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诞生于60年代后期,1974年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首次报道。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因其无创、无射线、无需造影剂等优点己逐步取代诊断性ERCP,成为胰胆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ERCP逐渐转向胰胆疾病的治疗,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ERCP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由胆系疾病引起的AP称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研究发现,80%以上的AP与胆系疾病有关,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系感染或胆道蛔虫等,而在重症ABP者中63%可发现胆总管结石。过去认为AP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禁忌证,但近十年来,ERCP治疗ABP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成为重症ABP的重要治疗手段。其方法包括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等。我科自2000年开始对部分临床明确为胆源性胰腺炎者采取急诊ERCP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即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gastroenterostomy,EUS?GE)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病理确诊恶性肿瘤且合并胃流出道梗阻及胆道梗阻,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及常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双旁路治疗的完成情况(技术成功)、治疗效果(临床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10例EUS?GE和EUS?BD均获得技术成功,手术时间(60.5±22.3)min(30~100 min),术后无并发症出现。10例EUS?GE均获得临床成功;10例EUS?BD中,9例获得临床成功,1例未达到临床成功标准。术后随访37~120 d,中位随访71 d,10例患者均未出现胃流出道梗阻复发和胆道梗阻复发。结论 对于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及ERCP治疗的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胰胆管显影术(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其临床应用日趋增多,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胆胰系疾病的诊断金标准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为了评价MRCP和ERCP对胆胰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我们分析了56例胆胰疾病病例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误诊情况及与ERCP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经常遇到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需要行内镜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ERC)。但ERCP操作难度明显增加,往往因为术式特殊而无法完成。一直以来,对于经口ERCP无法实施的患者,如胆肠吻合术后输入袢过长、合并布朗式吻合等,只能希望通过剖腹手术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胆管插管难度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93例术前行MRCP检查的ERCP患者,根据ERCP胆管插管难易程度将患者分为ERCP胆管插管困难组(A组,30例)和非困难组(B组,63例).对两组患者MRCP图像上相关解剖学指标(包括胆总管直径、胰管直径、胆胰管汇合角度、胆胰管汇合点与十二指肠内壁间距、胆胰管末端间距)进行观察和测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MRCP图像上述解剖指标数据的差别,探讨其对ERCP胆管插管难度预测的价值.结果: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8.92%.两组患者MRCP上胆总管直径、胆胰管汇合角度存在差异(4.48±1.27 vs 6.73±2.32;25.89±14.40 vs 43.37±24.88,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胰管直径、胆胰管汇合点与十二指肠内壁间距、胆胰管末端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胆管插管难度与MRCP图像上胆总管直径、胆胰管汇合角度有相关性(P<0.05),而与胰管直径、胆胰管汇合点与十二指肠内壁间距、胆胰管末端间距无相关性.结论:ERCP术前常规行MRCP检查对判定ERCP胆管插管难易程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复杂性肝包虫病具有多发、残腔大,继发胆汁瘘等特点,术后并发胆漏的防治重心应倾向于术中对胆漏点的清除.腹腔镜下术中若胆道系统给与注射肉眼可见的显影剂,有利于术者对胆漏点进行清除.目的分析复杂肝包虫病患者不同术式术后并发症探讨White tes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腹腔镜术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01诊断纳入复杂肝包虫病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43例,其中开腹组15例(A组),术前行ERCP+腔镜组14例(B组), White test+ERCP+腔镜组14例(C组),分析比较三组术后临床效果.结果行White test+ERCP+腔镜组术后短期残腔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White test+ERCP+腔镜组及ERCP+腔镜组术后远期(3mo)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复杂肝包虫病患者行White test+ERCP+腔镜治疗术,可有效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探讨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endoscopic trans-gastric cholecystolithotomy, ETGC)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行ETGC的病例资料。本研究共纳入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患者行ERCP取石至内镜ETGC的时间间隔1~77 d(中位天数5 d)。6 例患者均成功完成ERCP胆总管取石后保胆取石术。患者均为多发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1例。ETGC手术时间22~100 min(中位时间65 min),住院天数3~9 d(中位天数6.5 d)。2例患者术后出现上腹部隐痛,体温升高,其中1例超声提示右上腹局部积液可能;2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患者均未再发胆囊炎、胆管炎相关症状,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6位患者术后均接受了超声复查,其中5例无复发,其中1例术后9个月超声显示胆囊壁胆固醇结晶,胆泥淤积。ERCP取石联合内镜经胃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内镜逆行胆系双重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我们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的基础上开展了内镜逆行胆管双重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hy with double contrast,ERCDC)51例。对于显示胆系结构及病变,尤其是胆囊的结构及病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这种检查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传统模式,部分“开放式”手术已逐渐被内镜下检查和治疗取代,从而开创了现代胆、胰微创外科。但是,仅依靠间接影像学表现的诊断和治疗,使ERCP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