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常规术前未行麻醉时对患者行胃管置入术的差异.方法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内行胃管置入术,实验组为全麻后行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在置胃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疼痛反应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过程中对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对照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少术前置入胃管导致患者不适,宜选择在全麻后置入胃管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胃管方法在昏迷伴舌后坠和昏迷并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昏迷且Glasgow评分低于6分的262例患者分为两个组。昏迷伴舌后坠组20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置管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法;昏迷并气管切开组56例直接应用改良置管法。观察和评价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监测患者置管前后心率、血压、经皮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昏迷伴舌后坠实验组103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90.29%;置管时间(1.49±0.41)min;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置管前后自身心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压、SpO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103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20.38%,置管时间(5.21±1.10)min;黏膜损伤32例(31.1%),误插23例(22.3%),盘曲打折80例(77.7%),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置管前后自身比较心率、血压、SpO2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昏迷并气管切开56例一次置管成功率82.1%;置管时间(2.07±0.40)min;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置管前后自身比较心率、收缩压、SpO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良置管法置管成功率高,置管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发生,置管操作对患者刺激、影响较少,是一种适合于昏迷伴舌后坠及气管切开患者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置入时机对患者的影响,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60例需要术前插胃管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清醒状态下插胃管)和实验组B(全麻后插胃管),每组各30例;记录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和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咳嗽等副反应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心率、血压变化及插管反应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而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麻后插胃管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人性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气末快速置胃管法在脑卒中昏迷患者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将92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分别使用呼气末快速置胃管法和传统法置胃管.记录2组置胃管成功的次数、置管操作所需时间、并发症及患者的生理参数.结果 实验组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插胃管时间和心率变化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呼气末置胃管法具有成功率高、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的特点,明显优于传统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后昏迷患者胃管置人方法,以提高插胃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建立人工气道后需要置入胃管的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插胃管方法进行,观察组采用导丝加利多卡因进行插管操作。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中烦躁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加利多卡因能提高人工气道昏迷患者置胃管成功率,置管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昏迷患者鼻胃管置管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90例气管插管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置管。实验组1采用螺旋式胃管置管法。实验组2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配合旋转式胃管置入法。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46.67%,实验组1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6.67%,实验组2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67%。结论舌钳向外牵拉舌体配合旋转式胃管置管法,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气管黏膜的损伤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鼻胃管固定在置管期间预防非计划性脱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期间留置鼻胃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实验组采用改良式绷带折返固定。观察两组置管期间非计划性脱管情况。结果两组非计划性脱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绷带折返固定鼻胃管能有效防止非计划性脱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下插胃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插胃管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两组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插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小于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可降低留置胃管带给患者的刺激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空肠营养管和胃管在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待手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术前置管行胃肠减压.实验组选用F14号空肠营养管(复尔凯鼻胃管),对照组选用普通胃管即F16号硅胶胃管,采用武桂平改进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胃管插入法,比较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插管并发症.结论 空肠营养管在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可安全使用,且效果优于普通胃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酸梅冰棍冷酸刺激咽喉法联合咽喉部触摸法在鼻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需要留置胃管进行管饲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鼻胃管置入法,观察组置管前先进行酸梅冰棍冷酸刺激咽喉,置管过程中轻柔按摩咽喉处皮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置管效果、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前1 min两组患者心率、呼吸、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2 min,观察组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Sp 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梅冰棍冷酸刺激咽喉法联合咽喉部触摸法留置胃管,可有效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经采用改良胃管置入及固定方法后置管、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广州新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胃管置入及固定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置管和固定,比较两组置管、固定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 65%,P﹤0.05);实验组胃管固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vs 60%,P0.05)。结论: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用压舌板、纱布辅助置管成功率优于传统方法,用棉纱绳固定胃管成功率优于传统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咽喉癌患者术前胃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26例咽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胃管置入术,实验组在鼻粘膜表面麻醉下行胃管置入术,分别于置管前和置管时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置管反应,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及置管所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置管时两组心率、血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反应及置管所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表面麻醉下行胃管置入术可明显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是较好的鼻胃管置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常规术前未行麻醉时对患者行胃管置入术的差异。方法:将8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内行胃管置入术,实验组为全麻后行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在置胃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疼痛反应及血压、心率变化。结果:实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过程中对照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对照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少术前置入胃管导致患者不适,宜选择在全麻后置入胃管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病人胃管置入一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76例脑卒中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置管方法为改变体位缓慢置胃管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置胃管法。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率为92.1%,对照组为44.7%,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血压升高:实验组31.6%,对照组76.3%(p<0.01),血氧饱和度降低:实验组15.8%,对照组4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变体位缓慢置胃管法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置胃管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下胃管置入以及将斑马导丝作为胃管管芯的可行性(斑马导丝选用泌尿外科经皮肾镜手术后废弃的导丝).方法 将需要留置胃管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七氟醚吸入全麻下斑马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置入胃管.比较2组置管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人均置管时间.结果 实验组置管前和置管时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比较无显著波动,而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波动明显.置管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麻醉诱导下置胃管是一种理想的无痛苦置胃管操作方法.斑马导丝管芯胃管在麻醉状态下置入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胃管置入法对脑外伤昏迷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改良胃管置入法。选取我科2013年9月~2014年2月收治脑外伤昏迷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法。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置管时间、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家属对置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绀、恶心呕吐、流泪、烦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后鼻黏膜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家属对置管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胃管置入法能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且置管时间短,置管后并发症少,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7.
髎穴注射减轻痔瘘手术患者留置尿管不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髎穴穴位注射减轻痔瘘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管不适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择期痔瘘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进入手术室后于麻醉前接受常规无菌导尿术,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八髎穴位注射干预,再行无菌导尿术并留置,观察两组患者导尿管置入前后的反应,对置管成功率、舒适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穴位注射干预后,一次置管成功率、人均所需时间、胃管其间舒适度、血压、心率等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位注射能明显提高痔瘘手术患者尿管置管成功率,减轻导尿管刺激引起的不适,有效提高舒适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在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00例住院昏迷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去枕头后仰体位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置管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为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置胃管,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不良反应轻,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触摸皮肤咽喉处置胃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置入胃管困难患者,通过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进行探讨成功率及方法.方法:将昏迷、失语伴吞咽困难、气管插管等不能经口进食的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进行置入胃管.结果:采用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观察组与常规置入胃管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呛咳、恶心反应率、痛苦反抗率、鼻黏膜损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在置入管前和置入管后1 min的血压、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对照组增加幅度较大,而观察组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置入胃管成功率较高,人均插管所需时间较短(P<0.01).结论:采用触摸皮肤咽喉处置入胃管,提高置入胃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有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尽早留置胃管防止急诊开颅术后昏迷患者呼吸道及消化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即刻留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时间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呼吸道、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留置胃管可减少急诊开颅术后昏迷患者呼吸道和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