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RRM1和BRCA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22例晚期NSCLC组织进行ERCC1、RRM1及BRCA1蛋白表达检测。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预后与肿瘤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22例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RRM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5%、35.2%和46.7%。ERCC1和RRM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肿瘤组织BRCA1蛋白表达阳性率(63.6%)显著高于男性患者(40.4%)。ERCC1和BRCA1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RM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RRM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内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基因(ERCC1)、乳腺癌易感染基因1(BRCA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与铂类标准化疗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共入选Ⅲ、Ⅳ期NSCLC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至少2周期的化疗,以GP、NP、TP方案为主。ERCC1、BRCA1及RRM1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患者化疗后的疗效与ERCC1、BRCA1、RRM1表达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8.8%、71.4%,BRCA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0%、57.5%,RRM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2%、70.4%,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C1、BRCA1、RRM1均阴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66.1%vs31.8%,P均〈0.05)。结论 ERCC1、BRCA1、RRM1表达不同可能是化疗方案中铂类药物敏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可能为临床NSCLC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吕叶  王宁菊  陈冬梅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1):1079-1081,1068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核苷酸还原酶1(RRM1)蛋白表达与晚期(II-IB~IV)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次就诊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具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NSCLC患者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的24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ERCC1、RRM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①ERCC1、RRM1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60.5%,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为2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20例化疗有效的患者中ERCC1、RRM1阳性表达率均为40.0%,18例化疗无效患者中ERCC1、RR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83.3%,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RCC1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与ERCC1阴性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M1阳性表达组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2)个月、36.3%与13.3%,与RRM1阴性表达组比较[中位生存期、1、2年生存率分别为(16±3.3)个月、56.7%和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ERCC1、RRM1在晚期NSCLC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低表达,提示ERCC1、RRM1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ERCC1)和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与吉西他滨/铂类化疗方案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0例晚期NSCLC穿刺或手术标本为材料进行ERCC1和RRM1蛋白表达检测。对患者化疗后的疗效与ERCC1、RRM1表达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80例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8.8%、71.4%,RRM1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30.2%、70.4%,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C1、RRM1均阴性表达者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66.1%vs31.8%,P<0.05)。结论 ERCC1和RRM1的表达不同可能是吉西他滨/铂类化疗方案中药物敏感性差别的重要因素,可能为临床NSCLC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RM1、ERCC1蛋白表达与晚期(IIIB~IV)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曾接受G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理标本中RRM1、ERCC1蛋白表达,对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RRM1、ERCC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6.81%(22/47)、42.55%(20/47),其表达与性别、年龄、PS评分、组织学类型、分期、吸烟均无相关性,化疗有效率为36.17%(17/47), RRM1、ERCC1蛋白阳性及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分别为18.18%(4/22)和52.00%(13/25),20.00%(4/20)和48.15%(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47)。RRM1、ERCC1蛋白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皆为14.1个月,RRM1、ERCC1蛋白高表达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8、7.1个月(P=0.008、0.017);RRM1、ERCC1蛋白均阴性表达者的预后明显好于1个或2个阳性表达者,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8、7.6个月(P=0.012)。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是晚期NSCLC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RRM1、ERCC1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GP方案的化疗近期疗效及预后为负相关关系,RRM1、ERCC1低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更能从GP方案中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交叉修复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deotide reductuse 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的表达;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在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45.00%(27/60),RRM1表达阳性率为53.33%(32/60)。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及RRM1阳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25.93%及28.57%,阴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36.36%及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ERCC1及RRM1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CC1及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9例晚期NSCLC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ERCC1 mRNA表达水平,对照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吉西他滨/卡铂方案的化疗反应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332,P<0.05),而ERCC1无相关(rs=0.258,P>0.05);肿瘤组织或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和ERCC1表达几乎同步(rs=0.634、0.351,P<0.05),但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态、体力状况PS评分,以及肿瘤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肿瘤组织中RRM1、ERCC1或外周血RRM1低表达者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肿瘤组织ERCC1低表达者有较高的2年生存率(P<0.05);而外周血ERCC1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以及预后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肿瘤组织中RRM1、ERCC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RM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晚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的疗效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陈茹  陈锐  单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12):1362-1365
