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钛轮钉作肾移植动脉吻合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
骨髓CD34+细胞人工血管内皮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CD34^ 细胞种植的人工血管内皮化和通畅性。方法取犬骨髓,经免疫磁珠分离出CD34^ 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诱导并扩增;种植聚四氟乙烯(polytetra fluoro ethylene,PTFE)人工血管,再植入犬的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结果骨髓分离的细胞经流式细胞仪鉴定为CD34^ 细胞,CD34^ 细胞经VEGF诱导培养后经免疫细胞化学和透射电镜检测证实为内皮细胞。内皮化人工血管植入动脉闭塞率0,狭窄率12.5%;人工血管植入静脉闭塞率12.5%,狭窄率25.0%。结论骨髓经免疫磁珠可分离出CD34^ 细胞,CD34^% 细胞经VEGF诱导可定向分化为内皮细胞。骨髓CD34^ 细胞经体外培养种植于PTFE人工血管,获得理想的内皮化和通畅率。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e W  Liu CW  Guan H  Liu B  Li YJ  Zheng YH  Wang S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40-1043
目的总结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的治疗经验,探索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的病例,分析再闭塞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选择再次手术的方式。其中4例行人工血管取栓术,5例行人工血管取栓+远端吻合口成形术,3例行人工血管取栓+股深动脉扩大成形术,2例行新的人工血管旁路术,1例行髂外动脉内膜剥脱术,2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2例由于肢体广泛坏死,行1期截肢术。在术后进行规律的随访以明确手术的效果。结果19例患者术后1年中定期随访。除2例截肢外,14例围手术期获得了1期成功,成功率82.4%,3例(17.6%)手术失败,术后1年内死亡2例,病死率10.5%。术后1年随访时,人工血管通畅6例,血管通畅率35.3%,保肢率76.4%(13例)。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的治疗比较棘手,术前有效地评估闭塞原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和良好的随访计划是保持患者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血管外科疾病53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血管外科疾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8年间行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锁骨下动脉闭塞46例;锁骨下动脉瘤3例,锁骨下动脉创伤4例,仅有肢体缺血症状的33例;同时伴有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的18例,2例真性动脉瘤患者无缺血和窃血症状。结果:53例患者术后上肢缺血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消失,动脉瘤得以根治,患肢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双侧肱动脉压力差均小于或等于10mm Hg,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100%,39例得到术后随访,随访率为74%,平均随访时间3年3个月,所有转流人工血管均通畅良好。结论: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一种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术式,特别适合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年老,体弱或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难以显露,分离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5月收治外伤后髂动脉闭塞患者1例,行完全腹腔镜髂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患者取仰卧位,脐部下缘10mm切口建立气腹与腹腔镜通道,另置入2个5mmTrocar和1个12mmTrocar导入操作器械。经腹腔入路,游离右髂总动脉。周身肝素化(1mg/kg)后阻断右髂总动脉,远端夹闭后离断。置入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在腹腔镜下行人工血管-右髂总动脉端端吻合术。吻合成功后,将人工血管经皮下隧道引出至右腹股沟切口。开放手术行人工血管-右股动脉端侧吻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50min,术中髂总动脉阻断时间55min,吻合时间40min,术中失血量300ml。随访1年,人工血管通畅。结论完全腹腔镜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是安全、可行的。熟练的腹腔镜血管吻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体外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兔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内腔面的生长状况。方法:(1)将聚羟基乙酸(Plyglycolic acid,PGA)纤维无纺网和胶原纤维相混合,设计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材料。(2)采用酶消化法从兔主动脉中分离培养兔血管内皮细胞并传代,纯化,接种于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内腔面,体外培养,并行电镜等观察。结果:该支架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内皮细胞在其内表面形成较完整内皮细胞层,生长状况良好。结论:胶原包埋处理的PGA支架可以作为组织工程人工血管研究的较理想支架材料。为组织工程方法构筑具有分层结构的组织工程血管打下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旁路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6 ~ 90岁,平均(7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经CT动脉造影证实,单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硬化闭塞.均采用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前、后检测血管流速,踝/肱指数.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5、7、10年累积通畅率和5、7、10年保肢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无死亡和截肢.35例(87.5%)随访1 ~13年,平均(5.7±2.8)年.ABI由术前平均0.23±0.10升至术后0.5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1,P=0.000).