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扬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263-3263
目的 了解澄迈县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状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对208例吸毒人员进行HCV抗体检测.结果 208例吸毒人员HCV抗体阳性为112例,阳性率为53.84%.感染途径以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对照组100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2例,阳性率为2%.结论 吸毒人群HCV感染率高,是丙肝的重要传染源,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监测,广泛开展针对性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丙肝在人群中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的RNA病毒,由于HCV基因型与病程、病情进展和治疗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HCV基因分型依据以及HCV基因分型系统概况,对HCV基因分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侯青顺  樊立人 《临床荟萃》1998,13(6):253-254
为了解青岛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以及HCV-5;NC和HCV-NS5b两区域分型结果间的差异。本文对采147例各型佩肝患者和7例有偿供血者的154份HCV-RNA阳性血清,同时进行了HCV-5’NC和HCV-NS5b两个区域酶切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4.
颜学兵 《临床荟萃》1996,11(11):488-490
1989年choo获得首株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克隆,并完成了核酸序列测定。至目前已报道了许多HCV全序列及部分序列,对这些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HCV基因组存在很大变异,即株间变异大,因而认为HCV存在不同基因型,并进行了广泛研究。HCV分型标准初步定为:同型之间的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应大干80%,并且具有一些型特异性的核酸序列,型与型之间的变异应大于20%。分型研究显示不同基因型与HCV感染的地区分布、临床表现、预后以及对干扰素治疗的反应可能具有相关性。因此,对HCV进行基因分型,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现将近几年分型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郑州地区不同人群HCV感染及HCV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郑州地区不同人群 HCV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EL ISA)检测郑州地区 2 6 6 5例不同人群血清的抗 - HCV情况 ,再对 6 4例抗 - HCV阳性血清用逆转录 -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HCV-RNA。然后对其中 5 3例 HCV- RNA阳性者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抗 - HCV阳性在郑州地区总人口中的发生率是 0 .5 6 %~ 0 .78% ,原发性肝癌患者抗 - HCV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HCV基因型分布HCV- ,HCV- 和 HCV- / ,分别为 90 .5 6 % ,5 .6 6 %和 1.89%。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其 HCV的感染危险较高 ;HCV- 型是本地区的优势株 ;HCV各基因型在不同人口中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P>0 .0 5 ) HCV基因型可能与丙型肝炎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分子.HCV是小的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颗粒大致呈球形,直径约50nm,基因全长约9400个核苷酸.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病毒 (HCV)具有高度变异性 ,以其核酸序列不同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型 ,不同型之间的流行特点、致病性、相应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存在差异。我们采用套式 RT- PCR法对HCV携带献血者及 HC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 ,以了解本地区不同人群 HCV基因型流行情况。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中心无偿献血者抗 - HCV检测阳性血样 ,HC患者 (平均年龄 4 7岁 )样品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提供 ,经荧光定量 PCR检测 HCV阳性。1.2 试剂 献血者抗 - HCV EL ISA(酶联免疫实验 )检测试剂 :初检为北京万泰公司产 ,复检美国强生 ORTHO公…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对基因型明确的57例患者血清用EIA进行血清学分型,并与部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EIA检出型特异性抗体32例(56.1%),其中血清1型(发于基因型Ⅰ,Ⅱ型)15例(46.9%),血清2型(相当于基因型Ⅲ,Ⅳ型)10例(31.2%)血清1,2型均阳性7例(21.9%),血清型与基因型符合率为71.2%(23/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 基因型分布的特点.方法 采用针对HCV三种主要基因型1,2,3和1b亚型设计的型-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套式PCR扩增HCV基因组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检测55例HCV IgG阳性血清的HCV RNA,并对其中40例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PCR检测的抗HCV IgG阳性血清标本55例中,50例为HCV RNA阳性,阳性率为90.91%;对40例HCV RNA阳性的血清进行分型,发现23例为1b型,15例为2,1 b混合型,HCV-1b亚型含有率为95%,其余两例分别为2型和1,2混合型.结论 该地区HCV流行优势株为1b亚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效果的关系,为临床抗HCV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79例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进行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标准方案进行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CV-RNA定量检测,采用基因测序检测进行HCV基因分型.治疗后评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 179例丙型肝炎患者中,HCV 1b型占79.3%,HCV 2a型占8.4%,HCV 3b型占5.0%,HCV 6a型占2.2%,HCV 1b、2a混合型占1.1%,其他型占4.0%.HCV 2a型患者获得SVR率明显高于HCV 1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6,P=0.026).