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62-163
目的了解商丘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2009~2011年本市474例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474例调查对象中,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17.3%。男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18.9%,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非文盲组知晓率为56.7%,显著高于文盲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人口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进一步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邵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53-254
目的了解东莞市黄江镇不同年龄人群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态度现状。方法对黄江镇辖区内农民、机关干部、工人、服务人员、医务人员、学生等6类人群共2754人,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式,包括有关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行为以及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结果被调查人群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不同,总知晓率为94.99%。各年龄段居民对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80%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正确认知率较低。结论掌握群众艾滋病知识薄弱点,利用居民乐意接受的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宣教工作,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我市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知晓率。方法对本区内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农贸市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干预后调查对象中愿意向身边的人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对艾滋病存在畏惧以及性行为愿意采用安全套的人数较干预前显著增多(P<0.05),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愿意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前后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其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对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阳泉市经济状况相对比较繁荣,有大量的流动人口,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率并且在他们中进行艾滋病宣传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2012年3月,阳泉市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8名业务人员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城区公安分局等多家部门密  相似文献   

5.
高洁  陈任  吴泥亚  马颖  秦侠  胡志 《安徽医药》2016,37(9):1162-1165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艾滋病疫情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艾滋病态度以及艾滋病知识来源,为制定城镇居民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采用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在每个地区调查150~200名居民。结果 调查人群的艾滋病整体知晓率为84.77%,低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91.61%,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78.74%,中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86.03%,3个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03);超过20.00%的居民在假设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桌吃饭、从他们那里购买蔬菜、艾滋病儿童与未感染者儿童在一起上学时,都表示出排斥心理;艾滋病知识获取来源主要是电视(89.06%)、免费宣传资讯(64.84%)和报刊(63.48%)。结论 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整体水平较高,但高流行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局部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广西凭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西凭祥市流动人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状况。方法使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统一的务工人员(流入)调查问卷,对建筑工人、红木加工厂工人、跨境务工人群3类流动人口进行面对面调查,并采集血样5mL进行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共有1 208人接受调查,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0.50%、2.40%、1.24%;跨境务工人群的HCV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χ2=8.62,P<0.01);建筑工人的梅毒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χ2=8.82,P<0.05)。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44%。9.3%的男性调查对象最近1年曾嫖娼,且建筑工人的嫖娼比例高于其他两类人群(P<0.01)。2.3%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曾与非商业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0.3%的调查对象曾经吸毒。结论凭祥市流动人口HIV尚处于低流行阶段,但相关的危险行为已经存在,需不断开展干预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通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2-6月,对南通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所有资料经Epidata3.1软件录入后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812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1.1%(496/8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和文化程度是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南通市开发区作为流动人口聚集地,其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博兴县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态度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3月对博兴汽车站候车厅乘客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对调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回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120名乘客,均收回有效问卷。其中65%为男性旅客,95%为汉族,对艾滋病关注度在80%以上,对艾滋病书面知识知晓率在10%至70%,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在30%至90%。结论随着我国加大对流动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汽车站乘客艾滋病知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仍有需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门市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在农民工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农民工200人,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其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知晓途径的调查.结果 农民工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男性51.27%,女性57.4%;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男性49.4%,女性56.1%;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前三位依次为电视广播88.3%,报刊书籍85%,互联网76.7%.结论 农民工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存在认识误区,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有待加强,卫生部门需加大对农民工在艾滋病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防范艾滋病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非意愿妊娠原因、避孕知识水平及来源情况,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2年8月~2014年4月到笔者医院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的流动人口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发现,本次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为未避孕,占70.5%,深圳市流动人口避孕方法知识知晓率较低,6种避孕方法中知晓率最高的是安全套避孕,知晓率仅为60.4%,已婚、文化程度高、收入高的人群避孕知识知晓率较高;避孕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报杂志和网络电视媒体为主,占61.9%。结论:深圳市流动人口避孕知识知晓率较低,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流动妇女的避孕知识知晓率,减少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泰安市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目前泰安市城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在泰安市泰山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流动人口1165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人们对艾滋患者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等。结果 经过各级部门长期以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泰安市城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知晓率有了较大提高,达到了56%,但是距离2010年的工作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结论 在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及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佛山市顺德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现状及态度,评价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制定和调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社区、厂企、学校、强制戒毒所和娱乐场所,抽取部分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态度等内容的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集中上课、观看宣传短片、知识抢答等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结果参与基线调查并交回有效问卷2792人,65.5%的人认为艾滋病很可怕;41.9%的人认为艾滋病感染者不应该正常工作;35.10%的人因怕感染而不愿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或就餐;37.6%的人不知道在有关医疗机构可进行自愿免费检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5.4%~83.9%。