术前彩超检测腘动脉及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4±6)cm/s和(10±4) cm/s,术后分别升至(34±10)cm/s和(22±7)cm/s.术后5、7、10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60.1%,44.3%,25.3%和93.5%,86.8%,57.9%.术后5,7,10年保肢率分别为:97.5%,95%和90%.结论 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症,股-股深人工血管旁路术安全有效,本术式可用于不适合腔内治疗和开腹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笔者观察了260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中使用钛轮钉吻合血管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用钛环血管吻合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钛环血管吻合器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OLT)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80只,分为钛环钉法(TS)组和三袖套法(TC)组,行OLT各20次.结果 TS组与TC组比较,手术时间、无肝期、手术成功率及1周存活率差异均不显著.TS组修肝准备时间较TC组短,分别为(19.55±3.9)min和(23.35±5.9)min,两组比较,P<0.05.吻合血管的阻塞率TS组低于TC组(5%和35%),P<0.05.结论 应用钛环钉行大鼠OLT操作简便,在肉眼或额镜下可操作,是建立大鼠OLT的可行方法,并为临床肝移植应用钛环钉吻合供肝各血管来缩短无肝期和减少血管并发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4月,对21例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患者以ePTFE人工血管行移植修复,其中股动脉缺损15例,腘动脉缺损6例,动脉缺损长度平均9.3(3~16)cm。结果所有病例动脉缺损均得以成功修复,患肢端血运良好,肢体能保存且功能基本恢复,伤口一期愈合。21例均获随访,平均13.2(3~24)个月,行血管彩超或CTA检查显示移植的人工血管通畅并替代原缺损的动脉。结论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下肢股、腘动脉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旁路搭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人工血管旁路搭桥手术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血管作动脉旁路搭桥治疗严重下肢动脉缺血 2 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 7例 ,女 7例。年龄 58 6岁± 1 5 1岁。动脉闭塞分别位于近肾腹主动脉 双髂动脉 (1例 ) ,腹主动脉 双髂动脉 (1例 ) ,髂动脉 (9例 ) ,股动脉 (9例 ) ,股 动脉 (4例 )。经术后平均 2年 7月的随访 ,截肢率为 1 6 6% ,移植血管栓塞率为 2 5% ,通畅率为 58 3%。结论 下肢动脉闭塞时 ,采用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搭桥术是重建患肢血液循环的有效方法 ,动脉造影是选择正确重建手术方式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将健康杂种犬 9只通过剖腹手术建立 4个肾动脉平面以下的腹主动脉瘤模型 (Ⅰ组 ) ,5个肾动脉平面以上的腹主动脉瘤模型 (Ⅱ组 ) ,然后经髂动脉给Ⅰ组置入支架型人工血管隔绝其腹主动脉瘤 ,对Ⅱ组则先重建双侧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 ,然后再自髂动脉置入支架型人工血管 ,隔绝瘤体。术后观察血管通畅情况及动物存活情况 ,2 ,3个月后处死动物 ,检查支架型人工血管通畅及血管内皮生长情况。结果 腹主动脉瘤成模率为 10 0 % ,术后Ⅰ组 4只犬成活良好 ;Ⅱ组中 1只成活良好 ,另 4只分别于术后 4h ,1d ,3d ,4d后死亡。 2 ,3个月后处死动物 ,解剖发现支架型人工血管通畅 ,主动脉瘤体萎缩 ,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支架内及支架两端血管内皮生长良好。结论 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能有效地治疗主动脉瘤 ,特别是为肾动脉平面以上的主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lthough hemodilution is usually utilized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hemodilution can cause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hypotension and hypox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 novel perfluoro-octyl bromide (PFOB) emulsion, one of perfluorochemicals (PFCs) emulsions, administered during hemodilution CPB. METHODS: Fifteen dogs were subjected to CPB for 2 hours under mild hypothermia.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hemodilution group and PFOB group. During the experiment, hemodynamics, complete blood count and blood chemistry were monitored. In addition, serum complement titer (CH50), bradykinin and histamine concentrations were also measured. RESULTS: Heart rate (HR) was markedly elevated in the hemodilution groups (p<0.05).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did not change in the three groups. White blood cell (WBC) and platelet (PLT) count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lasma lactate concentration was markedly elevated only in hemodilution group during late phase of CPB (p<0.05). In the hemodilution group, CH50, bradykinin and histamine, were markedly elevated during the CPB and just after CPB (p<0.05). 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possible benefits of the new PFC emulsion during cardiac surgery by counteract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hemodilution during CPB.  相似文献   

14.
