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2年 7月按照全国监测方案的要求 ,对克山病监测点沽源县南滩村进行了普查 ,共诊断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人 4 3例。现对其中的 32例病人 (潜在型 11例、慢型 2 1例 )的心脏 X线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32例病人均为监测点南滩村村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70 19- 1997)进行诊断分型 ,用北京产30 m A X线机远距 (2 m)后前位摄片 ,心胸比率依据《X线测量与投照》进行测量。2 结果 32例克山病患者 X线征象见表1。表 1 32例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 X线征象分型心脏形态近主动脉型近二尖瓣型近普大型 中… 相似文献
2.
潜在型及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ce,NO)和克山病病变间的关系。方法:检测了陕西省黄陵县30例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硒含量和NO水平,健康对照分别选自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西安市非病区。结果:(1)克山病患者组与病区健康对照组血清硒水平显著低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P<0.05);克山病患者组与病区健康对照组血清硒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克山病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病区健康对照组(P<0.05),但克山病患者组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心功能不全Ⅰ级到Ⅲ级的克山病患者血清NO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当心功能不全达Ⅳ级时,血清NO水平下降,结论:NO在克山病患病心肌损伤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它在黑龙江省流行年代久远 ,危害严重 ,虽近年来一直呈低发趋势 ,但了解其病情变化仍十分重要。在克山病监测中心电图是反映病情活跃程度及其性质的重要指标。现将已往监测中慢型克山病患者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分析 本组 32 0例中男性 2 10例 ,女性110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有 33例占10 .3% ,均见成人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和室性早搏、左前分支阻滞、左右分支阻滞、心房纤颤和 °房室传导阻滞并存 ,经过临床治疗后 ,少数病例可转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有 6 7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治研究,急型、亚急型克山病人已很少发生,但是慢型克山病各病区仍有散在发生,其他各型现症病人也常转变为慢型克山病。因此,研究慢型克山病的预后对降低克山病病死率,延长存活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162例已死亡的慢型克山病患者生前心电图改变及心脏增大程度与生存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 ,是慢型克山病心电图的重要改变 ,其心肌损害内层重于中层和外层。左右束支位于心室间隔两侧心内膜下 ,该处损害较重 ,常导致传导障碍 ,特别是束支传导阻滞 (BBB)。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0 0 0例中有各种传导阻滞 43 1例 (占 43 % ) ,其中表现为左、右束支阻滞(L、RBBB)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RBBB)伴左前分支阻滞 (LAH)、CRBBB伴左后分支阻滞 (LPH)的共 3 2 8例 ,占 3 3 % ,房室传导阻滞 (AVB)为 10 3例 ,占 10 %。CRBBB 10 5例 ,占 11% ,均见于成人组 ,是较多见、较突出的表现之一 ,反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探讨其预后意义。方法 选择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88例,进行心电图(ECG)和DCG检查,并长期随访,以观察终点结果死亡或存活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恢复期亚急型克山病患者在ECG90.3%正常情况下,84.9%的DCG出现异常。慢型ECG及DCG异常检出率都很高,分别为94.7%和100.0%。亚急型DCG异常检出率室早最高,为77.4%,其中成对室早51.6%,室速32.3%;房早次之41.9%。慢型DCG异常检出率室早最高,为96.5%,其中频发室早75.4%,成对室早51.6%,室速32.3%;房早次之82.2%。死亡组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ECG房早、室早、ST-T改变较存活组检出率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DCG室早总检出率无差异(P〉0.05),但成对室早和室速检出率较存活组高(P〈0.05)。结论 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是恢复期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的DCG特征,亚急型ECG正常,DCG高异常检出率;慢型ECG及DCG均高异常检出率。成对室早和室速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志超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7,12(3):178-178
急型和亚急型在临床上较易诊断,与潜、慢型较易鉴别。而潜在型心功属Ⅰ级,慢型为心功Ⅱ级以上,在临床实践中此标准较难把握。本文使用超声心动图DE/IC和AEI两个指标区别潜、慢型克山病初步测试,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988年11月至1989年11月在克山病区抽检12例潜在型克山病人,11例慢型克山病人,其中9例合并心衰,1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表1)。 相似文献
8.
604例慢型克山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型克山病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604例慢型克山病描记12导联心电图, 从异位心律、传导阻滞、房室肥大、心肌损伤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282例Χ线胸部摄片检查.结果慢型克山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增大,以中、重度增大多见,依次为44.7%,51%.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1%, 90.4%, 异常心电图中以ST-T改变、左室肥大、室性早搏、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检出率依次为15.2%, 10.4%, 9.11%, 5.63%.结论慢型克山病患者均有心脏增大,90.4%的患者心电图异常. 相似文献
9.
