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x,男,14岁。学生,2005年8月5日初诊。主诉:腹痛伴全身瘙痒,出现红色片状疹块6h,加重半小时。病史:6h前吃虾后开始腹部隐痛,随即全身发痒。出现红色疹团:半小时前饮水后突然腹痛加剧,恶心欲吐。查体:痛苦面容,腹部肌肉柔软,剑突下轻压痛,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大小不等及高出皮肤的粉红色块状疹团,边界清楚。皮肤划痕征阳性。诊断:腹型荨麻疹。治疗:指针针法中的揉法。依次揉曲池、内关、血海、足三里,每穴分别揉150次,持续半小时后患儿自述瘙痒减轻,欲解大便,便后腹痛减轻。继再重复治疗1次,半小时后腹痛停止,痒感及风疹团消失,患儿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25岁。因全身皮肤红色风团样皮疹伴瘙痒1天就诊。1天前食用海鲜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反复发生,伴有剧痒,但无呼吸困难、胸闷、腹痛腹泻等症状。查体:全身皮肤可见椭圆形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样皮疹,皮肤划痕试验阳性,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给予5%葡萄糖250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60滴/min。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50岁,汉族。因胸闷、气喘、呼吸困难30分钟,于1987年3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背部长一赘疣,于入院前30分钟,自取鸦胆子一粒,压碎后敷于赘疣上,约1分钟后,患者即感鼻内发痒、打喷嚏,继而全身瘙痒,皮肤起红色斑块,并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体检:面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中药治愈一例脓疱病合并急性肾炎,报告如下:郭某,男,二十岁,学生。因发烧,全身起疱疹,小便少已一周,于一九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来我院门诊求治。该患于十天前,全身起红色小疹,略高出皮肤表面,奇痒难忍。经搔抓后,红色小疹  相似文献   

5.
瘾疹治验     
患者:郭某,男,40岁,工人。以"周身起红色风团月余,症状加重伴腹痛腹泻2天"为主诉就诊。1月前患者周身起红色风团,状如云片,风团时起时落,落后不留痕迹,皮肤瘙痒难忍,尤以夜间为甚,曾用扑尔敏、氯雷他定,症状未见好转。半月前患者用凉水洗脚后,上症加重,并出现口唇肿胀,口唇及肢体麻木。  相似文献   

6.
天时 《养生大世界》2006,(10):48-48
吃了某种食物后,突然发生恶心、腹痛和呕吐的症状,或者全身起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色疱疹,这就是食物过敏的典型症状。研究发现,亚洲人的食物过敏情况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鸡蛋、乳制品、腰豆.香蕉和芝麻这五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解难题     
刘韬 《养生大世界》2006,(1A):33-33
吃了某种食物后,突然发生恶心、腹痛和呕吐的症状,或全身起满了大大小小的红色丘疹,这就是食物过敏的典型症状。香港日前一项研究发现,亚洲人的食物过敏情况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鸡蛋、乳制品、腰豆、香蕉和芝麻这五种食物最容易引起过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刮痧疗法在生理条件下对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因子、血细胞及神经递质等因素的影响,为刮痧的疗效评定提供依据.方法:年龄在21~ 24岁的学生,男、女各8人,分别于刮痧前及刮痧后0.5h、6h上臂静脉取血.将血样进行血常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胆红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检测.结果:刮痧后SOD的数值变化在正常值范围内且有所升高,男性组0.5h到6h升高显著(P<0.05);白细胞在刮痧后6h分别与刮痧前、刮痧后0.5h比较,升高显著(P<0.05);淋巴细胞在刮痧后6h升高显著(P<0.05);刮痧后6h男性组5-HT、DA、NE及女性组DA与刮痧前比较降低显著(P<0.05).结论:提示刮痧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达到预防保健作用,其升高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可能是刮痧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能力保健、治疗作用的机理之一,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皮肤上可突然出现红色或白色风团,风团大小形态不一,发生部位不定,数分钟争数小时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 h,消退后不留痕迹,自觉灼热,瘙痒剧烈,严重者可伴全身症状,如高热、头痛、哮喘、喉头水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短期痊愈者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皮损超过6周以上者为慢性荨麻疹.笔者应用复方苦参汤熏洗配合敷脐治疗荨麻疹39例,取得满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59岁,因"晕厥1h"于2008年11月2日入院.患者于1h前打麻将时突然出现晕厥,约6min后神志转清,感颈部疼痛,无胸闷憋气,无恶心呕吐,无胸痛腹痛,无肢体抽搐.  相似文献   

