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男性,18岁,高三学生,因"发热、咯血半月"而入院.半月前因右侧胸痛伴畏寒、发热、咯血1天在当地医院门诊X线胸片提示右下肺少许渗出性病变诊断为右下肺炎而收住当地医院.入院后经抗炎及对症治疗一天,病人胸痛缓解,3天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抽出血性胸水;住院5天后病人出现左侧胸腔积液,亦抽出血性胸水.继续抗炎治疗,随之先后出现左、右下肢肿胀.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15天后,因病人体温未降、咯血仍存、右侧胸水未消失并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转入我院.入院后胸片:右下肺渗出性病变,考虑为右下肺炎;胸水常规:血性胸水,有核细胞记数700×106/L,分类:单核细胞0.4,中性粒细胞0.6;胸水生化:蛋白46g/L,糖5.6mmol/L,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见大量红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5.6×109/L,分类N0.87、L0.13;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双下肢股静脉、月国静脉血栓;诊断右下肺炎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胸水原因待查?经用铃兰欣4g/日抗感染及抗凝、溶栓等治疗半月,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咯血停止、双下肢肿胀减轻,但胸水无明显减少,复查胸片右下肺渗出性病变明显吸收,中量胸水.病人自动出院到他院作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溶栓.院外肺MRI检查:双侧胸膜多个结节病灶、大的4×2cm,考虑胸膜间皮瘤;胸膜活检病理学检查示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放弃治疗而回到本地.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例1,女,11岁。因反复发热伴皮肤结节5月余于1984年3月22日入院。5个月前左大腿皮肤结节伴发热,结节累及四肢、背部、面部,且伴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在当地按多发性脓肿治疗无效。体检:T38.5℃,面部、背部、四肢可触及数10个直径3~6cm的暗红色皮下结节,质硬,部分压痛。面部及双下肢非凹陷性浮肿。心肺(一)。肝右肋下2cm,剑突下4cm,质软,脾左肋下1.5cm,质软。辅助检查:WB C2.8×10~9/L,Hb 55g/L,ESR 96mm/h,肝功能正常,LE细胞(一),蛋白电泳α 211.7g/L,γ 23.7g/L。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5 1岁。因蛋白尿伴双下肢浮肿 40d,于 1999年 7月 3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5月 2 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蛋白尿、双下肢浮肿 ,外院检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予泼尼松 30 mg/d,雷公藤多苷 2 0 mg 3次 /d,治疗 34d,疗效不佳转入我院。入院体检 :体温 36 .2℃ ,血压 19/12 k Pa,眼睑轻度浮肿 ,两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罗音 ,心率 76次 /min,律齐 ,无杂音 ,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清白蛋白 2 6 g/L,总胆固醇 15 .0 7mmol/L,三酰甘油 13.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 7.8mmol/L ,2 4h尿蛋白定量 11.5 g,血…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女,50岁,因"夜间打鼾伴晨起头痛15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浮肿2年"于2007年5月15日入院.患者15年来夜间睡眠打鼾,鼾声不均匀,有呼吸暂停,伴晨起头痛.近2年症状加重,伴双下肢浮肿,未诊治.近半年日间嗜睡明显,伴记忆力减退.外院多导睡眠监测(PSG)(2007年4月27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41.7次/h,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40%.头颅CT检查(2007年4月28日)未见异常.既往慢性咳嗽、咳痰多年;高血压2年,最高230/110 mm Hg(1 mm Hg =0.133 kPa),服药血压可控制正常.吸烟30年,约40支/d.  相似文献   

5.
徐亮  李培贵 《四川医学》2001,22(9):884-884
患者 ,男 ,18岁。因气促、咳嗽 10天 ,全身浮肿腹胀 1周入院。查体 Bp13.33/ 9.33k Pa,神清 ,面部浮肿 ,双肺下部呼吸音消失 ,叩浊 ,心脏正常。腹部丰满 ,移动性浊音阳性 ,双下肢膝以下凹陷性水肿。辅查 :血常规正常 ,小便分析 :尿蛋白 ,红细胞 0~ 1/ Hp白细胞(- ) ;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5 .4 g。肾功 :尿素氮、肌酐正常。血清白蛋白 16.6g/ L ,球蛋白 2 9.2 g/ L ,甘油三脂(TG) 2 .72 mmol/ L,胆固醇 (Ch) 10 .4 9mmol/ L。 B超示 :双胸腔、腹腔大量积液 ,双肾、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入院后共抽胸水 15 0 0 ml,腹水 10 0 0 ml,胸腹水均…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因间断发热6年、浮肿4个月、多发脓肿1月余于2004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1998年3月受凉后发热,最高体温39.7℃,伴多关节疼痛,不肿.检查示"全血细胞减低"和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病理示坏死性淋巴结炎).予CHOP方案化疗2程和泼尼松(40 mg/d,逐渐减量,共半年)治疗后热退,血常规恢复正常.2003年11月无诱因发热,最高体温40℃.血常规:白细胞(WBC)2.06×109/L,血红蛋白(HGB)95g/L,血小板正常;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58~118 mm/h;抗核抗体(ANA)及抗SSA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6岁,学生.因颜面及双下肢浮肿20余d收住院,伴尿量减少,每日尿量400~800ml,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盗汗、咳嗽.人院查体:T36.8℃,P60次/min,R18次/min,BP120/80nnHg.颜面浮肿,双肺叩诊呈清音,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一).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膝关节以下轻度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尿Rt:PRO》300mg/dl,粗颗粒管型1~2个/Hp,细颗粒管型0~1个/Hp;24h尿蛋白定量14.3克.肝功:ALT22[IU]/L、TP30.2g/L、ALB15.1g/l.血脂:ChO8.66mmol/L、TG3.46mmol/L.肾功:BUN7.7mmol/L、Cr43umol/L、UA457umol/L.B超: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减低.  相似文献   

