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立体选择性地合成(1R,2R)-(+)-1,2-二苯基-1,2-乙二醇(A),(S)-(+)-3-萘氧基-1,2-丙二醇(B)和(R)-(-)-1-苯基-1,2-乙二醇(C)。方法 以^tBuOH/H2O(1:1)为溶剂,以K3Fe(CN)6为共氧化剂,用DHQD-PHAL-OPEG-OMe/OsO4分别催化反式二苯乙烯、萘基烯丙基醚和苯乙烯的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萃取、沉淀和过滤来回收配体。滤液减压蒸干得粗产物,进一步用柱层析分离得纯品。产物用比旋光度法和核磁共振光谱法鉴定,其光学纯度用手民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产物的比旋光度和1H核磁共振光谱(^1H NMR)与相应二醇的化学结构相符。A,B,C的对映体过量值(enantiomer excess,ee)分别为99%,90%和82%。结论 DHQD-PHAL-OPEG-OMe/OsO4可有效催化烯的不对称二羟基化反应,制备手性邻二醇。对反式-1,2-二取代烯烃的立体选择性优于单取代烯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求一种高效、低廉的半合成紫杉醇的途径.方法 在可回收非支载型手性配体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不对称双羟化反应合成紫杉醇C13侧链,对侧链的羟基和氨基进行保护后生成(4S,5R)-N-苯甲酰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1,3-氧氮杂戊环-5-甲酸,进而和7-三乙基硅烷巴卡亭-Ⅲ缩合、去保护获得紫杉醇.结果 获得了高光学纯度的紫杉醇C13侧链(化学产率52%,光学纯度99%),紫杉醇的总产率为30%,光学纯度为99%.结论 此方法反应步骤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为紫杉醇的半合成开辟了一条新路线.  相似文献   

3.
何炜  刘鹏  金瑛  辛春艳  张生勇 《医学争鸣》2006,27(12):1150-1152
目的:合成两种新的金鸡纳生物碱类衍生物配体并将其用于催化五种烯烃的不对称二羟化反应,考察催化效果. 方法:以价廉易得的奎宁和辛可宁为原料,经过结构转换得到9-氨基奎宁和9-氨基辛克宁,进而与对氯苯甲酰氯反应制得两种新型手性配体,并将其用于锇催化的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化反应. 结果:在五种烯烃的不对称双羟化反应中,化学产率为87%~95%,对映体过量值为76%~93%. 结论:两种对氯苯甲酰胺类新型手性配体合成方法简便、成本低廉、性质稳定,对烯烃的不对称二羟化反应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和光学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Mannich反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是合成许多药物和天然产物骨架结构的有效手段。本文对近4年来有机催化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孤立性房颤(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患者不对称二甲精氨酸水平(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变化,探讨其内皮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选取在2014年12月—2017年1月8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LAF病例为LAF组,选择同期体检的窦性心律志愿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以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ADMA水平。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AF组静息心率、体重指数、左房内径、ADM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心率、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对于LAF组病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预测ADM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LAF同样可以引起全身血管内皮损害;房颤持续时间、吸烟、胆固醇值是房颤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不对称PCR杂交显色方法的建立及其对HBV DNA的检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特异的检测HBV DNA PCR产物的杂交显色方法.方法:使用一个生物素标记的上游引物对HBV DNA进行不对称PCR扩增,使扩增出的单链带有生物素,并可结合在固定有链亲合素的微孔板表面.用标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探针与固定的单链PCR产物杂交,而后加底物显色测定吸光值。结果:该方法比常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更特异,而且灵敏度高10倍 ̄100倍,对简便处理的标本适应性强,具有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硫酸二甲酯、重氮甲烷和碘甲烷-氧化银为甲基化试剂,对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甲酯和1,8-二羟基-3-乙酸甲酯-9,10-蒽醌三个结构不对称化合物的C_1和C_8羟基进行单甲基化反应。研究了这些异构体的分离方法,并应用核磁共振NOE效应确定了甲氧基在蒽醌母核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经济?可靠的方法合成2,6-二甲基-L-酪氨酸?方法:通过O-乙氧甲酰基-3,5-二甲基-4-氯甲基苯酚和(S)-2-[N-(苄基脯氨酰基)-氨基]-二苯甲酮-Ni-甘氨酸[(S)-BPB-Ni-Gly,手性Ni络合物]络合物缩合的方法立体选择性地合成2,6-二甲基-L-酪氨酸?结果:由3,5-二甲基苯酚出发经4步反应得到2,6-二甲基-L-酪氨酸,总收率34.3%?结论:该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可重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石杉碱甲新型衍生物并探索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石杉碱甲与不同取代基的磺酰氯反应合成一系列新型石杉碱甲衍生物,经熔点、电子自旋共振波谱联合质谱分析(electron spin resonance-mass spectrometry,ESR-MS)和氢核磁共振波谱法(hydrog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等方法鉴定结构。运用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β-amyloid peptide 25-35,Aβ25-35)诱导神经细胞SH-SY5Y损伤,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石杉碱甲新型衍生物对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合成8个石杉碱磺酰基取代新型衍生物HA-1~HA-8,石杉碱甲、HA-4、HA-6和HA-7可逆转Aβ25-35对神经细胞SH-SY5Y的损伤,衍生物HA-4和HA-7活性优于石杉碱甲。结论:石杉碱甲新型衍生物HA-4和HA-7的神经保护作用优于母体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设计合成2个不对称钒配合物水杨醛缩氨基硫脲-菲啰啉钒(IV)[VO(hntdtsc)(phen)](1)和2-羟基-1-萘甲醛缩氨基硫脲-菲啰啉钒(IV)[VO(satsc)(phen)](2),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和DNA断裂作用.方法 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断裂作用,采用MTT法研究两种钒配合物对SH-SY5Y、SK-N-SH和MCF-7等三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两种钒配合物1和 2 都能很好地断裂pBR322 DNA,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配合物1的抑制活性甚至明显优于顺铂.结论 不对称Schiff碱钒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DNA断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金鸡纳生物碱中的辛可宁为原料,氯甲基化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乙二醇等为载体合成了几种聚合物负载的手性季铵盐,并对它们的结构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吖啶酮为原料,合成N-甲基吖啶酮-3-磺酰氯(MASC)和N-乙基吖啶酮-3-磺酰氯(EASC)2种新型紫外荧光衍生剂。