结论 该院HCV基因型主要为HCV 1b和HCV 2a型,HCV 1b型患者对标准治疗方案的疗效较2a型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汉族和东乡族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对HCV感染的患者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载量的确定。对病毒载量大于10。样本用多重PCR进行HCV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对甘肃地区汉族、东乡族丙型肝炎感染者的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发现两个民族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为1b型为主,其次是2a型和3a型,但1c型、2c型的感染有显著性差异,汉族以2c型为主,东乡族以1c型为主。[结论]甘肃地区汉族和东乡族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以1b型为主,其次是2a型,和3a型,此外还发现了别的地区少有的1c型和2c型。这两个型不同民族有显著性差异,汉族以2c型为主,东乡族以1C型为主。初步说明甘肃地区丙型肝炎流行的基因型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丙肝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存在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套式PCR检测46例急性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和42例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和PBMC中HCV RNA.结果 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急性丙肝患者(P<0.001);急、慢性丙肝患者血清和慢性丙肝患者PBMC中HCV RNA检出率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抗-HCV阳性者(P<0.001);2例患者血清中HCV RNA阴性,PBMC中可测及,12例患者血清抗-HCV阴性,而血清HCV RNA阳性。结论 血清HCV RNA检测有助于抗-HCV阴性丙肝的诊断和早期诊断;丙肝的肝损害可能与HCV RNA血症有关;PBMC中HCV感染在丙肝的慢性化和慢性肝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PBMC中可贮存HCV R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5年2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5例肝移植术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资料,了解相关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中9例肝移植术后HCV复发,血清中检测到HCVRNA,和(或)出现病理肝活检组织学改变。3例死亡皆因HCV复发不能控制所致。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例,HCVRNA血清滴度在治疗后1周皆明显下降。结论:HCV复发是目前肝移植术后一个普遍而又处理棘手的问题。控制并减少HCV复发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丙肝肝移植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亚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54例CHB患者,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为阳性,再以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V基因型及其亚型。结果 (1)454例HBV DNA阳性的CHB患者其中HBV B基因型68例(14.9%);其中Ba亚型35例,Bj亚型3例,未分B亚型30例,C基因型338例(74.5%),C基因型中C1亚型3例,C2亚型285例,未分型50例。B+C混合基因型48例(10.6%),均为Ba+C2基因型;(2)B与C基因型比较,B基因型中HBeAg阴性的患者多于HBeAg阳性的患者(χ^2=17.69,P〈0.001)。CHB患者中C基因型的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基因型(χ^2=17.025,P=0.000)。(3)定量PCR检测B基因型HBV水平低于其他基因型;C基因型HBV复制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我国CHB患者中HBV基因型以C基因型为主;HBV基因亚型中Ba与C2亚型是主要的亚型,不同的HBV亚型间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的CHB患者中HBV基因型分布不同;HBV基因型和亚型的临床意义值得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对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5—2000年在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行手术切除的355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乙肝相关肝细胞癌163例(HBV组),丙肝相关肝细胞癌73例(HCV组),119例非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作为对照组(NBNC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结果:临床病理特征: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年龄轻,男性患者比例高,甲胎蛋白(AFP)均值高;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年龄最大,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伴白蛋白降低者比例高,体检发现的小肝癌居多,肿瘤分期相对较早;NBNC组患者由于无肝病背景,往往缺乏定期体检,多因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故发现时以大肝癌为主,合并血管侵犯,肿瘤突破包膜者比例高。术后生存情况:HBV-HCC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71.0%,34.0%,30.7%和11.53%;HCV-HCC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8.2%,41.9%和31.41%。提示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总体预后好于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χ2=10.92,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病毒感染类型是肝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于无病毒感染肝细胞癌患者而言,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死亡的风险是前者的1.5倍(P=0.03),而丙肝相关肝细胞癌术后死亡的风险是其0.85(P=0.58)。结论: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显著差异。丙肝相关肝细胞癌总体预后好于乙肝相关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6.
