相关因素,VAP组与无VAP组其VAP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 05).认为新生儿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针对其产生原因进行积极防治,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危重患儿MV治疗成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探讨降低VAP发病率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手段,分析引起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VAP发病率为36.46%,新生儿VAP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多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等有明显关系;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多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是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是新生儿VAP的保护因素。采用对应措施和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新生儿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PICU及NICU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VAP发生的相关因素、VAP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278例入选研究病例发生VAP 108例,VAP发生率38.8%,其中新生儿VAP发生率44.9%。患儿年龄、血白蛋白浓度、抗生素使用时间、抗酸剂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激素、鼻饲、体位、重复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参数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等因素均与VAP发生有关。病原学以G-菌为主,前5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VA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防治要采取综合措施。采取合理的通气策略减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是降低VAP发病率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NICU VAP感染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其VAP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结果:目标性监测期间,NICU新生儿VAP感染43例(感染率18.22%),呼吸机使用天数406 d(日感染率10.59%);并且胎龄小、出生体重轻、插管次数多、机械通气时间长其VAP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针对NICU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合目标监测性结果,合理制定有效措施,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VAP发生情况分为VAP组与非VAP组,统计两组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有70例发生VAP,占比为35.00%(70/200);VAP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占比均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使用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VAP的防治措施,减少VAP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NICU 2006年5月-2008年5月期间在我院N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发生VAP的患儿例数,以及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机械通气时间,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胎龄<30周的新生儿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足月儿)(P<0.01);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患儿较1 500~2 500 g和>2 500 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出生体质量1 500~2 500 g的息儿较>2 500 g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3 d的患儿较3~7 d和>7 d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VAP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及早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护理胎龄小和出生体质量低的患儿,以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感染特征,为预防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59例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呼吸机管路、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的菌株种类、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呼吸机管路和下呼吸道病原菌构成比基本相同,依次为铜绿假单孢、嗜麦芽寡养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等.VAP的发病率为37.7%.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与VAP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使用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为控制感染,须加强各环节护理质量监控,同时对呼吸机管路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护理的相关性及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查2008年6月至2012年3月140例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与相应护理,即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插管次数与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及其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140例ICU接受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中,发生VAP48例,发生率为34.28%,其中呼吸机通气时间越长,越易发生VAP,插管次数越多,越易发生VAP;VAP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减少呼吸机的通气时间、控制插管次数,科学有效地循证护理以及了解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可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戴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5):6119-6120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并对病原学进行分析,为治疗及预防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01~2006-01VAP患者31例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析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37.8%,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且对抗生素多数耐药。结论:VAP病死率高,且致病菌耐药普遍较高,应加强预防措施,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