8.
病例摘要 患者男,64岁,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6天,肉眼血尿4 d,于2001年11月8日住我院泌尿外科.患者于入院前6 d因劳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2 d后出现全程肉眼血尿,伴发热(体温38~39℃).外院诊为急性前列腺炎,予以头孢三嗪(Ceftriaxone)抗炎治疗(药量不祥),2 d后体温正常.但因尿潴留外院予以保留导尿.入院前2 d出现腹泻,为少量黄稀便.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发烧伴腰背痛于2000年2月10日入院.体温37.3~39℃,夜间升高为著 ,盗汗.腰背部痛呈渐进性加重,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起.既往无结核病史及外伤史. 查体:神清,轻度贫血貌,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T9~10处压痛明显,转体活动受限,四肢运动正常,双下肢无浮肿,NS (-).血常规:Hb 101g/L,RBC 3.1×1012/L,WBC12.1×109/L,P0.80,L0.20,PLT1 22×109/L,ESR65mm/h.末梢血涂片未见异常细胞,ASO<250u,RF(-).肝肾功能及钾、钠、氯、钙、磷均正常.血TB-DNA(-),ALP143.5u/L.ECG(-),胸片(-).胸腰椎X光片示C 9~10椎体骨质破坏.CT示胸腰椎椎体序列正常,生理曲度存在,椎间隙正常,胸腰椎大部分椎体(C9~10为著)及部分附件骨质见虫蚀样破坏,大小不等,多数  相似文献   

10.
内脏粘液性水肿综合征一例误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86岁。2004年6月6日住院。8年前因发热、咳嗽、气短伴双下肢浮肿住院。检查发现双侧胸腔积液,曾多次抽胸水,反复住院。先后诊断为“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合并“心衰”。本次入院因胸闷气短15d,在家中口服大剂量利尿剂无效来诊。病程中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心前区疼痛,无便秘。查体:体温36℃,脉搏68次  相似文献   

11.
<正>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因双侧腰痛伴浮肿2天入院。入院前2天因“感冒”服“感冒通”4粒/次,每天3次。服用一天后出现双侧腰部剧烈胀痛及颜面、双下肢浮肿.伴发热.体温达38.9C.小便约1000ml/24h。入院时体检:T38.7C.BP150/100mmHg.急病容痛苦貌.颜面浮肿.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肝脾肋下未及.双侧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双肾区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尿液分析示:蛋白++.  相似文献   

12.
郭强  秦佩娟  张巍 《上海医学》2003,26(7):529-530
病例摘要患者女 ,17岁。因发热 5 0d伴白细胞降低 ,于 2 0 0 2年10月 9日入院。患者于 2 0 0 2年 8月中旬出现发热 ,体温39°C~ 4 0°C ,午后升高 ,伴盗汗、咽痛 ,无咳嗽或胸痛。外院检查发现扁桃腺肿大化脓 ,予青霉素治疗 10d ,体温不退。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 (WBC)为 1.6 6× 10 9/L~ 2 .4 1× 10 9/L ,血红蛋白 (Hb) 93.2 g/L。丙氨酸转氢酶 (ALT)312~ 6 0 2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94~ 112U/L ,乳酸脱氨酶 (LDH) 15 39~ 2 0 4 1U/L ,肥达试验阴性。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红系增生活跃 ,血小板成簇 ,可见及异常细…  相似文献   

13.
男33岁。因颜面及下肢浮肿伴腹胀、尿少一周入院。查体:T、P、R均正常,BP22/14kPa,颜面浮肿,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肺无异常所见。实验室检查:Hb105g/L;总蛋白50g/L,A22g/L,G28g/L;BUN、SCr正常;尿蛋白((?))。给予降压、利尿治疗,4天后浮肿消退。因再次感冒,病情加重,尿量锐减,双下肢又浮肿,并出现胸、腹水。B超示:双肾体积增大,左14cm×6cm,右12.2cm×5.8cm,肾实质2.8cm。尿常规:尿糖((?)),蛋白((?)),复粒细胞((?)),WBC4~6/HP,RBC2~3/HP,腊状管型( ),BUN15.4mmol/L,SCr774μmol/L。查SDS—PAGE高中分子蛋白尿.尿比重1.008~1.010,尿钠135mmol/24h,肾衰指数>2。诊断:肾病综合征Ⅱ型并急性肾小管坏死,继发性范可尼氏综合征,继发  相似文献   