目的探讨ERCC1和BRCA1基因蛋白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和BRCA1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Lgistic回归的方法对ERCC1、BRCC1基因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是否吸烟、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方案的近期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ERCC1和BRCA1基因蛋白的表达与各临床特征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ERCCl基因蛋白表达阴性者,应用含铂方案化疗,其近期疗效明显高于ERCCl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BRCA1基因蛋白的表达与含铂化疗近期疗效无关(P>0.05)。结论 ERCC1基因蛋白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对含铂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标本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以及ERCC1和RRM1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个体化临床资料,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为NSCLC患者精准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52例同期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和RRM1的蛋白表达,应用PCR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同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比较不同EGFR基因突变以及不同ERCC1和RRM1的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EGFR基因突变女性(56.5%,13/23)高于男性(20.7%,6/29)(P=0.009),腺癌(56.5%)高于鳞癌(23.1%)(P=0.017);不同TNM分期、年龄和吸烟状况下EGFR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RCC1、RR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2%(24/52)、48.1%(25/52)。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NM分期和吸烟状况的患者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C1和RRM1阴性表达者中位生存期(18.2M,17.3M)高于阳性表达者(13M,15M)(P=0.001、0.009)。(3)EGFR突变型患者化疗后中位生存期较EGFR野生型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 EGFR野生型同时ERCC1、RRM1的表达阴性化疗疗效和中位生存期较突变型的好(P=0.043,P=0.0006)。结论:(1)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腺癌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2)ERCC1、RRM1的表达水平可评价中晚期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化疗的疗效,并可作为判断该类患者预后的指标。(3)EGFR野生型且ERCC1、RRM1的表达阴性的患者术后行以铂类为基础化疗其疗效较佳,EGFR突变型患者建议选择TKI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肿瘤组织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的阳性表达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本研究探讨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其中58例接受含铂方案的新辅助化疗.采用x2检验、Log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等分析ERCC1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ERCC1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ERCCI的阳性率在新辅助化疔组为46.7%要高于对照组21.05%,(x2=3.770,P=0.048).ERCC1阳性表达患者39例,有效率为53.85%.ERCC1阴性表达患者74例,有效率为51.35%.新辅助化疗后ERCC1(-)患者中位生存期(MST)为53个月,ERCC1(+)患者MST为37个月,ERCC1(-)和ERCC1(+)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44.4%,(x2=0.033,P=0.856);5年生存率分别为为22.5%和18.5%,(x2=.096,P=0.757),它们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ERCC1表达水平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诱导NSCLC表达ERCC1,ERC1高表达患者新辅助化疗客观缓解率低,ERCC1是影响该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RCA1、ERCC1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和6例癌旁组织中BRCA1、ERCC1和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肺癌中BRCA1、ERCC1、EGFR在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在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BRCA1、ERCC1在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中表达均无差异;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应用铂类药物化疗ERCC1低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明显长于高表达组。结论在NSCLC中BRCA1、ERCC1、EGFR在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RCA1高表达组的生存期明显小于低表达组,EGFR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ERCC1是铂类治疗独立的预后因素,三项抗体的检测与预后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维吾尔民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及生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月-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乳腺癌易感基因1fbreastcaticersusceptibilitygenel,BRCA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repaircross-COmplementinggenel,ERCC1)、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ffibonueleotidereductaseM1,RRM1)蛋白表达与肿瘤体外药敏的相关性,为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预测指标,.方法:收集32例{E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采用ATP-TCA方法检测紫杉醉、顺铂、吉西他冀仆纠药敏;甲用免疫组化Pv方法榆测BR-CAI、ERCC1、RRM1蛋白表达。结果:BRCA1高表达18例(56.2%),低表达14例(43.8%).BRCA1高表达组紫杉醇有放1j例(72.2%),BRCA1低表达组有效4例(28.6%)(P〈0.05);ERCC1高表达13例(40.6%),低表达19例(59.4%1,ERCCI高表达组顺铂有效2例(15-4%),ERCC1低表达组有效11例(57.9%)(P〈0.05);RRM1高表达15例(46.9%),低表达17例(53.1%),RRM1高表达组吉西他滨有效3例(20.0%),RRM1低表达组有效10例(58.8%)(P〈0.05)。结论:BRCA1、ERCC1、RRM1蛋白表达水平和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为非小细胞肺癌筛选化疗药物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DNA修复家族成员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l,ERCCl)及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l,BRCAl)的表达及其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初治晚期NSCLC标本200例.其中维吾尔族患者和汉族患者分别为94例和106例,采用免覆组化方法检测ERCCl、BRCAl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的特点和相关性。结果:维吾尔族NSCLC组织中ERCCl表达阳性率为31.9%,汉族NSCLC组织中ERCCl表达阳性率为30.2%,两组ERCCl的表达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05);维吾尔族NSCLC组织中BRCAl表达阳性率为80.9%,汉族NSCLC组织中BRCAl表达阳性率为59.4%,两组BRCAl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1,P〈0.05):在维吾尔族或汉族NSCLC组织中,ERCCl和BRCAl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6,P〈0.05;χ^2=6.726,P〈0.05),且表达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7,P〈0.05;rs=-0.252,P〈0.05)。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NSCLC组织中BRCAl表达存在差异,且ERCCl和BRCAl表达存在负在关。ERCCl和BRCAI可为临床上维吾尔民族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蛋白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LCL)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1例NSLCL组织中ERCC1和RRM1的表达.结果 在NSLCL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率为45.05% (41/91),RRM1表达率为70.33%(64/91),与...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NER)的3个重要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124例接受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TaqMan探针法对ERCC1Asn118Asn(rs11615)、XPD Lys751Gln(rs13181)和BRCA1 Ser1613Gly(rs1799966)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BRCA1 Ser1613Gly遗传多态与铂类药物化疗临床受益显著相关(P=0.014),携带Gly等位基因的患者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P=0.006)。没有发现ERCC1 Asn118Asn和XPD Lys751Gln与临床受益的相关性。这3个基因多态存在一定联合作用,携带变异等位基因(ERCC1 T,XPD Gln和BRCA1 Gly)的数目越多,化疗临床受益率越高(P=0.036)。结论NER系统中的BRCA1 Ser1613Gly遗传多态与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吸烟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检测96例晚期NSCLC吸烟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 ERCC1的表达与吸烟指数有关(P=0.029),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中位生存期均优于高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结论 ERCC1的表达与吸烟指数有关且ERCC1低表达的患者化疗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期均优于高表达的患者,提示检测ERCC1对晚期NSCLC吸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