人工血管在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中应用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人工血管在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2004年2月-2004年10月,对6例臂丛神经损伤合并大动脉损伤的患者,进行臂丛修复和人工血管移植修复。人工血管移植长度为7~18cm,平均12.3cm。结果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随访3-6个月,B超证实血管通畅率为100%。2例臂丛束支部不全损伤松解术后上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臂丛损伤同时合并有血管损伤时,采用神经、血管同步修复,有望术后改善患肢的血运,提高臂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构建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组: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与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聚乙醇酸(PGA)制成的管状结构结合,体外培养1周后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分别于2、4、5、6、11周取材进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对照组:将没有细胞的单纯管状PGA植入裸鼠背部皮下,于相同时间点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在观测点均形成一内壁光滑的管状结构,组织学检测表明,该结构随观测时间的延长组织学成分也有明显的变化,从开始以PGA为主向平滑肌细胞及其分泌的胶原为主要成分过渡。而对照组则随着PGA的降解管状结构逐渐丧失。结论 组织工程学方法可形成具有一定张力及组织成分的管状结构。该方法用于构建血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松质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工人骨在骨缺损区的成骨作用,探索该组织工程化人工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新西兰兔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后,接种于藻酸盐-松质骨基质中,形成松质骨基质-藻酸盐-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修复自体颅骨缺损。分别植入松质骨基质和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作为对照。植入4周和8周后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观察骨形成情况。结果 复合人工成骨量优于单纯植入松质骨基持或骨髓基质成骨细胞组,并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结论 松质骨基质-骨髓基质成骨细胞复合人工骨髓修复颅骨缺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临床大型骨缺损修复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评估垂体后叶素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低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行心脏瓣膜置换术CPB后发生低血压患者24例,静脉注射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负荷量0.6 U,随后以1 U/h~4 U/h泵入维持.连续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后CPB前(T1)、CPB停机后给予垂体后叶...  相似文献   

19.
衍生肌腱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衍生肌腱支架材料(tendon derivation biomaterials,TDBM)与肌腱细胞的细胞相容性及肌腱细胞在此三维支架上培养的生物学行为,为肌腱组织工程新型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肌腱细胞与TDBM体外复合培养,设置单纯肌腱细胞培养为对照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DNA倍体水平及肌腱细胞凋亡率。通过^3H-脯氨酸(^3H-Proline)掺入试验了解材料对肌腱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肌腱细胞在TDBM上呈梭形生长,TDBM组细胞第2天进入对数增长期,倍增时间为3d,而单纯肌腱细胞培养对照组倍增时间为3.75d。TDBM组与单纯肌腱细胞培养对照组比较,^3H-Proline掺入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胞功能未受影响。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的肌腱细胞DNA指数为0.96,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10.1%,提示肌腱细胞在三维胶原支架上生长速度快,增殖能力强。结论TDBM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肌腱细胞的有效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梯度降解三维支架材料与肌腱细胞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梯度降解肌腱支架材料 (GDBM)与肌腱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肌腱细胞在三维支架上培养的生物学行为。 方法 将肌腱细胞与梯度降解肌腱支架材料体外复合培养 ,单纯培养为对照组。在 8h、2 4h、72h、7d、2个月进行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 1、2、3、4、5、6、7、8d检测细胞增殖 (MTT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DNA指数及肌腱细胞凋亡。通过3 H Proline掺入实验探讨支架材料对肌腱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结果 肌腱细胞在支架材料上呈梭形复层生长 ,GDBM组肌腱细胞第 2天进入对数增长期 ,倍增时间为 3 .2 5d ,而单纯培养对照组倍增时间为 3 75d。GDBM组与单纯培养对照组比较3 H Proline掺入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说明细胞功能未受影响。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的肌腱细胞DNA指数为 0 96,增殖指数比对照组高 2 1% ,提示肌腱细胞在三维支架上生长速度快 ,增殖能力强。 结论 梯度降解肌腱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作为肌腱细胞的有效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