14.
病例介绍男性患者,63岁,因蛋白尿4年、浮肿及四肢无力3年,软瘫1年于1987年9月2日第二次入院。 1983年11月查体发现尿蛋白(++)、偶见红细胞及管型并晨起眼睑浮肿。1985年9月,尿蛋白(++++),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伴双下肢无力、麻木。1986年7月双下肢不能活动,并觉上肢无力麻木。外院查尿酸增高,肌电图示神经元损害。于1986年9月第一次入院。入院查体:全身有米粒大散在的血管痣,  相似文献   

15.
马方兰 《西部医学》2007,19(6):1111-1111
病例女,17岁,因“下肢浮肿1 月,咳嗽3天”于2005年5月10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8.6℃,P 72次/m in,R 20次/分,BP 100/60mmHg,慢性病容,神志清楚,精神差,颜面及双眼脸无浮肿,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口罗音,心脏及腹部无阳性体征,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浮肿。入院后经检查,尿常规:PRO≥300m g/L,隐血少量,镜下RBC 0~2/HP,W BC 0~4/HP,肾功正常,血脂CHOL 8.55mm o l/L,TG 2.19mm o l/L,CDL 6.78mm o l/L,肝功:PA 111m g/L,TP 42.3g/L,ALB20.5g/L,A/G 0.9。胸片:双下肺炎,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胸水常规:W BC 50×106/…  相似文献   

16.
徐秀蓉 《四川医学》2001,22(8):765-765
患者 ,男 ,58岁。因腰痛、少尿 3 天于 1999年 8月19日入院。病人于入院前 1月因左手臂疱疹服用阿昔洛韦每次 0 .2 g,每日 5次 ,共 2~ 3天 ,至疱疹消失后停用。 1周后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 ,未予重视 ,后自行消退。以后又因疱疹反复出现而多次服药 (用法同前 ) ,每次均有轻度双下肢浮肿出现。末次用药时间为入院前 1周 ,3天后出现腰痛、进行性少尿 (入院当日无尿 ) ,伴全身无力、纳差、腹胀、恶心。患者既往体健 ,无肾脏病史。查体 :T37.8℃ ,BP15/ 9k Pa,精神差 ,轻度贫血貌 ,颜面、双下肢轻度浮肿 ,胸背部可见散在红色皮疹 ,心肺正常 ,…  相似文献   

17.
病历摘要患者,男,14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双眼视力下降3d,于1998年9月29日入院.患者1998年6月,无明显诱因始间断发热,体温38~39℃,伴咳嗽、胸痛.外院查Hb 77g/L,WBC 3.1×109/L,24h尿蛋白5~6g,血沉50mm/1h,补体降低,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9月1日换用头孢三嗪,次日高热达40.2℃,伴腹痛、腹胀.腹腔穿刺液为渗出液.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林××男,16岁,待业青年。因游走性关节痛、浮肿反复发作半年,畏寒、发热3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出现四肢游走性关节痛伴发热,继之浮肿。SR130mm/h,EKG为心肌损害,诊断为风湿性心肌炎,用激素等治疗缓解,但SR仍高,症状反复。1月前出现鼻衄,皮肤有出血斑点。3天前畏寒、发热、咳嗽、咯白粘痰,偶咯血痰,伴胸痛、心悸,无气促;伴阵发性腹痛,呕吐1~2次/日,泻水样便,3~4次/日,无粘液血。小便无不适,间有双侧睾丸胀痛。入院后体查:T38.9℃,P105次,R20次,BP130/90。神清,重病容,颜面浮肿,皮肤多处紫癜,无黄疸。五官无异常,淋巴结蚕豆大。颈软,气管居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片致重症全血细胞减少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为民  张颖 《医学争鸣》2006,27(18):1707-1707
1 病例报告 男,20岁.间断浮肿8 mo,加重2 wk,于2004-11-09入院.缘于2004-02劳累后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伴乏力,渐加重,化验尿蛋白 ,RBC ;血白蛋白30 g/L,球蛋白22 g/L.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住院用激素等药物治疗1 mo,浮肿消退,尿蛋白减少出院.出院后未坚持治疗,尿蛋白 ~ ,RBC .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32周妊娠,腹痛10h,发热1d,于2004年5月9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3年9月28日,预产期2004年7月5日.月经15(4~5)/(30),孕产次为G2P0A1.入院时查体:T38.7℃,P100次/分,R22次/分,BP90/70mmHg.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产科情况:宫高30cm,腹围95cm,胎位ROA,胎心好,肛查宫口容指尖,先露-2.双下肢无浮肿,全身无明显出血点,咽部和颊粘膜也无出血点.入院诊断:32周妊娠,上呼吸道感染,先兆早产.入院后2天体温39.1~39.7℃,给以降温、抗感染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