方法经N位上烷基化修饰和氯磺化合成MASC和EASC,用紫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将MASC、EASC与衍生剂丹磺酰氯(DNS-Cl)的紫外吸收及荧光强度相比较。结果通过紫外、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证明了二者即为目标化合物,EASC、MASC与DNS-Cl的摩尔吸光系数之比分别为UVEASC-257 nm/UVDNS-Cl-323 nm=7.57、UVMASC-257 nm/UVDNA-Cl-323 nm=7.75,荧光量子效率之比分别为Φf(EASC)/Φf(DNS-Cl)=4.70、Φf(EASC)/Φf(DNS-Cl)=5.42,与二乙胺衍生的衍生物荧光强度之比分别为If(EASC)/If(DNS-Cl)=97.82、If(MASC)/If(DNS-Cl)=103.38。结论EASC和MASC有较强的紫外吸收与荧光强度,有望用于含氨基类化合物的痕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光学纯丁苯那嗪的不对称合成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文献方法,以3,4-二甲氧基苯乙胺为原料,首先合成重要中间体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1-乙酸甲酯,经Mannich反应、Dieckmann缩合和水解脱羧合成外消旋丁苯那嗪,并对路线进行了优化,使合成工艺更经济、便捷。并尝试通过拆分方法先确定11b位的构型,再诱导3位构型从而实现光学纯丁苯那嗪的手性合成。但因光学纯丁苯那嗪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消旋化,所以未能实现光学纯丁苯那嗪的手性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和洛沙坦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 方法: 42例新近诊断未经治疗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依那普利和洛沙坦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DMA,L-精氨酸及NO水平,同时检测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L-精氨酸及ADMA浓度明显高于而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MA及NO水平与血压高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L-精氨酸与其无关。依那普利和洛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均使血清ADMA浓度下降、NO水平回升(P<0.01),但不影响L-精氨酸水平。 结论: 高血压患者早期血清L-精氨酸及ADMA浓度增高、NO水平下降,依那普利和洛沙坦可通过降低ADMA浓度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方文杰  江鉴平  金能成  蒋方  毕满华 《安徽医学》2005,26(3):212-213,211
目的探讨前列腺不对称增生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总结近6年的前列腺手术患者中的不对称增生现象68例,并与一般前列腺增生组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不对称增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都显著高于一般前列腺增生组。结论前列腺不对称增生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病程短,并发症出现早,应引起临床上重视并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盐敏感高血压患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4月在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住院盐敏感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血压正常的自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中ADM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MA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DMA水平升高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等一起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生,对于判断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情、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秦练  王忠  王丽  陈少泽  唐辉  段军仓  任宏强 《重庆医学》2015,(15):2072-2075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 A )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93)及汉族患者(n=112),以哈萨克族(n=81)及汉族(n=100)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法分别检测两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中 ADMA水平,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果糖胺等生化指标。结果两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 A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 P<0.01),血浆ADM A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哈萨克族 r=0.715,P<0.01;汉族 r=0.645,P<0.01)。结论新疆哈萨克及汉族血浆ADMA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均具有相关性,提示ADM A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HPLC)检测 2 9例血液透析患者血、尿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asymmetricdimeth ylarginine ,ADMA)的浓度 ,并与血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DMA浓度明显升高 ,尿ADMA浓度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清ADMA浓度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明显正相关 (分别为 r=0 .6 34,P <0 .0 1;r =0 .735 ,P <0 .0 1)。结果提示血液透析患者体内ADMA浓度增高 ,ADMA的蓄积可能参与了慢性肾衰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冠心病临床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各临床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入选了143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非冠心病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54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5例。检测各组血浆 ADMA,NO和vWF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 ADM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 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ADM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 NO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下降的程度明显大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与非冠心病组相比,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 vW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之间血浆 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 ADMA水平变化与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浆 ADMA水平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