参与干预并接受再次调查的共26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至86.7%-97.4%,与基线调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x5=131.60,P〈0.001)。结论不同人群通过干预都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提高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传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09-121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寻找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有效方法。方法:随机抽取300名社区居民,现场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3.43% ,对艾滋病的三种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6.40% ,基本认识知晓率为59.67% ,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为55.21% ,对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为45.81%。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主要喜欢的途径为电视、报纸、宣传挂图、医生。影响居民对感染者和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是“看起来健康的人可能会有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不可以治愈”、“工作单位是否组织过艾滋病防治宣传”。结论:以电视、报纸、宣传图画、医务人员为主要载体,组织开展以艾滋病基本认识和不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市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改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在校学生、流动人口、高危人群等5类人群中实施不同梅毒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方法的效果及梅毒防治知识基线知晓情况。方法随机抽取5类人群1172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和8道梅毒防治知识题目。对5类人群分别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一月进行A、B两种问卷调查,对效果作出综合评价。结果 5类人群不同梅毒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收到较好效果,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61%提高到干预后94%;目前人群梅毒防治知识基线知晓率61%。结论①对不同的人群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梅毒防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地保证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②目前山东省某市梅毒防治知识基线知晓率较低,需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探索MSM人群综合干预模式,提高干预效果。方法通过一对一访谈,填写调查问卷并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艾滋病病毒(HIV)及梅毒。结果89名受访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6.9%,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42.7%。接受艾滋病干预措施比率77.5%,HIV阳性率2.2%,梅毒阳性率15.7%。结论艾滋病性病已经在MSM人群蔓延,并有向普通人群扩散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及相关的态度,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在山西省运城地区抽取农村居民进行调查。结果①共调查农村居民246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105人,平均年龄(42±13)岁,82.9%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70%左右,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错误率在13%左右。部分防治知识不了解其中含义,知晓率低;③农村居民目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54.9%认为自己要与PLWHAS保持一定的距离;④当地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占82.5%,其次是报刊杂志、宣传资料和宣传栏;⑤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经历、健康状况、社交活动、保守、接受宣传情况以及从业状况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对非传播途径的错题得分、理智、文化程度、社交活动、防治总分、保守的个性影响农村居民对PLWHAS的态度。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和对PLWHAS的态度,未来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开展形式多样、易于农村居民理解接受的宣传活动,宣传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入细化,形式、内容、途径最佳结合,以加强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同时引起更多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市流动人口农民工中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外出建筑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知晓的情况,为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十个在建建筑工地非本地户籍2012年从业达6月以上的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农民工对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为71.33%,与《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工程实施方案》,85%的知晓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是艾滋病人知晓率甚低,仅为5.78%,对VCT知至甚少为26.01%,对传播途径深接吻、非传播途径蚊虫叮咬还存在误区。调查表发现艾滋病知晓率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结论:各地农民工艾滋病宣传教育不平衡,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口特征和理解相对困难知晓率偏低的知识点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知晓率,减少高危行为,预防艾滋病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综合性防治工作。方法选择112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其掌握情况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总结工作前后该组高危人群艾滋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综合性防治工作开展后,该组人群在艾滋病的定义、传播途径、防治等健康知识方面的掌握率较之前有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艾滋病高危人群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掌握正确预防方法,对于确保人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某市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白城市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白城市5个县(市、区)随机抽取6类共计500人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结核病基本知识、防治、国家现行的结核病管理政策等,通过入户调查和面访,收集调查资料。结果获得有效问卷4954份。重点内容知晓率为80.1%,知晓率位列前3位的知识点依次为:"哪些方式可能感染肺结核"(93.2%)"、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91.1%)"、肺结核是由什么感染引起的"(86.0%)"、你知道国家对肺结核患者有哪些优惠政策?"的知晓率(95.4%),医务人员、学生、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分别为88.6%、83.1%、65.6%、76.3%和64.0%。结核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前3位分别为卫生知识宣传材料(65.6%)、广播电视(69.7%)、报刊杂志(50.8%),公众期望获取结核病知识的途径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医务人员讲解(68.0%),卫生宣传(65%)和广播电视(72.1%)。结论结核病健康教育可以促使公众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结核病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达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目的。但应注意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将抗教育方式,注意公众的个体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流动人口HIV感染状况调查及危险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了解流动人口中HIV感染状况 ,探索对流动人口传播艾滋病的干预方法 ,以此提高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 ,降低传染艾滋病性病的高危行为。方法采用调查表对 30余个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基线调查 ,采用发放宣传资料、讲课、防治咨询、发放安全套等进行教育、干预 ,并采集血标本作HIV抗体检测。 5个月后再进行评估调查。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 ,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比基线调查的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 :艾滋病的知晓率由 4 9.70 %上升到 82 .2 0 % ;艾滋病是传染病由 3l.95 %上升到 73.5 2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可传染艾滋病由38.1 4 %上升到 70 .6 8% ;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发生性关系可传染艾滋病由 38.75 %上升到 72 .72 % ;感染HIV孕妇能将艾滋病传给婴儿由 35 .73%上升到 71 .1 2 % ;发生高危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预防艾滋病的由 2 8.5 5 %上升到 6 1 .38% ;认为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由 1 8.39%上升到 5 4 .37%。经x2 检验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5 0 5份血标本未检出HIV阳性。结论本研究揭示 ,在流动人口中采用大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和发放安全套等措施是目前在流动人口中普及和提高艾滋病性病知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