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在2002年上半年戴上2型糖尿病这顶“帽子”的。一开始,因为我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所以干着急,束手无策,情绪很低落。2004年上半年,我在《糖尿病之友》杂志上学习到不少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使我对糖尿病和“五驾马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深刻体会到自我血糖监测的重要性。2004年11月份我买了一台血糖仪,  相似文献   

2.
我患糖尿病30余年来一直坚持糖尿病营养治疗膳食的配餐原则,我感觉糖尿病饮食不但没给我带来多少痛苦,反而受益颇多。我觉得糖尿病营养治疗膳食的配餐原则不仅是糖尿病病友必须坚持的,其他一些存在健康隐患的人群(如血脂紊乱、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和脂肪肝等人群),也是应该参照或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大家好!(开心的笑!)今年17岁的我,患糖尿病已有3年之多,其中的酸苦自不必说,从无知到了解,回想起来,真是满路荆棘。现在是2005年7月30日的8点,天已微黑,但是我说服不了自己搁下笔,因为我真的无法用最有力量的词语来形容我对贵刊的感激!它的到来使我摆脱胆怯和无知!  相似文献   

4.
30例糖尿病足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据国外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国足坏疽而需截肢的手术是非糖尿病患者截肢患者的15倍。所有被截肢者中50%为糖尿病者。1988~1994年间,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731例,其中糖尿病足患者30例,患病率为2.4%。临床资料30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5.
郭李恣 《内科》2009,4(6):998-999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急症,如来不及发现和抢救,将可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现回顾性将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老年糖尿病30例,对其诱因进行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是有着15年糖尿病的老病友了,这些年的糖尿病生活让我有深刻的体会。得了糖尿病不比得了感冒发烧几天就能好,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抗击糖尿病就是我后半生的任务。因为如不好好对待,我的生命随时都有终止的可能,生命是珍贵的,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临床营养师,同时也是一名患病30多年的糖尿病患者(更多情况,可参阅本刊2012年10期封面人物——编者注)。由于双重身份,我在控制糖尿病方面积累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至今,除合并轻度的自主神经病外,其他如血脂、血压、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都在正常范围内(30多年来,糖化血红蛋白一直在5.1%~6.5%)。难怪有的医生跟我开玩笑说:“有些药你停了吧。”  相似文献   

8.
我今年45岁,于2006年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在一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住院治疗中发现头部有垂体瘤迹象,医生建议行γ-刀放射治疗,于是2007年9月我在昆明进行了放射手术,但复查效果至今仍不明显,还看不出垂体瘤有缩小的迹象,让我一年后再复查。我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自从患了糖尿病之后,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家中治疗,血糖都很顽固,大部分时间餐前、餐后都在20.0mmol/L以上,有时甚至血糖仪都测不出来读数,但我目前并没有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整整80岁,患糖尿病29年。我姐弟7人全是糖尿病患者,对我来说似乎糖尿病是“遗传”来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78岁,患2型糖尿病6年。确诊糖尿病时,我精神萎靡,觉得患病之日即死亡之时,很是悲观。但也许是我运气好吧,在2001年11月份,我去测血糖时,突然发现了《糖尿病之友》杂志。自从知道了这本杂志,我就托别人帮我订阅,后来又变成我自己到邮局去订,并一直坚持至今。  相似文献   

11.
我今年60岁,在1993年体检时发现了糖尿病,1996年并发脑梗死,1997年曾多次发生酮症酸中毒,后经住院治疗才得以好转。多年的糖尿病逼迫我学习了很多糖尿病知识,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治疗经验。我在控制糖尿病方面最主要的秘诀是:主食以粗杂粮为主,另外多吃豆类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新世界》2008,(7):31-31
患者:开始得糖尿病的时候也是三多一少,思想上也有负担,知道这是个终身病,可是时间一长就觉得和别人没什么区别。我个人体会是我得糖尿病七年以来并发症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现在我的眼底开始出血,视力开始模糊,腿和四肢开始出现浮肿,肿得很厉害,行动不便。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得了糖尿病肾病,我知道糖尿病肾病是很难治愈的。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2004年1月起开始使用胰岛素泵(cs)治疗3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现将我科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77岁,红光满面,外人根本看不出我是一位糖尿病患者。6年前,我被确诊患有糖尿病,可当时我对糖尿病一无所知,就没把这病放在心上,仅仅是不敢吃糖了,其他一切照旧。半年后复查发现,我的血糖依然居高不下,专家建议我要学习好糖尿病知识,只有了解它,掌握它,才能控制好它。我接受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确诊糖尿病的第三十年。这30年占去了我70年人生近一半的时间。虽然抗糖经历不是我这30年生活的全部,但是确实占据了我很多宝贵的时光。30年的抗糖历程怎么说也不算短。现在说到回头看,我在想,看什么?怎么看才能给我更大的正能量?我认为那就应该这样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之友》2008,(3):74-74
宁教授:您好! 我是一名老糖尿病患者,也是《糖尿病之友》的忠实读者。我患糖尿病已经12年,在2007年初发现尿素氮增高,才知道肾脏出现了病变。所以您刊登在2007年第11期上的文章《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阿司匹林》,我看得非常仔细。但其中有个问题,让我很矛盾。我不知道是专家意见不统一,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杂志征订又开始了,我把《糖尿病新世界》做为优先订阅的刊物。让我高兴的是,翻开征订目录,《糖尿病新世界》杂志改为月刊了。我下决心情愿砍掉其它杂志也要订《糖尿病新世界》。在2005年我就向贵社提出双月刊应改为单月刊,以适应广大糖友的迫切需要。可能由于种种原因,2006年订杂志时还是双月刊。我非常失望,曾向贵刊编辑部提出看法,希望《糖尿病新世界》在“新”字上做文章,跟上形势,适应糖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我患糖尿病15年,认识了许多“糖友”。我发现,大家最困惑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吃。通过我的经验总结和医生指导.我认为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关键看血糖。  相似文献   

19.
大家常常称糖尿病为“糖魔”。而今天,我却要对和我缠绵厮守30多年的糖尿病说一声:谢谢了!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新世界》2011,(6):79-79
编辑同志:我是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退休干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也是贵社的读者。自从2O10年元月订阅《糖尿病新世界》杂志以来,经过不断地反复的阅读学习糖尿病知识和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