相有章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9,14(2):101-103
影响克山病患者预后因素及生存期预测对于指导克山病防治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既往曾对克山病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单因素分析,但不能反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更不能预测生存期。本文以慢型克山病患者5年预后(存活与死亡)及实际生存年限为变量指标,以数学模型方式,通过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建立慢型克山病生存期预测的数学模型(回归方程),以求从群体角度分析生存期与诸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慢型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比较可靠的数字信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扩张型心肌病(原发性)国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扩张型心肌病(DCM)与慢型克山病(CKD)无论从临床还是从病理生理角度都极难鉴别。作者对78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46例慢型克山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对潜在型慢型克山病和心肌梗塞病人血浆 c AMP 含量作了分析,并与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健康人作了对此。结果表明,潜在型、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浆cAMP 含量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人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心肌梗塞病人 cAMP 含量不但明显高于克山病病区与非病区健康人,而且高于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对慢型克山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慢型克山病55例、非病区健康人40例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慢型克山病患者心电图QTd测值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而且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其测值逐渐增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组更比其它各组明显增大。提示:慢型克山病患者QTd测值增大也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及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相关。因此,对慢型克山病患者心电图QTd进行一系列的动态观察,可较敏感的反映心 相似文献
15.
16.
选择克山病88例,所有患者均来自山东省各克山病病区县,其中男性20例,女性57例,最小年龄10岁,最大年龄53岁,慢型57例,恢复期亚急型31例.受试者均行ECG和DCG检查.慢型克山病94.7%(54/57)有ECG异常,各种异常检出率依次为室性早博53.2%、ST-T改变63.2%、室上性早博15.8%,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9.3%.DCG检查无1例正常,异常改变主要见于室性早搏和室上性早搏,分别为96.5%、84.2%.恢复期亚急型异常ECG检出率9.7%(3/31),室性及室上性早搏分别为6.5%、3.2%.DCG异常检出率83.9%(26/31),常见异常改变为室性早搏77.4%(24/31)和室上性早搏41.9%(13/31).室早发生频率越高,预后越差,尤其是成对室早和短阵室速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7.
慢型克山病动态心电图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32例慢型克山病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室性早搏的检出率46.9%(15/32),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12.5%(4/32),室性早搏96.9%(31/32),成对65.6(21/32),短阵性室速56.3%(18/32),均较静息心电图检出率高(P<0.05~0.001)。固定性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ST—T 改变动态心电图与静息心电图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克山病并发室性早搏发作有昼夜周期性变化特征(P<0.001),发生高峰时间16∶17,频发时间13∶00~20∶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当前克山病流行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为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分析了1993年至1997年5年间住院治疗的56例慢型克山病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物理及器械检查结果,并与80年代以前的病情做了比较。结果克山病的发病年龄推后,多以自然慢克的形式出现,1997年是住院慢克最多的一年。结论病区每年均有新发的潜在型克山病和自然慢型克山病发生,而且,发病的形式已不同于历史了 相似文献
19.
潜在型克山病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潜在型克山病的临床特征,心脏大小及异常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山东省克山疾病区高发年,低发年,基本控制在3-14岁人群3164例,调查克山病的检出率,分析临床特征,观察心脏大小及异常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并以非病区546人作为对照。结果:病区潜在型克山病的检出率高发年,低发年,基本控制年依次为5.00%,3.40%,3.15%,非病区符合潜在型克山病诊断标准的检出率为2.01。检出的119例潜在型患者中,10.1%,有克山病史,11.8%心界大,9.2%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但均无明显自觉症状,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68.1%,仅有心电图改变者占32.8%,X线片心脏增大的检出率为63.0%,仅有X线改变者占27.7%,2项均异常者占35.3%,1年后随访3种不同临床特征的转复率,异常心电图为25.9%,心脏增大47.8%,2项改变18.2%,T波改变,房室传导阻滞(I度)及心胸比率0.51,0.52者易于转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频发室早及心胸比率较大者变化较小,结论:心脏增大和心电图异常是潜在型克山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各项异常的动态变化对于潜在型克山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克山病病情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自然慢克发病和潜克转慢问题,已成为克山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探讨潜在型克山病的X线诊断及其转归问题,作者于1991~1993年对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开展X线筛选潜在型克山病的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选点 选择楚雄斗阁和牟定军屯2个病区点作为X线筛选潜克的动态观察点,并与丽江白沙(非病区农业人口点)、昆明盘龙(非农业人口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