11.
服用吴茱萸过量致中毒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雪映  孟楠  杨冰 《北京中医药》2006,25(3):171-172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35岁,现居住美国北卡莱罗那洲卡利市.既往患有慢性反酸性食道炎病史7年,2004年11月下旬,因自觉胃脘胀满、恶心反酸、呃逆,于2004年11月26日开始服用我院开具的中草药:柴胡10g,枳壳15g,香附15g,黄连6g,吴茱萸12g,蒲公英25g,银花15g,乌贼骨12g,炒白术10g,车前子包10g,炒麦芽10g,水煎服.服用第1剂后0.5h左右,患者自觉轻度腹痛、头晕,自认为是药物反应,未予以重视;服用第2剂后0.5h左右,患者自觉腹痛、头晕加重并伴有恶心症状.  相似文献   

12.
亮菌甲素注射液致变态反应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历介绍例 1:男 ,6 4岁 ,因右上腹疼痛 2d入院。确诊为急性胆囊炎。给 5 %葡萄糖液 2 5 0mL +亮菌甲素注射液 10mg静脉滴注 ,用药 5min后 ,液体滴入约 2 0mL时 ,患者出现全身潮热 ,皮肤瘙痒 ,呼吸急促 ,继之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风团。诊断为药物过敏。立即停止输入上述药物 ,并给扑尔敏10mg +维丁胶性钙 2mL肌注 ,10 %葡萄糖酸钙 10mL静脉推注。约 0 .5h后风团消退 ,症状消失。例 2 :女 ,36岁 ,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1d入院。确诊为急性胃肠炎。给 5 %葡萄糖液 2 5 0mL +亮菌甲素 10mg静脉滴注 ,用药 10min后 ,液体滴入约 4 0m…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年龄56岁,体重60kg,因腹痛、腹泻伴全身皮疹于2011年9月20日8:00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因右桡骨小头处骨刺疼痛,1月前自行口服保泰松100mg tid,强的松10mg tid,停药8天后全身出现红色斑点伴骚痒,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13岁。因面部前额处外伤缝合而肌肉注射破伤风抗病毒针剂 ,破伤风抗病毒过敏试验阳性 ,采用脱敏疗法肌肉注射 0 .5h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2 4h后突然出现全身瘙痒 ,面部潮红 ,颈部、胸肋及背部、双下肢股骨内侧出现红色丘疹 ,呈片状 ,边缘清晰 ,凸出皮面 ,右侧前臂手腕皮试部位同样出现红色小丘疹。分析为注射破伤风抗病毒针引起的变态反应 ,给予 5 0 %葡萄糖液 2 0mL、10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0mL、地塞米松注射液 2mg静脉推注 ,瘙痒逐渐减轻 ,丘疹消退。2 4h后上述症状又重新出现 ,瘙痒较前略有减轻 ,继之给予 10 %葡萄糖液 5 …  相似文献   

