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成功护理经验.认为颈动脉体瘤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严重而且多,因此,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和把术后并发病降到最低的关键,特别是有效的Matas 试验大大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淑华  朱冬岩  刘扬 《吉林医学》2006,27(8):934-935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化学感受器肿瘤,较为少见,主要发生于颈动脉体,以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位于颈总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导致偏瘫。由于其部位特殊及血管丰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危险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其属于良性肿瘤,但易发生恶变,恶变率为8.7%。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1]。为保证手术的安全需做长时间术前准备以建立脑血管的侧枝循环,术后需细致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了1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及认真做好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成功地为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实施颈动脉体瘤切除术。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准备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经过1年的随访和复诊,患者未出现复发及术后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例CBT患者从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4个月,无术后颈神经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起源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少见肿瘤,亦称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主要发生于颈动脉体,以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与颈总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紧密粘连,可压迫颈内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导致偏瘫.由于其发病率低、病变部位特殊、局部解剖复杂以及血管丰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头颈部较罕见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其生长缓慢,生物学行为呈良性,部分可恶变。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颈动脉体瘤手术风险较大,脑缺血性中风是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颅神经损伤是颈动脉体瘤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1880年Giegner首次切除颈动脉瘤,国内1958年黄志强首次报告颈动脉体瘤后,这方面的报告逐年增加,目前疆内此类手术仅有较少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颈动脉体瘤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9例颈动脉体瘤患者,观察术前心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atas压迫训练护理及术后体位管理、呼吸道护理,以及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对颈动脉体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 19例患者出现偏瘫1例,13例出现轻度头痛和吞咽疼痛。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颅神经损伤和脑缺血损害,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颈动脉体瘤的治疗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肿瘤[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十万人中有1~2人患病,约占所有人体肿瘤的0.012%[2],其中仅有5%~10%为恶性[3]。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恶性颈动脉体瘤的首选方法,应依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侵犯的程度等选择手术方式[4],如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的一个巨大挑战。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于2019年收治1例巨大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颈部化学感受器肿瘤,它位于颈总动脉的分支处,与颈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紧密粘连。可压迫颈内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偏瘫。此种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和难度、因此,准确的诊断,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手术操作和精心的围手术期健康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院自1998年以来诊治18例,效果满意,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体瘤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9年11月至2004年6月我科共收治7例颈动脉体瘤及1例颈动脉瘤患者,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安全性与成功率。扩大手术治疗范围。方法:通过术前训练,检测合格后,对12例患实行非血管重建的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及术前,术后护理分析。结果:无1例手术死亡或/和脑血管并发症,随访1-12年,除1例淋巴瘤和1例颈动脉体瘤患于术后1年和2年分别死于恶液质和交通意外,其余健在,结论:肿瘤合并颈动脉切除术能使更多的患得到救治,术前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检测(TCD)的护理及术后观察。护理,对保障手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听神经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到目前为止,手术仍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1]。肿瘤位于后颅窝桥脑小脑角,由于解剖位置关系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对疾病的康复极为不利。近年来,我科不断探讨总结,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5年  相似文献   

13.
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听神经瘤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9例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69例病人术后继发性颅内血肿1例,脑水肿1例,气管切开2例,均治愈后出院。结论:注重心理护理、加强病情的动态观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听神经瘤病人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徐艳  杨玉芹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02-1703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2010年8月期间行听神经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19例患者中,并发脑脊液鼻漏1例,听力下降或丧失16例,面瘫10例,步态不稳4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做好听神经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颈静脉球体瘤属少见疾病[1] ,它是头颈部化学感受器的一种 ,瘤体内含有丰富的血管网及血窦 ,发生的位置隐匿 ,早期不易发现 ,与周围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关系密切 ,血供十分丰富 ,术中极易出血[2 ] ,难于彻底清除 ,是目前耳科较难处理的良性肿瘤。作者回顾了 1980至 1999年间成功治疗的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病例中 ,男 4例 ,女 5例 ;年龄 2 3~ 5 4岁 ,平均 2 8.5岁 ;病程 2 7a ,平均 4.1a。均经病理证实为化学感受器瘤。1.2 临床表现  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聋 ,8…  相似文献   

17.
18.
听神经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听神经瘤手术前后患者的观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方法:总结和分析48例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做好心理护理和各种术前准备。护理措施为采取正确的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和眼部护理等。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痊愈出院44例,死亡2例,2例好转后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改善临床症状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虹 《伤残医学杂志》2014,(14):210-211
目的:加强听神经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总结和分析9例听神经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中,8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3小时死亡。结论: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能保证手术疗效,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加强听神经瘤手术前后患者的观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恢复.方法 总结和分析1 O例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做好心理护理和各种术前准备.结果 1 0例患者中2例治愈出院;2例不同程度的头晕、耳呜、耳聋、眩晕;3例面部抽搐、感觉减退.2例小脑性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1例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结论 术前、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改善临床症状,是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