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结合纳洛酮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血气指标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纳洛酮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肺损伤指标(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试验组pH值、动脉血氧分压、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伴呼衰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501-3502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编号设为观察组35例,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将另外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DLCO%、VC%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一年内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临床上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状况及肺功能,减少患者死亡率,可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0例,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观察通气治疗24 h时pH、心率、呼吸、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并与通气治疗前比较.结果:好转28例(93.3%).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上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下降(P<0.05).2例无效改行有创通气.结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52-4754
分析长期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氧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1年后疗效进行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指标相比较:两组治疗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量表评分相比较:两组治疗前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将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对延缓病情发展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79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人机协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24 h后pH、PaO2、PaCO2及SaO2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5).结论: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患者给予通气前后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炎症介质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加快机体炎症消退,促进肺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30例COPD呼吸衰竭重症(拒绝有创通气,A组)患者和24例具COPD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适应证患者(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水平无创正压辅助通气(BiPAP),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成功率、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情况.结果:A组30例患者中20例经BiPAP通气后好转;血气分析指标、成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死亡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的应用范围可在非适应证者中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合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通气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及治疗结束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后24 h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气指标(PH、PaO2、PaCO2、SaO2)明显改善(P<0.05),治疗结束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龙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甲基泼尼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龙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血清肺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第4、12周,观察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紫绀、啰音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olⅢ)、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甲基泼尼龙能有效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和肺纤维化程度,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雏化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次(12例)特发性肺纤雏化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结果12例特发性肺纤雏化患者因14例次发生呼吸衰竭住院并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7例次为肺部感染,其中4例次(2例,4/14,28.6%)治疗成功;余7例次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恶化或进展。10例次(10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失败患者中7例次改用气管插管有创通气,3例次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0例均死亡,病死率83.3%(10/12)。结论无创正压通气仅对少数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有效,多数预后不佳,且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效果不明显,改用有创通气亦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91-3692
探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的50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吸频率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上有显著的疗效,且防止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药物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效果有限;采用无创通气对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干预,可能不失为一种改善其症状和体征的有效措施.目的观察夜间无创正压通气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肺功能的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对象选择2002-10/2004-11在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方法[1]治疗组采用呼吸机治疗,时间为每晚2200~次日晨700,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通气和呼气末正压.在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测定肺功能、动脉血气、呼吸肌功能和6 min步行距离.对照组病情缓解1周后在出院前测定上述指标,出院后未经任何治疗,5周后复诊测定上述指标.[2]6 min步行距离试验让患者尽最大努力在20 m走廊内行走,完成6 min或以呼吸困难不能坚持为止,用计量表测算步行距离.用电脑膈肌功能测定仪测定口腔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后,用气道阻断法测定最大跨膈压.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用电脑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3]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干预前后呼吸肌功能、肺功能、动脉血气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结果纳入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各项指标相近(P>0.05).干预5周后,动脉血氧分压、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跨膈压和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夜间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高原地区肺心病缓解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联用排痰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排痰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无创呼吸机脱机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好转率为86.4%(19/22),对照组73.9%(17/23);治疗组平均达到治疗好转的住院时间为(15.8±4.25) d,对照组为(20.6±3.61)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创呼吸机脱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排痰机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创正压通气3h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血气(P<0.05),24~72h可获进一步改善(P<0.01)。治疗成功率88.6%。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以高二氧化碳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二氧化碳的排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入选的94例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功能残气量(FRC)]。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MMF、PEF及FR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更佳,更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氧化碳弥散能力、单位肺泡容积气体弥散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替代口服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及呼吸操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呼吸康复指导。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6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治疗后,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P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肺康复训练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稳定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刘慧兰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06-1108
目的 对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重度哮喘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 通过70例重度哮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无创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接受吸氧以及抗生素、化痰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方法;无创通气组39例,除给予对照组患者相同常规治疗外,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无创通气组患者的PaO2、HR、PR明显好转(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得到进一步改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2h后,各项指标改善尚不明显(P>0.05),直到治疗72h才出现明显好转(P<0.05).治疗12h后,无创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PaO2、HR、PR的变化明显(P<0.05);治疗72h无创通气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联合运用BiPAP无创通气较常规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缩短哮喘缓解时间,在重度哮喘的治疗中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3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并给予相应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发生明显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操作简单,创伤小,减少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危险因素,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