15.
1病案实录王某,男,62岁,退休教师。因"全身泛发红色皮疹伴瘙痒6天"于2005年6月23日入院。1.1病史6天前,患者全身肢体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色皮疹并伴有瘙痒,且于当天夜间发热,体温39.1℃,无头痛、咳嗽、喷嚏、清涕、咽痛等症,自服克感敏2次后体温稍下降,但翌日皮疹加剧,到某医院皮肤科就诊。经门诊治疗2日无效后,以“急性湿疹”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八髎穴联合桂香温经止痛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口服桂香温经止痛胶囊,4~6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八髎穴,于月经来潮第1日起,每周1次.2组均以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情况,比较首次治疗前与治疗后1 h内各时点腹痛VAS评分变化,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从第1个疗程结束后开始,治疗组患者腹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即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则于第2个疗程结束后开始,腹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各个疗程结束后腹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个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首次治疗后10 min、20 min、30 min、60 min即时腹痛VAS评分均较首次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则于首次治疗后20 min起即时腹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首次治疗后10 min、20 min、30 min即时腹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结论:在桂香温经止痛胶囊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八髎穴可明显减轻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疼痛递质PGE2的分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7岁.因"全身起疱疹2个月,发热2天"入院.患者自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部疱疹,口唇溃疡,逐渐发展至全身疱疹,无明显瘙痒、疼痛,多处皮肤糜烂、渗液,曾在多个医院门诊治疗无好转.现发热2天,无咽痛、咳嗽、腹痛、腹泻,皮肤科门诊拟"天疱疮"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张霞  杜丽  张庆红  陈明岭 《河南中医》2008,28(10):93-93
向某,女,33岁.因全身泛发红色风团伴瘙痒12 d于2007年12月12日入院.1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全身泛发红色风团,自觉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遂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具体剂量不详)静滴,治疗后风团消失,但停药后病情反复,风团持续不退伴剧烈瘙痒.又到成都某医院就诊,门诊血常规:WBC 15.4×109/L,N 95%.诊断为"感染性荨麻疹"并予上法治疗,效果不佳且有新发.遂来我院就诊,收入我科.体检:T36.6℃,神清,精神烦躁.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不大,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余未见异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查血常规:WBC 16.7×109/L,N 93%;尿常规:WBC 214.2/ul,BACT 8464.5/ul;大便常规查见霉菌;肝肾功正常.皮肤科情况:全身泛发红色风团,大部分已融合成片,尤以胸、腹、腰背部为甚,皮温高,瘙痒剧烈,双眼睑水肿,唇红肿麻木,口干,伴恶心呕吐、腹痛.入院诊断:①中医:瘾疹(风热犯表);②西医:感染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19.
王素英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9):1049-1049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过敏体质,因食反季节马铃薯致过敏性休克而收住院。患者晚餐进食马铃薯2h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刺痒,随后出现气紧,胸闷不适,头晕,四肢无力,即给予异丙嗪25m g肌注后患者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腹泻、面色苍白,急送我院进行救治。入院症见:患者呼吸困难,口唇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神志模糊,寒颤抽搐,全身红色斑疹,血压、脉搏未测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2抢救措施立即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0.5m g,静注地塞米松10m g,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加多巴胺60ng、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60m l、10%葡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对取卵术中、术后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为今后电针在取卵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将134例接受IVF-ET助孕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0 min接受肌肉注射杜冷丁50 mg,治疗组注射杜冷丁后给予针刺百会、子宫(右耳)、疼痛穴(右)、三阳络(右)、足三里(右),得气后在疼痛穴和三阳络连接SDZ-2型电针仪,取卵手术结束后起针。对照组注射杜冷丁30 min后进行取卵手术。记录两组取卵手术时间;测量注射杜冷丁前和手术结束后血压;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适症状眩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心悸、腹胀;术后0.5 h、1 h、1.5 h、2 h的不适症状(眩晕、恶心、呕吐、腹痛、乏力)。结果治疗组取卵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不适症状眩晕、出汗、恶心、心悸出现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5 h、1 h、1.5 h、2 h不适症状(眩晕、呕吐、恶心、腹痛、乏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适症状(眩晕、呕吐、恶心、腹痛、乏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及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阴道B超引导下的取卵术中,电针在缓解术中及术后不适症状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