对血清抗-HCV阳性的65名个体供血者进行血清HCV-RNA检测,并作HCV基因分型,结果发现其中60例为HCV-RNA阳性,且均为HCV-Ⅱ型,提示本组个体供血者中以HCV-Ⅱ型为感染优势株。通过对HCV5'-非编码区基因PCR为基础的核酸内切酶分型法和HCV核心区基因PCR直接分型法的比较发现,前者在敏感性及经济、简便等方面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分析武汉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型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254例HCV-RNA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标本,通过Sanger测序法测定靶片段的基因序列,然后与NCBI genebank数据库中HCV基因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患者HCV基因型.结果 研究检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共检测出11种HCV基因型,分别是1a,1b,2a,3a,3b,6a,6b,1b/2a混合型,1b/2k混合型,6a/1b混合型和6d/6k混合型.其中,HCV1a型为2例(0.79%),1b型189例(74.41%),2a型35例(13.78%),3a型4例(1.57%),3b型12例(4.72%),6a型6例(2.36%),6b型1例(0.39%),1b/2a混合型2例(0.79%),1b/2k型1例(0.39%),6a/1b混合型型1例(0.39%)和6d/6k混合型1例(0.39%).结论 武汉地区HCV-RNA基因型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型,亦可见其他型别,提示武汉地区HCV流行的基因型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二重RT—PCR同时检测HGV与HCV R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庚型肝炎病毒(HG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近的传播途径与类似的检测方法,本文建立了二重RT-PCR法,用于同时检测HGV与HCV病毒核酸,其扩增产物分别为609bp与257bp在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上的均能安全分离,HGV产物经测序显示与报道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9.2%~92.6%,该法具较好的批间重复性,二重PCR法减轻了实验人员的操作强度,可降低测定费用近50%,76例样本检测显示  相似文献   

19.
血浆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血浆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核酸的稳定保存方法,提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的准确性。方法:HCV混合血浆以TRIZOL提取病毒核酸,分别保存于70%乙醇溶液及溶解于焦碳酸二乙醇(DEPC)水中。在4℃放置不同时间后,以FQ-PCR检测HCV RNA拷贝数。HCV RNA冻干质控品溶解于DEPC水并提取核酸后同时测定作为对照。另外,对保存的HCV RNA稀释后作线性分析。结果:未提取核酸的病毒血浆及70%乙醇溶液中的HCV RNA在4℃保存8d后,病毒核酸拷贝数无明显改变。HCV RNA DEPC水溶液在4℃放置30min后即发现拷贝数降低,5h后下降为零。质控品测定值无明显降低。在70%乙醇溶液中保存的HCV RNA稀释后测定值具有线性(r=0.9991)。结论:病毒在血浆及70%乙醇溶液中保存,其核酸可以在4℃稳定保存至少8d并具有良好的线性。病毒核酸DEPC水溶液在4℃易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型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北京地区850份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型、基因亚型检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660例,肝硬化85例,肝癌105例。结果:B型、C型、BC混合型分布在不同类型乙肝病毒感染者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肝硬化,肝癌患者C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和阴性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中,均以C2和Ba亚型占优势。结论:在北京地区HBV感染者中,以Ba和C2亚型为主,C基因型感染者更易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